第20章

第20章

周宁舒是知道周致真这位室友的。

这位室友名叫贺泽文,高考第一志愿信息大类,第二志愿数学大类。

信息大类和计算机大类同属於h大的高分专业,按理来说能上一个就能上另一个,但偏偏他们高考那年在贺泽文省的这两专业分数线有一定差距,计算机大类高出数学大类四分,贺泽文也因此与计算机大类失之交臂。

说不上什么后悔不后悔,贺泽文报志愿前就想到了这个结果,所以他也没说什么废话,收拾东西就来读了。

刚入学几乎所有专业都在上通识课,理工科第一学期都大差不差,学着不同程度的数学,不同的专业课。就计算机类和数学类的差别可能更在数学上体现:计算机的第一门数学叫高等数学a,数学系则叫做数学分析。

“打造更坚实的数理基础,从数学分析开始。”周致真另外两个室友曾经拿着两个专业的书在宿舍里对比过,“表面看是知识点深浅的问题,翻开课后习题一看,好家夥,咱专业怎么这么多证明题!”

不过一般报数学的学生都早已对此心里有数。

其它两位室友还调侃过贺泽文:“其实想从事计算机行业本科也不一定非得学计算机,反正计算机大多数都得靠自学……来吧!数学系!坚实的数理基础等待着你。”

贺泽文的回答还挺正经的:“数学是工具,我要搞应用。”

这也是他转专业的主要原因,他志不在科研,想要去一个更加偏应用的专业更应用的氛围,对此宿舍另三人都表示理解。

至於数学是什么,这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现如今其实专业的划分只能代表你大学四年学的课程,但却完全无法决定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许多人人毕业后并不从事本专业工作,转行到了各行各业。但转行终究是要学很多新东西,到底不如直接转到对口专业。

更别说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了。

贺泽文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在开学第一个月,彼时刚刚结束军训,大家熟又不是太熟,虽然大家共处一室但交流其实并不多——这也十分正常,毕竟一个具有良好寝室关系的寝室实在可遇不可求。

不过周致真自认比较幸运,他的室友都是很讲道理的人。

熟悉是因为大一上思修的小组展示,他们一起聊了下展示的内容,发现非同一般的契合。也是那个时候,他们寝室四个人才真正熟悉起来。

“我一直觉得你很高冷。”半夜出去吃烧烤,上大学前四个人谁也没喝过酒,自然也不沾酒,贺泽文举着汽水喝了一口说,“你特别像我脑子里幻想的那种学数学的人,高人风范。”

周致真觉得贺泽文举着汽水瓶子能举出酒瓶的架势也是厉害,他看着觉得有点好笑,他也确实笑了,不过他还是更关注贺泽文嘴里说的东西。

“怎么高冷?”周致真问,“温子扬和张浩宇都没这么说过。”

温子扬和张浩宇是周致真的另两位室友。闻言都赶紧摆了摆手。

“就是觉得你和数学的形象很搭。”贺泽文挤了半天也就挤出这么一句话来,“就是那种数学的不好沟通扑面而来,嗯……就像一翻开数学得专业书就我觉得这页得看好久,我看到你就觉得跟你想话题得好久。差不多差不多。”

差太多了吧!这个抽象的比喻。

“就是一开始走在一起会不知道跟你说什么。”贺泽文总结,“但是相处得久了觉得你就是个正常人。”

“就是个正常人?”周致真无语,“行吧,现在呢?”

“现在大佬是我游戏上分的大腿!”

*

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第一印象和实际印象的差别而已。

暑假闲聊的时候周致真也跟周宁舒讲过,他记得她当时说“早早就确认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是真的很厉害”,对他的是否高冷没做出任何评价,反倒是大力称赞了一番贺泽文。但他给她讲这件事并不是想夸贺泽文,而是想问问她对贺泽文口中初识的周致真是怎么看的,她也觉得周致真看起来很高冷吗?

所以他借着这个机会又问了一遍。

“我记得你以前跟我说过这个事情。”周宁舒擡起头来看着周致真说话,她说话习惯看着别人的眼睛,还喜欢笑,就格外有亲和力。透过朦胧的火锅雾气,每一个眨眼都像一把小锤子击打着周致真的胸口,他无比清晰地感受到胸腔里一下一下的心跳,是一场无声的擂鼓演奏。

“我觉得你这个室友真的很厉害,明确的目标还有强大的行动力。”周宁舒还是跟以前一样夸着贺泽文。周致真知道她说得没错,但他并不想听她夸别的男生,他胡乱地点头,等她接着说下去。

“不过你也很厉害啊,这是两件不同的事。”周宁舒强调,终於说到了周致真想听的重点,“至於高冷嘛,开始没感觉,后来还有点感觉。”

周致真疑惑地看向她,怎么会?他表现得还不够热情吗?

“一开始我取错快递之后我特别怕遇到什么不好说话的人。”周宁舒回忆,“毕竟是我有错在先,但是我加了你微信之后发现你其实很温和很好说话,我对你的印象很好。后来咱们也有聊天,你去取杨梅的时候还给我发了照片,我就觉得这个人……很妥贴。”

周宁舒本来是看着周致真说话的,但说到这里她不知为什么有些不好意思,她错开视线,拿起筷子夹锅里的土豆。她感觉周致真一直在看她,那个目光好似有温度,烧得她更不好意思了。

她把土豆放到碗里,接着说:“不然我干嘛答应你和拼车?”

虽说是校友身份值得信赖,但是她也更愿意和一个性格好的人一起,要是周致真表现得很冷淡,就算他评论了她也会觉得她是客套,宁愿提早一晚到机场也不会巴巴地凑上去讨这个没趣儿。

她说完有点后悔:她是不是把周致真预设成了什么不太好的人呢?他不会生气吧?

没想到周致真非但不生气,还给了她一个赞许的眼神:“对,不要和陌生人拼车,太危险了。”

但那时咱们也不算多熟悉吧?周宁舒在内心吐槽。

“当然了,现在咱们不算陌生人了吧?”似乎也是反应过来了言语里的漏洞,周致真马上补充。他的笑是真的很好看,每当看到他笑,周宁舒都会有很多遐想,让她很害羞。

“嗯。”但算什么呢?周宁舒不想问,不过确实不是陌生人,她应下来,担心他就沈浸在这个话题里非要再问下去,赶紧接着往下说,“不过那天拼车,我远远看到你还真觉得你有种高冷的气质在。”

高冷是看起来高冷。他整个人如笔直的松柏,还长了张不笑就很高冷的脸。

“你不笑的时候看着很冷,当时我跟你打招呼的时候还想原来这人和微信里差别这么大。”周宁舒说,“不过你笑起来就很不一样了,我一下就找到了微信里的感觉。”

“原来这样。”周致真也不知道周宁舒这话是在夸他还是就是正常的陈述。

“很帅的。”周宁舒觉得她说得不够,周致真没领会到她的意思。她又补了一句“很帅”,犹豫了一下还加了句,“特别符合我的审美。”

她又没说慌是吧?周宁舒给自己打气,她就是喜欢周致真这类长相,当今现代社会审美自由,她没问题。

没想到周致真的眼神一下就亮起来了,周宁舒都不知道她这句话原来这么有用——好吧,真的是更好看了。

“你真的觉得我长得帅吗?”周致真脑子一热就问出了这个听起来很是自大的问题,他怎么感觉他最近总是犯这样的错误,特别是和周宁舒讲话的时候。他立即找补,“不是……”他竟然一时间想不到该怎么补这句话。

周宁舒一下子就笑出来,她觉得周致真很可爱。

“是啊。”她大大方方地说,“你的帅是客观的,不需要我来说。应该从前就有很多人夸过你吧?”

“那和你怎么会一样?”

这么想着,周致真发现他竟然把心理活动说出口了,他懊恼地一拍额头。

“我……”

“我的意思是你也很漂亮。”周致真努力使自己的眼神变得真挚诚恳起来,努力加大他这句话的可信度。

周宁舒被他前一句震得飘飘然,甚至产生了一些似乎有些不切实际的联想。

“那……谢谢?”周宁舒不知道说什么。

两个人陷入了一阵尴尬的沈默。

好害羞,怎么办?

对对,吃肉吃肉。

周宁舒擡起头,拿起桌边的羊肉盘子,朝周致真说:“我看锅煮起来好久了,菜都差不多能吃了,我们要不下肉吧?”

吃饭才是第一要务,他们聊了这么久都还没怎么吃东西呢,可不能浪费。

周宁舒低头托腮,看着锅里的羊肉迅速变色。

她想:不能再说这些了。

“如果我想打游戏……”她犹豫着开口,还没等说出下半句,就听到了周致真坚定地回覆声。

“我带你。我什么游戏都打得好。”应该是回应得太快,说的话太绝对,他补充,“比一般人好的那种。”

“总之,你找我肯定没错。”他这么说。

“噢。”周宁舒拿着筷子戳自己小料里的肉。

怎么办?她还真的挺喜欢的。

就连结账的时候发现已经结过她都没感到生气——周宁舒是个有点固执的姑娘,答应好的事情一定要办到,说好请的客一定要请。

听到店员说“这位先生已经结过了”,她应该很生气才对,但是她没有。

因为他说:“下回你再请嘛,这家店我有会员,能打折。”

也许是他那个拉长尾音的“嘛”和他确实有的会员说服了她,又也许是那个“下回”深深诱惑到了她,总之周宁舒飘飘然地就从火锅店走出来了。

好吧。那就原谅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