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鸣 作品

战事

战事

驻守丹山的凉州驻军是早先就被沈鹤轩派遣至此的,领队的是参将曹献平。派遣他们驻扎此处,就是为了应对像今日这种情况。宋知意一人一骑,很快就赶到了驻军所在之处。

他利落地翻身下马,双握拳捶上紧闭的门扉,大声喊道:“丹山县知县宋知意请见曹参将,丹山生变,恐北虏奇袭,请出兵守丹山。”

他此话一出,原本漆黑的营地中立刻燃起火光来,门也即可被打开,有士兵出来,道:“宋知县,参军请你一见。”

宋知意紧随其后,步履匆匆地到了曹参将的帐中,曹参将已经在穿戴甲胄。他先前见过宋知意,知道他为人可靠,又深得沈鹤轩的信任。方才听到宋知意深夜冒雪前来,就知道一定是出了什么事。

宋知意开门见山道:“曹参将,丹山暗渠那边有异响传来,请即出兵守住暗渠出口。”

“我明白了,”转眼之间,曹献平已经穿戴好盔甲,头带红缨,他拿起立靠在架上的武器,掀开营帐大帘,对外边已经聚集起来的军士大声呼道:“列阵,往丹山!”说完,他呐喊一声,举起手中的长枪,在寒夜中闪过一道逼人的光。底下的军士们也纷纷效仿,举起了各异的武器,士气大振。

宋知意亦是内心激荡,对曹参将道:“我与你们同往。”

浩荡的大军很快就往丹山脚下去了,黑夜被军士们手中的火把照亮,燃烧着耀目的光。飞雪一靠近,便融化在那光亮之上,消逝在北关的大风中。只是那暗渠的入口仍然是不见底,里头漆黑死寂,隐隐有寒风吹出,仿佛随时有野兽要冒出来一般。

曹献平指挥道:“斥候营出列,探探里头究竟是什么情况!”

“是!”几个身影飞快地隐入洞中,不一会儿,就有人来报:“参将,贴地贴墙可闻清晰的行军之声,敌军离这里不远了,约莫还有半个时辰就能到这里。”

曹献平目光一紧,叹服地看了宋知意一眼,随即道:“列阵围堵洞口,绝不能让敌军走出我们的包围,更不能让他们到百姓所居之处!”

一声令下,军士们立刻就动了起来,不过扎眼的功夫,丹山暗渠的入口便被围得水泄不通。风雪中,战士们不言不语地立於此,目光都紧紧锁定在敌人即将出现之处。很快,他们的身上都落上了一层薄薄的雪,而却无一人掸去这些飞雪,只专注於迎敌。而宋知意也将信号源切换到了暗渠入口这处,听到那在暗渠之内的行军声越来越近。明明是这样冷的天,他的手心却冒出了一些汗来,也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处。

半个时辰过去,宋知意手脚都有些僵硬,那兵马行进的声音不通过信号源便能听到些了,他知道,敌人马上就要出现看,心也提起来。

就在他凝神之时,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从暗渠之中探出来,身披北虏样式的盔甲,他很快就注意到了出口外围了密密麻麻一圈人,惊愕之中,他还未来得及向里头的人通风报信,就已经倒在了曹献平的长枪之下。

“上!”敌人的倒下无疑是振奋了士气,随着曹献平的一声怒吼,战士们悉数向暗渠中涌去,不断有刀枪剑戟之声从里头传来,宋知意在外头听着,一颗心也跟着跳个不停。不知过了多久,飞雪仍在飘落,而里头的声音却渐渐停了。宋知意听到有人从其中跑了出来,不知是敌是友。正当他手持火把,戒备地望向里头时,一支小队跑了出来——是方才曹参将营中的军士。为首地对宋知意道:“宋知县,方才来的那一支敌军已经被我们尽数剿灭。参将命我们兵分两路,一路走暗渠密道,乘胜追击,打北虏一个措手不及,一路回此护卫丹山县安全,请您指挥我们。”

宋知意精神振奋,道:“好,太好了,请诸位先原地修整。我会时刻在此注意暗渠动静,若他们再敢来犯,望诸位能勇杀敌寇!”

……

而段茫那边,按照宋知意的嘱托,其上快马赶往凉州府衙,虽然这风如刀刃一般刮过,但他一点也不敢耽搁,只希望能快一点,再快一点,把要紧的军情往府衙那边送去。有了宋知意给他的手信,永昌县城门守卫很快就予以放行。段茫行至府衙处,却见到里头灯火通明,根本不像是夜半的样子。

他的到来很快就被府衙门口的衙差注意道,一人赶忙上前道:“可是从丹山县来的?”

“是,丹山又紧急军情,知县命我快马来此告知沈知府。”段茫拿出手信证明自己的身份。叫他没想到的是,衙差很快就放行了,还将他带往沈知府处。沈鹤轩此刻却已经出门往外走了,见段茫来此,一笑道:“是宋知意要你来的?”

段茫赶紧道:“是。他说丹山暗渠疑似有敌寇来犯,叫我来将此消息告知知府,私兵有可能与北虏联手,一内一外夹击北关。”

沈鹤轩却并未露出意外的神色,只对段茫道:“你来的正好,跟我一起走吧。”段茫并未多问,快步跟上了沈鹤轩。沈鹤轩带着人一路骑马出了永昌县,到了大周边界的城墙之下。待感到时,天边已经泛起写鱼肚白了,城墙下站着整装待发的军士,而向上望去,城墙之上也架上了诸如重弩之类的守城器械,看样子是已经早有准备了。

段茫跟着沈鹤轩一起登上城楼之上,只见远处的草地上掀起一阵巨大的扬尘,遮蔽住人的视线,但却能听到铁蹄的轰鸣之声。很快,那土色的扬尘中钻出来一个个身穿盔甲的北虏军士,手拿弯刀,朝着北关攻来。

而沈鹤轩却气定神闲地站在城楼之上,眼看着敌寇越发近了,他才擡手挥道:“放。”

随着他一声令下,重弩连发出好几批剑,如雨一般落下,威远石炮则以长绳拉发,顿时发出震耳欲聋的爆裂声,小石子如天女散花迸裂而出,砸向周遭的敌人。城楼之下的敌军顿时发出一片哀嚎之声。

段茫刚想拍掌叫好,却见倒下的敌寇之后,还有更多的敌人迎了上来,仿佛没有穷尽一般。一个身穿盔甲的大周士兵跑到沈鹤轩旁,道:“报知府,斥候营探,此次北虏像倾巢而出,各部族纠集了五万兵马南下攻打北关。”

沈鹤轩没有过多地纠结,只道:“打完第三波,众将士出城迎战!”

段茫听了,也握紧了自己手中的剑,望着底下源源不断的敌军,上回在南疆因为中了陷阱身负重伤,未能上阵杀敌,还让段芷差点命悬一线,这回他以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自己这一身本领在战场上使出来。一旁的沈鹤轩似是注意到了他的意图,拍了下他的肩,示意他不要着急,道:“还没到时候。”

段茫有些不解地看了他一眼,但也只好把剑收了回去,继续望着城楼之下的情况。之间果如斥候所探,敌军被重武打完几波后仍旧没有止息,反而大有增多之势。这时,城门缓缓打开,重军士暴呵一声后冲出城门,段茫几乎能感觉道脚下的土地都在颤动着。

两波人马很快就混在了一起,大周的将士门头上皆带着烈烈红缨,在风中飘荡中,一眼便能辨认出。段茫紧张地看着低下的战局,之间红缨将士们虽勇猛,但还是敌不过敌方人数太多,眼看着就要渐渐落了下风。段茫有些按捺不住,正要拔剑想要越下城墙加入战局时,却听见带队的将领大喊一声:“换火铳!”

段茫有些讶然,之间将士们都不约而同地向后退了几步,拿出了腰间上一直挂着铜制长管,瞄准了敌人。随着轰的一声响,段茫还没看清楚,敌人就应声倒下了。接着便是越来越多这样的声响。

段茫瞪大了眼睛,沈鹤轩在一旁赞叹道:“军器局这次研发的新武器倒还真有些威力。”

随着最后一声火铳的声响响完,天已经是大亮了,段茫看着城楼之下躺着的敌人,心中震撼,不知该说什么。沈鹤轩见惯了这种场面,冷静地指挥道:“全体将士回城,关城门!”

段茫有些呆滞着看着城门关上,问沈鹤轩道:“知府,我们这是大获全胜了吗?”

沈鹤轩却摇摇头,手指着远方,道:“还没有。”

段茫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却见到远处有一个黑点正渐渐向这边移动,越来越近,段茫这才看清,领头之人正是他第一日潜入私兵营中看到的那个面容俊秀的男子。

是他,那这一波敌军,便是秦王的私兵。他们的气质全然不同於方才攻城的敌军,一看便是训练有素,又配备着精良的武器。可方才守城的北关军士们已经是打了一仗,已然是有不少人受伤了,火铳的弹药也所剩无几,现下又来敌人,还是这样的精兵,又如何应付得了?

段茫的心已经快要跳到嗓子眼了,可站在他身旁的沈鹤轩眸中却闪着清亮的光,对他道:“段家小子,这回轮到你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