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汁糖丸 作品

第233章 生了个漏风的小棉袄

“哈哈,行,那就这么定了!”

朱元璋笑着点头,心情渐渐恢复平静,他看着与自己身高相差无几的儿子:

“关于道衍那小子,你自个儿看着办,我懒得插手。”

“但记着,想要他效命,你就得先让他服你。”

“我明白!”

朱肃对朱元璋的提醒心领神会,稍一思索,便说道:

“那混蛋现在正被关在诏狱里呢,我正打算好好整治整治他。”

“那是你的事,不用跟我说。”

朱元璋又拿起桌上的奏折:

“但丑话得说在前头,道衍一旦有半点不轨,他必死无疑,到时候别来找我哭诉。”

“爹,您这是说的什么话。”

朱肃见朱元璋松口,立刻转到他身后,开始给他捏肩膀:

“力度行吗?”

“爹,您放心,我会派人暗中盯着他,他敢有丝毫异动,我立刻让他消失!”

“小五啊,就你这张嘴好使。”

朱元璋轻轻摇头,大手一挥,摆脱了儿子的纠缠:

“去吧,告诉那些小子们,咱们男人要有个样子,对女人得尊重,别让她们受委屈。”

“嗯……”

朱肃一愣,忽然想到父亲的后宫,那里有来自高丽和蒙古的女子,他不自禁地开了个玩笑:

“爹,您年轻的时候……”

朱元璋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后一脚踢开了脚上的布鞋。

“混账东西!”

朱元璋看着朱肃逃跑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揉着发酸的胳膊缓缓坐下,拿起旁边那份还没批阅的奏折……

年轻时的确疯狂过,朱元璋心中一阵恍惚,那时候的自己,是不是真的太放纵了?

突然,他的老脸泛起一抹红晕,轻咳两声,才平复了情绪。

小兔崽子,要是你爹当年能收敛些,你现在又怎么会在这里呢?

其实,朱肃这次来见朱元璋,不只是想聊聊天那么简单。

可惜,他一时的口无遮拦,让自己失去了探听消息的机会。

看来,只能等下次了。

朱肃想想,有些无聊地转身去了东宫,正好,可以去看看自己刚出生的小侄女。

就在前几天,朱肃忙于追查反贼踪迹时,太子妃常希芸顺利产下一女,老朱便将她封为明月郡主。

“大哥!”

朱小五一进东宫大门,就大声嚷嚷起来。

没过多久,太子朱标就怒气冲冲地出现在他面前,两兄弟还没来得及说上几句话,朱标就一脚踢向了朱肃的屁股。

“你这家伙!”

太子朱标一脸的疲惫和无奈,眼底的乌青清晰可见:

“我刚把明月哄睡着,你这一声大喊是什么意思?”

“啊?”

朱肃被大哥踢了一脚,却并不觉得疼痛,他惊讶的是太子朱标竟然亲自照顾侄女,不禁疑惑地问道:

“我说大哥,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体贴了?”

朱标无奈地叹了口气,没有理会弟弟的玩笑,解释道:

“我能怎么办?除了我和你大嫂,明月这孩子只要别人一抱就哭,连父皇母后都哄不住。”说到这里,他微微抬起头,目光投向远方:

“你大嫂刚生完孩子,需要多休息,所以现在明月主要由我来照顾,只是……”

太子爷一脸的倦意,目光落在朱肃身上:

“月儿的睡眠浅得跟什么似的,稍微有点动静就醒,哄她睡觉得跟做贼似的……”

“这下好,她才刚睡,就被你的大嗓门给吵醒了。”

“现在你大嫂正忙活着呢,小五,你等着,等会儿芸儿出来,看你怎么给她一个交代。”

太子越说越气,瞪了朱肃一眼,转身就往寝宫走。

朱肃默默地跟在太子后面,原本期待着能抱抱小侄女的心情,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插曲,蒙上了一层阴影。

幸运的是,常希芸并没有对他发火。

“朱肃,你也不小了,马上就要成年……”

“成年后就得考虑成家立业,成家之后自然会有孩子。”

“等你成了父母,就会明白养儿育女的艰辛。”

常希芸产后不久,头上还包着布巾,她看了朱肃一眼,原本有些不满的情绪,却并没有发作。

“大嫂,让我抱抱孩子吧?”

朱肃双手搓着,他对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家伙有着难以抗拒的喜爱。

或许是因为他错过了朱雄英的成长,那份缺失,让他对小女孩有着特别的感情。

不过,朱肃是绝不会承认自己偏心女孩子的。

“嗯嗯……”

朱肃轻手轻脚地从大嫂常希芸手里接过孩子……

嘴角挂着笑意,哄着那个睁着圆溜溜眼睛好奇打量他的大侄女。

没想到,明月郡主在朱肃的臂弯里,打了个可爱的哈欠,小脸蛋在朱肃的臂弯里轻轻蹭了蹭,渐渐沉入了梦乡。

“嘿嘿……”

朱肃得意地冲着一旁的大哥挤了挤眼,低声吹嘘:

“大哥,你刚刚说什么来的?”

“你看现在,孩子在我怀里,安静得跟小猫似的。”

朱标闻言,白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

“得了吧你!把孩子放好,来书房一趟。”

朱肃应声,先是轻轻在孩子额头上落下一个吻,这才小心翼翼地把孩子递给大嫂,随后跟着朱标走向书房。

两兄弟一落座,朱标便直截了当地说道:

“我知道你心里的小九九,不过说实话,小五,有的事儿得父皇拿主意,我们做不了主。”

朱肃没说话,他知道再说也无益。

只是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

“大哥,我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父皇不让我带兵去收拾樱花国。”

朱肃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失落。

“想知道真相?”

朱标看着弟弟一脸的郁闷,决定给他解解惑。

“大哥,你真的知道?”

朱肃惊讶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朱标没有立刻回答,他静静地望着朱肃,过了片刻才平静地说道:

“那是因为父亲想起了忽必烈的两次征伐樱花国的失败,对跨海作战心存疑虑,他不想让你去冒险。”

朱肃听了,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说不感动,那肯定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