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去见海别公主时,发现四哥朱棣也在场,看来他最近也颇为忙碌,频繁在坤宁宫和鸿胪寺之间奔波。
朱棣既要向父母请安,又要不时前往鸿胪寺探视因母亲去世而哀伤的海别公主。
“四哥,昨天蓝玉向你道歉,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
朱肃在与海别公主交谈几句后,见她笑容勉强,便不再打扰,转身准备离开。
朱棣送他出门,朱肃便顺势提起了前一天的事。
朱棣对于朱肃的疑问,回答得很直接:
“常遇春大将军在场,自然不会有事。小五,你这事做的挺周到。”
“那就好。”
朱肃点头,随即准备告辞离去:
“四哥,你不用送了,我打算去瞧瞧王保保。”
“对了,提醒你一下,跟未来的四嫂保持适当距离,男女之间的界限要清楚,别闹出笑话。”
朱肃一边说,一边肩膀轻撞朱棣,嘿嘿笑了几声。
朱棣看着他,哭笑不得:
“小五,你这性格……真是独特。”
两兄弟简单告别后,朱棣望着朱肃渐行渐远的身影,若有所思。
昨天,海别公主和蓝玉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执。
蓝玉正想翻脸不认人,却被常遇春将军硬生生地压制住了。
朱棣心想,如果不是朱肃发话,蓝玉根本不可能主动过来道歉,更别提还有常遇春亲自陪同。
自己的五弟真是无微不至地为自己考虑。
如果仅仅因为这点小争执……
朱棣坚信,只要自己和朱肃坦白说出真相,蓝玉的日子就不会好过。
在维护家人方面,朱肃继承了父皇和大哥的传统,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作为哥哥的自己,本应是弟弟的坚实后盾,现在却要麻烦弟弟四处奔波。
虽然朱肃并不在意,但朱棣自己却不能忍受。
他把这份兄弟情看得无比重要,朱肃为他付出得已经够多。
从今往后,轮到自己来保护朱肃了……
王保保的住处相对较为偏僻,朱肃找了好一会儿,才在鸿胪寺西边的一座小院子里找到了他。
“将军,你似乎是在特意等我?”
朱肃刚走进院子,就看到王保保正坐在石桌旁,桌上摆着几盘瓜果和点心。
“殿下信守承诺!臣自当候之!”
王保保站起身,向朱肃行了一礼,说道:
“不过,以殿下的性格,若非国事繁忙,恐怕早就亲自登门了。”
朱肃留意到王保保首次用“臣”来自称,便立刻回应道:
“将军,你的家眷我已经安排妥帖了。”
“至于二嫂,现在应当称呼她为观音奴姐姐了。”
“她很快就会返回金陵,和你的亲人团聚。”
“至于你的官职问题,得等我父皇康复后再作决定,这事儿我不好插手。”
“不过你大可放心,父皇一定会对你公平对待。”
朱肃这次来访,主要是为了让王保保安心,告诉他,他的家人得到了妥善的照顾。
毕竟他下令让二哥和二嫂分开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皇城,王保保在鸿胪寺也应该有所耳闻。
而王保保刚才的反应,也验证了他的推断。
“吴王殿下,我心中有一事不明,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想请教殿下您。”
王保保的表情有些复杂,没等朱肃说话,他就直接问道:
“我自认为还有些军事才能,但殿下也清楚,我曾是元朝的旧臣……”
“虽然殿下接纳了我,让我成为降将……”
“但殿下有没有考虑过,如果将重任交给我,将来有一天我反叛了……”
王保保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朱肃:
“到那时,殿下您打算怎么办?”
“哈哈哈……”
朱肃放声大笑:
“我本以为是什么天大的事,原来王将军心里打转的,是这个啊?”
“还望殿下赐教!”
王保保神色严肃,他这人认准了理就不放手,既然是朱肃招降了他,自然要向朱肃请教这个问题。
“好,王将军,本王就跟你说明白。”
朱肃微微点头,目光扫过王保保:
“将军以为,如果你打算带兵叛逃,你手下的汉人将领会跟你一起走吗?
“他们的家人都在大明,谁会头脑发热跟你离开,甚至跟你反叛?
“嘿,有件事我还未告诉你,最近蒙元诸部大部分都逃到了西域,剩下的一些人选择留下,愿意跟随你。”
“父皇可能会把这些人交给你统领。”
“但我认为这不太合适,以你王保保的才华,不应该只限于带领两三万兵马,做个七八万蒙古部落的首领。”
“你既然英勇非凡,就应该统帅三军,纵横疆场,无所畏惧!”
“另外,如果把蒙元人单独聚集在一起,那本王之前答应你的,化解蒙元人和汉人之间的仇恨,就无从谈起了,本王不会这么做。”
朱肃轻轻摇头:
“我了解草原生活的艰辛,所以本王并不打算让你们蒙人继续忍受那种日子。”
朱肃顿了顿,若有所思地开口问王保保:
“元军昔日三度征讨安南,你可知其详?”
王保保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那是自然,这些往事我铭记于心。”
三次出击,均以败北收场。
蒙古人的雄心壮志,注定了他们征战的脚步不会停歇。
“我明白你们蒙古人征伐他国,和你们远征樱花国一样,都是出自膨胀的野心。但我有所不同……”
朱肃轻轻抚摸着自己的下巴,缓缓说道:
“你是否知晓,安南的水稻一年可以熟三次?”
王保保听后露出惊愕的表情,一时间没能回过神来。
“我若领军征讨安南,目的不在于其他,只因为那里的土地非常适合种植粮食。收割后的稻谷去壳,便能通过海路运回我国。”
朱肃目光扫向王保保,继续说道:
“安南出产的粮食,再加上我国自产的粮食,足以确保大明以及蒙元人民不会受到饥饿的困扰。”
朱肃这番话,仿佛给王保保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一向主张实用主义,我国既然强盛,那四海之内皆应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