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真敢硬着头皮去坤宁宫理论,朱元璋这头睡狮一旦醒来,能轻易把他撕成碎片。
你胡惟庸敢为一个罪臣集团找我儿子的麻烦,我岂能容你?
洪武爷可不是那么容易被糊弄的,他的心思肯定会被一眼看穿。
再说,上一个敢糊弄他的,已经被朱肃一枪打成了筛子……
胡惟庸心中涌起一股悔意,他抬头看向朱肃,只见朱肃也在注视着他:
“你是不想去?”
胡惟庸的双眼紧盯着朱肃,心中暗道:
“……我这脑子,真是进水了。”
朱元璋会真的给朱肃定罪吗?
他深知杨宪之死的内情,对朱肃的手段,胡惟庸只能暗自称赞。
他相信朝堂上不少权贵也都清楚真相,否则今天敢于反对朱肃的,不会只是那个脸色苍白的刘监正。
虽然从臣子的角度看,朱肃的确犯了欺君之罪,但在朱元璋眼中,情况可能完全不同。
这么想着,胡惟庸的鼻翼微微张开,呼吸加重。
“走吧,丞相。”
朱肃的身体微微前倾,半个身子探出,目光中带着戏谑,上下打量着胡惟庸:
“去!告发我欺君之罪!”
整个朝堂,顿时寂静无声。
胡惟庸正准备辩解,朱肃却冷硬地截断了他的话,目光扫过在场的官员:
“本王在杭州亲眼目睹,那里的富豪也不过是偶尔吃上一顿肉,而街头衣衫褴褛的乞丐随处可见。”
“杭州是南方富饶之地,尚且如此,诸位大人扪心自问,吃着民脂民膏,你们于心何忍?”
朱肃的言辞并没有引起预期的反响,官员们依旧面不改色,他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接着说道:
“我知道你们不当回事,毕竟那是元朝留下的烂摊子,似乎与大明无关。”
“但现在的杭州,到底属于元朝还是大明?这天下,是元朝的还是大明的?”
朱肃语气虽轻,却让一些人感受到了震撼,仿佛字字敲在心坎上。
“我为何舍弃舒适的王府生活,跑去海上受风餐露宿之苦?你们以为本王是无所事事吗?”
朱肃目光如刀,怒火在眼中闪烁:
“我国百姓是世界上最守规矩的百姓,他们勤勤恳恳,善良纯朴,任劳任怨,为何他们却要衣不遮体,食不饱腹?”
“满地跪着的江南臣子们,海禁究竟该开不该开,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你们比任何人都更明白。”
“遗憾的是,你们把‘家’字放在了‘国’字之上。”
“就算你们要坚持己见,我也无话可说。但别忘了,我朱肃的家,就是这整个大明!”
朱肃突然转身,脸色凝重地说道:
“来人,把所有反对海禁的官员,全部关进刑部大牢!等父皇康复后再做定夺!”
朱肃的话音刚落,殿外立刻冲进来一群侍卫,将那些江南官员们一一押走。
朱肃发泄完怒火后,转头看向胡惟庸:
“丞相,我们继续谈谈欺君之罪……”
“殿下,没有欺君之罪!是臣愚蠢!”
胡惟庸立刻回应,他的眼神闪烁,试图为自己辩解:
“殿下化名为朱八重,显然并无隐瞒之意,只是陛下因为国事繁忙,身心疲惫,所以一时未能察觉异常……”
他心里清楚,一直压抑怒火的吴王殿下,今天要是还有人敢让他不高兴,那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不再激怒朱肃,胡惟庸决定尽快低头认错。
“好吧,怪我父皇。”
朱肃点了点头。
“臣并非这个意思……”
胡惟庸还想辩解。
“那你是怪我咯?”
朱肃冷冷地反问道。
“……”
胡惟庸无奈地闭上了嘴,心里暗自叹息,觉得自己确实活该。
朱肃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转身不再搭理。
“稍等……”
朱肃忽然冲着殿外吩咐:
“把钦天监的监正带上来!”
这记仇又胡来的监国,让一众大臣感到无比棘手……
“要不要试着劝阻一下?”
李文忠忽然对一旁静观其变的徐达和常遇春说道。
“劝也没用。”
徐达无奈地摇头:
“吴王这是在找人发泄呢。”
胡惟庸毕竟是一朝丞相,朱肃虽然对他没有好脸色,但也犯不着去触怒他。
至于那些江南的官员,朱肃更是打算交由父亲处置,自己不去插手。
监国这个位置,多少有些窝囊。
当钦天监的监正再次被押解回来,满朝文武都像看戏一样盯着他。
他心里明白,这一关是逃不过去了。
“刘监正,给自己算一卦,看看今天会不会受到廷杖的惩罚?”
朱肃重新落座,眼神中流露出玩味。 然而此刻,他在百官心中的形象已经大打折扣。
朱肃这股蛮横,硬是让整个朝堂都感受到了压力。
刘监正趴在地上,心里早已将那些鼓动他出头江南世家的先辈们骂了个遍。
但不管如何怨恨,他都得完成廷杖的程序:
“臣预测自己今日必受廷杖!”
刘监正沉声叩首。
“刘监正,我本无意对你施以重罚。”
朱肃叹了口气,表情显得有些无奈。
刘监正脸色瞬间苍白:
“臣罪该万死,恳请王爷降罪!”
不受廷杖,便是死罪!
“各位爱卿,都看到了吗?并非我朱肃要罚刘大人,是他自请的啊……”
朱肃装出一副无奈的样子,让在场的众人心中不禁紧张起来:
“既然如此,那就罚你受五廷杖,略施薄惩,也好让你在牢中有所收敛。”
朱肃的话音刚落,刘监正立刻跪地谢恩:
“臣……谢王爷!”
“不必客气……”
朱肃挥了挥手,然后看向胡惟庸,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深意:
“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请求……”
胡惟庸听到这话,只觉得呼吸困难,整个人几乎要站立不稳,身边的李仕鲁赶紧上前将他扶住。
刘伯温默默观察着这一切,不禁对胡惟庸投去同情的目光,心中暗自惊叹朱肃的表现:
这位王爷果然不凡,虎父无犬子这句话用在朱肃身上再合适不过。
世人皆以为这位吴王不过是个纨绔子弟,但现在看来,只怕所有人都小看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