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两千里疯狂赶路

朱肃交代完,不等李景隆回答,跳下马车,挑了三匹好马,疾驰而去。

李景隆在车厢角落里愣了半天,才缓过神来,他立刻意识到,朱肃这是在陷害他!

李景隆没有片刻的拖延,急忙命令车夫加速,赶往皇宫。

他身着朱肃亲王的蟒袍,双膝跪在朱元璋的面前,脸色苍白如纸,颤抖着声音将朱肃离开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即使是见惯了风云变幻的朱元璋,也不禁愣在了原地。

过了好一会儿。

“砰!”一声巨响,朱元璋将手中的茶杯猛地摔在地上,猛地站起来…

目光如刀,紧紧地盯着蜷缩在地上的李景隆,那股怒火让旁人不敢与之对视。

“你为何不拦住他?!”若不是考虑到李景隆是他的外甥,朱元璋几乎要立刻将他投入天牢。

“陛下……”李景隆的额头上已经满是冷汗:“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吴王就已经消失无踪了。我连忙赶来向您报告。”

李景隆心中暗自发誓,只要能逃脱这次的危机,他一定要亲自教训朱肃一顿,哪有这样的兄弟,如此陷害自己人?

朱元璋的怒火,他这副瘦弱的身体实在承受不住。

李景隆不是傻瓜,他进宫前已经派人回家求援。

虽然他父亲平时对他严厉,常常责打他,但到了关键时刻,他肯定会出手相助的。

李景隆猜测的没错。

李文忠一听到朱肃出事的消息,心里顿时紧张起来,万一朱肃有个闪失,自己这把老骨头也多半要受到牵连。

但李景隆是他的亲儿子,血浓于水,他不能坐视不管。

当李景隆在宫内向朱元璋叙述事情经过的时候,李文忠已经跪在马皇后的面前,恳求她救救自己的儿子。

马皇后听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震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惊吓过后,她感到一阵眩晕,几乎要站立不稳。

就在这关键时刻,太子朱标及时赶到。

“母后,您没事吧?”朱标立刻扶住马皇后的胳膊,从旁边的侍女玉儿手里接过一杯茶,轻轻吹了吹,递到马皇后嘴边。

“母后,您先别慌,看看这个,朱肃的信。”朱标说着,递给马皇后一封信。

马皇后急忙拆开信封,里面的字迹虽然潦草,但的确是朱肃的字。

信里朱肃提到他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北伐军中可能会有大将不幸身亡,他为了保护大明的栋梁,决定亲自去处理这件事。

朱肃在信尾一遍又一遍地强调,周围高手如云,绝无意外之虞,定会安然无恙地返回家中,那时无论是责备还是惩罚,他都将毫无怨言接受。

他还承诺,会保持通信,让爹娘不必过分挂心。

马皇后读完信,泪水已盈眶,她合上眼,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滑落……

她的胸部急剧地起伏着:“标儿,这信是从哪儿来的?”

朱标无奈地笑了笑:“儿臣和希芸吃完午饭回到书房,信就搁在书桌上,墨迹都还没干。儿臣询问了守卫,他们都没看到有人进出书房。”

稍作停顿后,朱标继续说道:“母亲,儿臣可以肯定小五身边的确有高手保护,这一点您尽可放心。”

只是小五所说那突如其来的横祸,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向母亲解释。

那封信,是朱肃在路边的小摊子上临时写的。

他总共写了三封信,给父母的那封主要是报平安和解释情况。

另外两封,分别写给徐达和常遇春。

写给徐达的信,目的是提醒对方,内容大致是说自己突然有所预感,担心他们的安危。

写给常遇春的信,内容相似,不过朱肃特别提醒常遇春:不要再穿戴盔甲!

这几封信,都是通过朱肃的召唤空间,由鬼影兵传递,直接放到他们桌上的。

朱肃自出了金陵城,一路急速向北而行。

他的心中此时满是懊恼的情绪。

常遇春绝不能就此陨落,淮西勋贵里除了蓝玉那家伙,其他的人最好都别出什么岔子。

朱肃的雄心不允许这些武将的才华在内斗中付诸东流。

成吉思汗能挥鞭打下横跨三大洲的帝国,为何他朱肃不可以?

为何不可以有一个永不落日的大明王朝?

朱肃作为朱元璋之子,其实无需太过辛劳,做个逍遥王爷亦无不可。

他曾经试图这样自我说服。

然而,真正身处这时代的漩涡之中,朱肃却并非旁观者,而是站在浪尖之上的弄潮儿,俯视着整个时代。

他怎能不涌起那份本就属于汉家男儿的豪情和热血?

当他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改变历史的轨迹,可以让这个大明王朝更加强大,让他的同胞免受那些已知苦难的折磨后……

作为穿越者的朱肃,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不能让自己坐视可为而不为了。

三匹骏马并排行进,在秋季的原野上疾驰,夕阳映照着无边无际、波涛起伏的麦田。

“驾!”

少年朱肃驾驭着马匹,在风中尽情驰骋。

朱肃一路马不停蹄,连续五天四夜,行进了两千余里的路程,从繁华的金陵赶到了河北宣化的北伐军营。

当出现在军营门口时,朱肃早已嘴唇干裂,他急切地向巡逻的士兵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营官半信半疑,指挥士兵将他抬到担架上,带回军营中严加看管,同时他本人则火速去报告上级。

在帅帐里忙于军务的徐达,一听到来人的身份,立刻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两人终于在徐达的帅帐里见了面。

“吴王殿下,竟然是您……”徐达盯着躺在担架上的朱肃,眉头紧皱。

“殿下,您这是怎么了?”徐达立刻下令,“快去请军医来为殿下治疗!”

“没…没关系……”朱肃虽然一路辛苦,但他并没有让自己疲惫至极。

他习惯性地在出行时携带大量银两,因此购买的的都是上等马匹,行进效率极高,这也让他有足够的时间休息。

所以,尽管他看起来有些狼狈,但实际上身体状况并无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