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晓色 作品

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间玄天观

孙明指着下方的明德祠继续说道:“以此庙为例,十年大祭,年年小祭。大祭之年日祭四次,每次三牲之礼。一年上食近两千次,五十二座庙宇加起来,便是三万多次。”

“每逢月祭,还要请卫士抬神像游街,动辄数千人。一年下来,光是百姓投的香火钱,就有十几万两。两百年来,吸尽民脂民膏,受益者又是谁?”

司煜勇眼中精光闪动,似乎对这番话极为认同。

“请孙大人继续。”

“其二,”孙明正色道,“这些乱神,大多是世家豪族扶持。他们借神敛财,蛊惑百姓,实则是在架空朝廷的祭祀制度。”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凝重:“其三,便是这些乱神日渐坐大,已然成了地方一霸。若不及时铲除,他日必成大患!”

司煜勇深深作揖:“孙大人高见,让煜勇茅塞顿开。”

孙明连忙还礼。他说的这些,不过是后世司煜勇上书勇帝时的冰山一角。真正的“毁宗弃庙”之策,远比这要激进得多。

但此时此刻,这一根针已经足够了。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继续巡查其他玄天观。每到一处,孙明都能说出该庙的弊端,从香火钱的去向到祭祀规制的混乱,无不说得头头是道。

司煜勇越发对孙明刮目相看。有时两人会在风雷楼船上彻夜长谈,从祭祀制度谈到朝廷政务,从民生百态谈到边境战事。

“孙兄此番见解,当真让我受益匪浅。”一日,司煜勇感叹道。

孙明笑而不语。他知道,自己已经在这位未来宰相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至于这颗种子何时发芽,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最后一日,两人站在城楼之上,遥望远方。

“五十二处玄天观,皆该去之。”司煜勇轻声说道,“孙兄,你可知这份建议若是上报朝廷,会引起多大的震动?”

“韦兄何必多虑,”孙明淡然道,“我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司煜勇深深看了孙明一眼,不再多言。

当夜,孙明登上返程的追风舟。站在船头,他回望泰宁府的灯火,心中五味杂陈。

这一次的任务,表面上是在巡查玄天观,实则是在为日后的大变埋下伏笔。而他,不过是推动历史车轮的一个小小齿轮罢了。

“回去吧。”孙明对虎威说道。

飞舟缓缓升空,消失在浩瀚的夜色之中。

“小子,真看不出你这么能侃。”虎威竖起大拇指,“把人家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孙明轻笑一声,自己说的也都是实话。明帝确实在永昌年间对暗神制动过刀子,只是力度和效果都不如预期。

作为一个陪审员,只要说的话符合朝廷的政策方向,拿个甲级评价不是问题。大宋向来言论开放,连有人在考试时答“绝天地通”都没事,更何况自己这点建议。

楼船之外,宁亮静立甲板之上。

那庙宇高达十三丈,占地五百亩,檐角翘起,金瓦闪耀,明显超出规制。以往之所以不查,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今日,这座存在了两百年的庙宇,终究要倒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正当宁亮准备下令之际,司煜勇从楼下走来。他的脚步声在甲板上回响,打破了这份宁静。

“孙明如何说?”宁亮随口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漫不经心。他并不指望一个军农使能对祭祀之事有多少见解。

司煜勇将孙明的话一字不差地复述。话音未落,宁亮的眉毛就挑了起来。

他没想到孙明不但给出了统一的处理意见,而且论述颇有见地。特别是第一条,用具体数据量化了乱神的危害,令人印象深刻。

“果然是掌管钱粮的农政使。”宁亮感慨道,语气中多了几分认真。

“大人,如何回复?”司煜勇恭敬地问道。

宁亮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击栏杆:“我会上报战界,评甲上。”既然孙明答得出色,又与己无利益牵连,自然乐意给个好评。

“煜勇,你带人下去行动吧。”宁亮的声音突然变得冷硬。

“遵命。”司煜勇转身离去,脚步声渐渐远去。

轰隆一声,乌云笼罩了明德祠。司煜勇带着一队祭司冲进庙内,他们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庙宇中回响。香炉中的香灰被风吹散,在空中飘荡。

宁亮立于高处,冷眼旁观:“且看看,谁敢出来阻挠。”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冷意。

果不其然,一名华服中年人很快出面阻拦。此人名叫卢豪,身着锦缎长袍,是严氏族长的堂弟,也是严家的实权人物之一。他的脸上带着几分慌乱,但还是强作镇定。

“诸位大人,为何突然封锁玄天观?”卢豪拱手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迷惑。他的目光在司煜勇等人身上扫过,试图找出主事者。

“不曾得朝廷册封,何以称玄天观?”司煜勇神色严峻,声音如寒冰,“今日前来,就该铲除邪祀!”

想起孙明那番话,司煜勇看着卢豪,好像瞧见了一堆数字在跳动,看到了无数被蒙蔽的愚民。这位在郡城颇有薄名的卢豪,此刻在他眼中不过是个人形吸血虫。

“大人,明德祠由来已久,两百年间屡显神迹”卢豪脸色微变,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开始搬出历史渊源。

“不必拖延时间!”司煜勇一挥手,打断了卢豪的话,“若你想给哪位大人递消息,尽管去做。但这庙,本官今日必砸!”

“敢问大人名讳?到底谁胆敢下令摧毁?”卢豪语气转冷,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本官司煜勇,不过是承乾殿的七品偏殿祭官。”司煜勇盯着他,目光如刀,“至于是谁下令,你若有本事自可去查。动手!”

卢豪听到司煜勇的名字,瞬间心都凉透了。司煜勇本人不足为惧,但他兄长司盛可是正四品上的大祭司。就算找柳府君帮忙也不顶用,柳府君不过正四品下而已。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当司煜勇搬出司法神像,走进主殿时,卢豪瘫倒在地,声音颤抖:“吾祖休矣!”

庙宇中传来阵阵轰响,香火缭绕的大殿很快就变成了一片废墟。司煜勇站在废墟之上,看着那些倒塌的金瓦,心中没有丝毫怜悯。

半个时辰后,司煜勇回到楼船,脸上带着几分阴冷之气。他的衣服上沾着灰尘,但神色却异常平静。

“孙大人恕罪久候,适才去拆庙,耽误了时辰。”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

“不敢,司大人的事刻不容缓。”孙明连忙起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

“贡大人已回应了孙大人的提议,相信很快就能从玉镜收到消息。若是孙大人不弃,现在就可以离开。”司煜勇说着,给孙明倒了一杯茶。

“既如此,下官告辞。”孙明起身准备离去。

“咱俩虽是初次相见,竟是相见恨晚。如不介意,不妨以兄弟相称。”司煜勇突然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真诚。

“正有此意,我便冒昧喊你一声煜勇兄。”孙明顺势而为,心想结交这位大佬百利而无一害。

“日后孙兄弟若来泰宁府,务必到府上饮茶畅聊。”司煜勇拍了拍孙明的肩膀。

“一言为定!”孙明笑着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