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喝娃哈哈 作品

第164章 奖励!当代农圣袁工的全部农业知识!

朱由检松了一口气,这近两个月的时间,他演了太多的戏了。

动不动摔东西,动不动吐出一口老血,动不动瘫在地上一动不动,动不动躲在角落默默流泪。

那些大臣们,一个个的表面不动声色,心里怕是已经乐开了花。

至于陕西的灾荒,也在管,但是实在是有些鞭长莫及,只能送一些银子和粮食过去,免除赋税,让内阁大臣蒋德璟负责赈灾事宜。

但是效果不会太好,首先就是粮食太少,由于粮商的限制,并未筹措到多少粮食。

当然,对于整个庞大的陕西来说,即便筹措再多的粮食,也只能说是杯水车薪,这一场大旱,几乎席卷了整个陕西,几乎没有人不受灾。

可即便如此凶险,朝廷有些人竟然还建议不必管顾,对付这些人,就像是放羊一样,家里面没吃的,放他们出去找吃的就行,等到明年春耕的时候,这些人自然就会回来种地了。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掠至明年春则自定。

但说这种话的人,当真不是忠臣吗?却也不一定!

因为朝政腐败,地方吏治近乎崩溃,朝廷无力管这些事情,强行管,只会让大明朝廷崩溃的更快。

归根究底,是大明真如行将就木。

他朱由检无比憋屈,却无可奈何,只能静静等待。

好在如今,可以收网了,听锦衣卫暗中调查的情报,如今聚集在京城内外的粮食,足足有三百多万石!

三百多万石!这些粮食足够京城百万人,食用一年!

如果建奴攻城之前,北京城有这等粮食储备,这场仗也不必打的如此艰辛!

不过很快,这三百多万石粮食,就是他们的了,但在此之前,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和叶铭等人一路向北,走出皇城,出现在了万岁山。

万岁山,也就是崇祯上吊的煤山,也就是后来可以俯瞰整个北京城的景山公园。

面积不算小,几乎等同于半个紫禁城,而这其中几乎一半的土地,拢共一百八十亩,都变成了地,种上了粮食。

原本朱由检还有些奇怪,万岁山的土地并不算如何肥沃,真的能种出粮食来吗?

但后来来了两次,这种疑惑就消失不见了。

这些粮食郁郁葱葱,成长的极好!哪怕在这不算肥沃的土地,甚至有些缺水的土地之中,依旧成长的极好!

他当时就明白,叶先生早就做好了准备,在代善带着人包围北京城的时候,他的目光就已经落在了几个月之后,落到了此时此刻!

算计之深远,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感叹。

如今朱由检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放任叶先生做事,他才有机会成为圣君,防备叶先生,是一件极度不理智的事情。

以叶先生的毒辣,可以轻易搞死自已。

而且叶先生以前一心求死,好不容易将他给掰正了,他得把握住。

叶铭看着眼前发黄的土豆秸秆,脸上也不由自主的浮现出笑容。

“陛下,看到了眼前这些已经发黄的植株了吗?”朱由检微微颔首道,“看到了。”

“此物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大明的生死。”叶铭声音淡然,但语不惊人死不休。

朱由检脸色霎时沉重。

其他所有人,看向这些土豆杆,一个个也都神情肃穆。

“此物其实在万历时,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并未普及开来,只有达官显贵,才有机会接触,称之为地瓜、海中莲花,百姓很难接触得到。”

徐光启适时说道:“臣曾编撰一书,名为农政全书,如今臣的弟子陈子龙等人正在修订,其中就记载了此物,臣将其名为土芋,正如叶先生所说,此物的确只有达官显贵能够接触到,而且颇为喜欢,以油煎炸之后调味,风味极佳,即便只是水煮,亦有其独特风味,可以作为饱腹。”

在场的几乎都是聪明人,很快就从徐光启的话中,得到了关键信息。

此物可做主粮,而且风味极佳!

叶铭继续说道:“诚然如此,可她们并不知道,他们颇为喜欢的土芋,如果温度、适度、种植方法好,产量将会达到一个极为恐怖的地步。”

“对,就是极为恐怖!”

朱由检脸色登时大变,当然不是因为畏惧,而是因为惊喜!

连叶先生都觉得恐怖的产量,那得多恐怖?

王在晋、秦良玉、毛文龙等人,也都神色肃穆,他们意识到,如果这真的是一种适合百姓的主粮,那将是一件影响天下格局的大事!

“北麦南稻,北直隶的麦子,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产量极低,稍微贫瘠的地方,粮食产量极低,甚至以斗计!”

“一斗粮食,不过十多斤而已,以斗计,说明不过石!也就说明亩产不过一百多斤罢了!”

朱由检从未接触农事,听到叶铭说这些话,才知晓他们布局中,动不动购买的万石粮食!是需要万亩田才能有!

寻常北地百姓,四口之家,岂不是要尽心操持十几亩地,才能保证不饿死?

天下百姓,活的何其艰难?

叶铭也有些心有凄然,在这个时代,活着就会花光所有的气力,所谓的盛世,只是饿死的人少罢了。

而乱世?

人口减半,都是常有的事!

“南方稍好一些,一般的水浇田,一亩可以有三石左右的粮食,也就是四百斤左右,但南方那些富庶之地,同样是赋税最重之地,整个南直隶的赋税,占据大明的三分之一。”

“所以陛下,你的这座天下,能日子过得不错的黔首,怕是一个都没有。”

朱由检袖中双拳紧握,这不是他想要的局面。

“那先生,此物亩产几何?”

如果产量高,他会拼尽全力的推广!

叶铭悠悠说道:“在北方,亩产十石,没有任何问题。”

这些种子,都是从系统那得来的,自然是好东西,除此之外,在北京城之围解后,系统还奖励了他一种极为重要的东西。

【当代农圣袁公的全部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