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中国最高单产记录,发生在山东青岛,达到了恐怖的一万九千一百六十斤。
换算成明制,足足一百多石!
十石,夸张吗?一点不夸张,甚至是可以保守估计。
但即便是保守估计,都已经让在场的人大脑宕机,不知道作何动作了,四周针落可闻,只有微风抚动豆杆,证明画面并非静止。
没有人能想象这种产量,十石,一千多斤!
北地的麦子,一年不过一石,相差了近十倍!
这代表什么?这代表原先需要种植二十亩才能养活全家,现在只需要两亩即可!
穷者无立锥之地,但如今,好像只需要有稍微大一点的土地,就能养活许多人了,这代表的意义有多大?众人难以想象。
徐光启显然也是第一次真正的了解土芋的产量,他没想到,一个可以改变天下人命运的东西,从他的手中溜走,如果当时他认真研究土芋,种植一部分看看,那是不是可以在很多年前,就解决百姓的生存问题?可以让无数的百姓得以活下去?
不过他虽失落,但并不嫉妒,谁发现都很好。
但他还有很多问题,这关系到土豆到底是救世的神粮,还是锦上添花的可有可无。
“敢问先生,此物种植条件是否苛刻?”
叶铭回答道:“并不苛刻,绝大部分土地,都可以种植,能种植麦子的地方,就能种植此物,不能种植麦子的地方,也可以种植此物!”
“砂壤土,最适合此物生长!”
徐光启几乎已经可以确定,此物绝非鸡肋。
砂壤土是什么?是透气性好的松散土地,这种土地缺水,所以不利于种植粮食,但土豆反而需要这样的土地!
天下这样的土最多!
“种植过程是否繁琐?种出来的粮食,存放时间是多久?”徐光启再问道。
叶铭回答道:“并不比小麦水稻繁琐,至于存放时间,确实不如水稻小麦,如果辅以冷藏,以干沙埋藏的、地窖储藏,可保存半年以上!
徐光启鼻头顿时一酸,岁数不算小的一个人,直接老泪纵横。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呼道:“陛下!此为神粮!大明有救了!”
不挑土地,产量高,味道好!虽然储藏时间并不算长,只有半年,但那又如何?
半年时间,意味着天下百姓,有半年的时间,不必为肚子发愁!
此物不是神粮,那要什么东西才算?
朱由检激动不已,他虽然不懂农事,但是叶先生和徐爱卿的对话并不复杂,他都能够听明白。
他现在知道一件事,这种粮食,一旦普及,可以保证百姓半年不挨饿。
此物一旦普及,陕西的灾情,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流民?造反?
他们真的愿意吗?还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只要日子还能勉强维持,这些人都愿意咬牙坚持的。
朱由检对着叶铭长揖不起。
“先生,如此大恩,由检无以为报!只敢向先生承诺一件事。”
说到此处,朱由检的神情变得无比严肃,“大明存在一日,叶先生,叶先生的子孙,世享荣华富贵!如违此誓,天人共诛,大明国祚,立刻断绝!”
叶铭笑了笑,这小子,还不错,值得培养。
老子要成大明版的铁帽子王?
叶铭说道:“煤山种土豆之地,一百五十亩,即便亩产十二石,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一千八百石而已,尚不够京城百姓一日食用。”“但足够了,这么多,足够让整个北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天下有一种粮食,亩产极高,味道还不错,可以作为主粮,种植不麻烦,而且从种下到成熟,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所以,北京城的粮食危机,在三个月之后,即可化解!”
三个月之后,人人都有土豆吃,何需买高价粮?何需买掺沙的粮食?
即便是吃腻了,他们也得吃,哪怕在后世,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靠土豆和红薯支撑半年的家庭,也极多。
能填饱肚子,对他们来说,才是头等大事!
在场的人无不大笑,他们已经能想象到,那些粮商,会有多惨了。
土豆的高产量,意味着三个月之后,京城缺粮的局面就会彻底消失,所以京城需要粮食的时间,就只剩下三个月。
但别忘了,京城在代善撤退的时候,尚有一些余粮,再加上后来的刻意购买,内帑的粮食,已经足够整个北京城三个月之久。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他们不必买粮商一斗的高价粮。
而聚集在京城附近的粮商,足足聚集起了三百万石粮食,这些粮食他们要如何处理?
拉回去?
可能吗?
粮食从远方拉到此处,是需要成本的,走水路、一路的钞关要收费吧?工人的伙食工钱需要成本吧?
走陆路,成本只会更高,牛拉马驼,能拉多少?
崇祯年间,黄河改道,通惠河废弃,漕粮改由走陆路从通州进京,损耗高达两成!
而且运回去,在其他地方,能卖到北京城这种高价?还不是只能当平价粮卖?南直隶不缺粮食,缺粮的陕西等地,老百姓买不起粮食!
北京城的粮价,怕是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到一个比承平时期更低的水平。
叶铭低着头,似在思索,确定自已的谋划,到底有没有任何纰漏。
许久之后,叶铭起身。
“陛下,第一件事!通知京城六品以上官员,身着朝服,于三日之后齐聚先农坛!祭祀五岳四海先农!感恩先农赐下神粮,解大明危局!”
朱由检正襟危坐,他等这一刻,等了许久。
建奴围城之后,先生就告诉他,他要独占整座万岁山,种植粮食。
朱由检自然没有什么意见,这本身就是应有之义,如果真的能坚持到粮食成熟,又可以救活多少人。
可他没想到的是,在那个时候,叶先生已经在为今日之局做谋划了。
实在是难以想象,一个人的脑子,竟然想的如此深远。
“第二,寻找数千农家百姓,齐聚万岁山,将种在万岁山的粮食挖出,其中最好的一小部分,必须不伤其根,连同泥土一同挖出,放在先农坛的几座大鼎之中!”
朱由检自然没意见,叶先生这么做,肯定是为了当场向所有人展示此物的收成,唯有真相,才能真正的震慑人心。
“第三,京城所有百姓,都可到先农坛观礼!凡京师六十岁以上老人,可率先品尝神粮!”
“第四,陛下当于先农坛当着天下臣民的面,下旨废除三饷!”
“……”
叶铭有条不紊地开始布置接下来的计划。
在场的所有人,无不激动,这一个多月近两个月的时间,实在是过得太憋屈了。
那些粮商、盐商、布商,一个个都已经不当人了,一个个趾高气扬,甚至暗地里有传言,这些大商人们,暗地里称呼陛下为天下头号肥肉,称呼叶铭为天下第二号肥肉。
他们怎能不气?
此刻,攻守之势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