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茹,还不关门,我衣服还没穿好呢!”
贾张氏到底还是要点老脸的,虽说里面穿着秋衣,可在这么多人面前,还是得注意点。
尤其是不能便宜了易中海和刘海中那两个老东西。
万一被他们看了去,传出去可就丢人了。
“可真有你的,你咋知道这话好使?”
娄晓娥站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李学武。
她今天也是特意起了个大早,就为了瞧这场热闹,看完了好回去睡个回笼觉。
“你可别小看了贾大妈,她把钱可抓得死死的。”
李学武记忆中,贾家自从老贾走了以后,一直都是贾张氏管钱。
后来贾东旭结婚了,还是如此。
每次喊着养老钱,可实际上,还不是靠自己抠出来的钱。
现在好了,要进厂上班,那经济大权更不可能交给秦淮茹了,这可是她的命根子,跟阎埠贵有得一拼。
一番折腾后,贾张氏总算穿戴整齐,从屋里出来了,又火急火燎地忙着洗漱。
“我说嫂子,你搞快点吧,咱们都要迟到了。”
易中海站在一旁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才第一天,就状况百出,往后还不知道咋样呢。
贾张氏张了张嘴,欲言又止,脸上闪过一丝后悔之色。
她这会儿心里别提多懊恼了,这么冷的天,还得早起,这不是造孽是什么。
她想着也就小时候在农村起过这么早。
本以为这辈子再也不用吃这份苦了。
没想到临老了,还得早起上班。
这不是造孽是什么。
可看着院子里这么多人都眼巴巴地等着,她又不好意思反悔。
昨晚才信誓旦旦地答应要试试,这会儿要是打退堂鼓,可就成了众人的笑柄了。
等贾张氏终于拾掇完毕,众人便像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她往轧钢厂的方向走去。
李学武和许大茂这俩,连平日里代步的自行车都扔在一旁没骑。
摆明了就是要跟着一路瞧热闹。
一行人来到轧钢厂门口,贾张氏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眼睛瞪得溜圆,新奇地瞧着一众工人潮水般涌进厂里。
她以前倒也不是没来过轧钢厂里头。
可那都是下班之后。
跟着大伙来厂里看电影、看汇演啥的。
哪见过大清早这般热闹繁忙的景象,工人们行色匆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不一样的神情,让她也算开了眼,这可真热闹。
“嫂子,别看了,我先带你去报到吧。”
易中海瞧着贾张氏那副看稀罕玩意儿的模样,有些哭笑不得。
都是上班的有啥好看的,等贾张氏入职以后可以看个够。
赶忙出言提醒,同时示意众人先去车间报道。
他则领着贾张氏前往人事科。
走着走着,易中海感觉身后好像有什么动静不对劲。
一回头,就瞧见李学武和许大茂跟两个小尾巴似的,亦步亦趋地跟着。
“你们干嘛呢,不去单位,跟着干嘛?”
易中海皱了皱眉,佯装生气地问道。
“你们不怕扣工资啊!”
李学武和许大茂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回道:
“不怕!”
在单位里,就凭他们放映员与采购员的身份,多少还是有点面子的。
而且这俩岗位又不像车间一线,管理上没那么严苛。
偶尔偷个懒、迟到啥的,只要不太过分,也没人会较真。
“跟着就跟着吧,人多好点。”
贾张氏这时候心里也正七上八下的。
有李学武他们跟着,莫名就觉得踏实了些,没那么紧张了。
得,易中海见状,也懒得再多费口舌。
他心里明白,这俩家伙就是来看热闹的,既然贾张氏都不在意,他又何苦较真,随他们去吧。
进了人事科,易中海熟门熟路地找到办事员。
脸上堆满了笑,客客气气地说道:
“同志你好,我带我朋友来登记。”
那位女办事员先是抬眼打量了一番易中海。
接着又把目光投向跟在后面的一群人。
眉头微微皱起,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满:
“登记?哪一位登记?来这么多人干嘛?”
易中海赶忙指了指贾张氏,解释道:
“她。”
女办事员顺着易中海手指的方向看去,这一看不要紧,顿时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她?这么大年纪了,还来上班,没搞错吧?”
说着,又看向易中海,满脸的不可置信。
“这位大叔,你没和我开玩笑?”
易中海苦笑着摇了摇头,接着便把昨天和领导商量好的事儿,大致跟办事员讲了一遍。
末了,还不忘补充一句:
“同志,要是不相信,您可以去问问领导。”
“哦,我知道了,昨天咱们还说着呢。”
女办事员恍然,记起了昨天听的笑话。
没想到还真有这事。
办事员偷笑了一下,眼神再次落到贾张氏身上。
忍不住心里嘀咕:这是哪冒出来的奇葩,还真把儿子的工作名额给占了。
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进厂上班呢。
易中海从兜里掏出街道开出的证明,毕恭毕敬地递给办事员,让她登记。
办事员接过证明,扫了一眼,不禁咋舌:
“嘿哟,都五十二了。”
接着,又似笑非笑地看向贾张氏说道:
“大妈,您可真是真是太有积极性了。”
“都这么大年纪,还来厂里上班,为国家做贡献呐。”
那语气,任谁都听得出里面的调侃意味。
“嗨,我就是来试试。”
贾张氏一脸谦虚地摆了摆手。
她可不是什么为了国家做贡献的大好人。
纯粹就是奔着那点工资来的,要是没工资,打死她她都不会来上班。
“那您把表填一下。”
办事员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表格,递到贾张氏面前,同时简单说明了一下。
“虽然有证明,但这些个人信息还是得记录一份。”
贾张氏接过表格和笔,左瞅瞅,右看看,像只无头苍蝇似的,好不容易找了个空位,便装模作样地开始写了起来。
李学武好奇心作祟,偷偷凑上前去,这一瞧,差点笑出声来。
只见贾张氏写的那三个字“张翠花”,歪歪扭扭,跟狗爬的似的,笔画都快扭成麻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