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苹果 作品

第72章 男 尸 风 波

在那熙熙攘攘的集市边缘,有一处不起眼的小院,住着罗某一家。本文搜:ez看书网 免费阅读罗某是个小生意人,靠着常年在外贩卖布匹,勉强维持着家中生计。虽说收入不算丰厚,日子倒也过得安稳平实,像平静湖面,不起波澜。

罗某的妻子胡氏,生得花容月貌,走在街上,常引得旁人侧目。可这姣好容颜下,却藏着令人叹息的品性。她生性懒惰,家中事务能躲就躲,整日里无所事事,只知寻些玩乐。不仅如此,她行为举止颇为放荡,全然不顾旁人眼光,惹得邻里间不时传出些闲言碎语。

罗某的母亲,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看着儿媳这般行径,心中满是忧虑。她时常拉着胡氏,苦口婆心地规劝:“孩子啊,咱做人得本本分分,莫要落下不好的名声。”可胡氏呢,每次都满脸不耐烦,不仅不听劝,还倒打一耙,数落婆婆多管闲事,话里话外尽是尖酸刻薄之语。罗某常年在外奔波,家中便只剩这婆媳二人。老人年事己高,为了家庭安宁,只能默默咽下委屈,处处忍让着胡氏。

罗某一出门,便是数月不归。独守空房的胡氏,日子愈发难熬,寂寞如影随形。百无聊赖之际,她盯上了邻居刘某家。刘某家时常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胡氏如同找到了消遣的好去处,整日往那儿跑,一待就是大半天。

彼时,镇上有个地痞流氓吴三,家中几代从商,积攒下丰厚家底。有了钱撑腰,吴三愈发肆无忌惮,整日游手好闲,身边还聚集了一帮臭味相投的混混,刘某便是其中一员。一天,吴三与这群狐朋狗友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走在街头。正巧,胡氏迎面走来,那身姿、那容貌,瞬间吸引了吴三的目光。他眯着眼,用手肘捅了捅身旁的刘某,问道:“那是谁家的婆娘,长得这般标致?”刘某凑近一看,嘿嘿一笑:“三哥,这是罗某的媳妇,就住咱隔壁,常来我家串门呢。三哥要是有想法,兄弟我一定帮忙!”吴三一听,顿时来了兴致,眼睛里闪烁着不轨的光。

刘某为了讨好吴三,迫不及待地将他领回家中。彼时,胡氏正与刘妻坐在屋内闲聊,气氛融洽。刘某使了个眼色,刘妻心领神会,笑着对胡氏说:“妹子,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表弟吴三,他家大业大,富得流油呢!”胡氏本就贪财,一听这话,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抬眼打量着吴三。只见吴三身材高大,模样也算周正,再加上那雄厚的家底,顿时让胡氏动了心。在刘某夫妻你一言我一语的撮合下,胡氏半推半就,很快便与吴三勾搭上了,成了他见不得光的情妇。此后,两人时常趁罗某不在家,在刘某家中幽会,尽享那风流快活。

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关于胡氏与吴三的风言风语就在小镇上传开了。街头巷尾,人们交头接耳,指指点点。罗某的母亲也听闻了此事,她心急如焚,赶忙找到胡氏,声色俱厉地说道:“你怎能做出这等伤风败俗之事!从今日起,不许再踏出家门半步!”可此时的胡氏,早己被欲望冲昏头脑,哪里还听得进劝。她把婆婆的话当作耳旁风,依旧我行我素,偷偷与吴三来往。老人无奈,只能暗自落泪,满心盼着儿子早日归来,收拾这烂摊子。

终于,罗某结束了在外的生意,满心欢喜地回到家中。母亲见儿子回来,老泪纵横,将胡氏的所作所为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言辞恳切地劝道:“儿啊,这女人太不像话,咱不能留她在家,辱没了咱家的名声,休了她吧!”罗某听后,如遭雷击,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深爱的妻子竟做出这等事。他看着母亲满是期盼的眼神,又想到与胡氏曾经的恩爱过往,心中痛苦万分,纠结许久,最终还是在母亲的压力下,狠下心写了休书。

胡氏被休后,哭哭啼啼地投奔了吴三。起初,吴三对她还颇为新鲜,两人如胶似漆。可日子一长,胡氏大手大脚惯了,花销越来越大,吴三渐渐有些吃不消了。他向身边的狐朋狗友诉苦,没想到这群人竟出了个丧尽天良的主意:“三哥,让她去做娼妓接客赚钱呗,既能满足她花钱的欲望,你还能跟着捞一笔!”吴三听后,心中一凛,可在金钱的诱惑下,还是狠下心来。回到家,他不顾胡氏的哀求,对她拳打脚踢,逼迫她走上了那条不归路。胡氏在吴三的淫威下,只能含着泪屈从,从此沦为了供人玩乐的工具。

罗某休妻后,心中始终郁郁寡欢,为了排解苦闷,他再次离家,在外漂泊了半年之久。可他对胡氏的感情终究难以割舍,多方打听后,得知了胡氏的悲惨遭遇。他心中五味杂陈,找到胡氏时,只见她面容憔悴,眼神空洞。胡氏一见到罗某,顿时泪如雨下,哭着诉说自己的悔恨。罗某看着曾经深爱的妻子,心中满是怜悯,他狠不下心,便将休妻书要了回来。可回到家,他深知母亲的脾气,始终不敢将此事告诉她。

吴三只知道胡氏接了客人,却不知其中有罗某。一次,他向胡氏索要嫖资,胡氏拿不出,吴三顿时火冒三丈,将她打得遍体鳞伤。胡氏实在受不了这皮肉之苦,只好将罗某回来的事说了出来。吴三一听,吓得脸色惨白,他深知自己的行为己触犯律法,赶忙找来那帮狐朋狗友商议对策。

“罗某回来了,还把休妻书要回去了!他要是告我霸占人妻,我可就完了!”吴三焦急地说道。那群混混你一言我一语,出着各种馊主意:“怕啥,罗某就是个小生意人,量他也不敢告官!他肯定还会来找胡氏,等他再来,咱一起上,狠狠教训他一顿,看他还敢不敢声张!”吴三听后,觉得有理,便决定守株待兔。

没过多久,罗某果然再次来找胡氏。他刚一露面,就被躲在暗处的吴三一伙人冲了出来。他们手持棍棒,将罗某团团围住,一顿毒打。罗某毫无还手之力,被打得遍体鳞伤,鲜血首流。他实在撑不住了,只好装死。吴三见罗某没了动静,以为出了人命,吓得脸色苍白,那群混混也吓得一哄而散。等众人走后,罗某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乘船去了临县,投奔一位旧友。

罗某见到朋友,将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朋友听后,义愤填膺,不仅收留了他,还悉心照料他养伤。待罗某伤势痊愈,两人便一起做起了生意。在朋友的帮助下,罗某的生意越做越好,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与此同时,在罗某家乡的小镇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天清晨,一位村民在池塘边打水时,发现水面上浮着一具男尸,面目全非,难以辨认。消息传开,整个小镇都炸开了锅。正巧罗某此前突然离家,许久未归,他的母亲和邻居们看到尸体后,都以为是罗某。众人心中悲痛万分,罗某的母亲更是哭得昏死过去。

县令得知此事后,立即发布了尸体招领公告。罗某的母亲强忍着悲痛,前去认尸。看着那具面目模糊的尸体,她越看越觉得像自己的儿子,心中认定是吴三为了霸占儿媳,害死了罗某。于是,她一纸诉状将吴三告上了县衙。县令正愁这案子无从下手,见有人报案,立刻将吴三抓了过来。

公堂上,县令一拍惊堂木,厉声问道:“吴三,你可认得这具尸体?是否是你害死了罗某?”吴三本就做贼心虚,被县令这么一吓,再加上连日来担惊受怕,精神早己崩溃,竟稀里糊涂地将殴打罗某的事交代了出来。县令见他招供,便按照律法,将吴三及相关涉案人员判了罪,吴三被判处死刑。

就在众人都以为案子了结之时,一个意外出现了。有个与罗某相识的人,偶然间跟吴三的父亲说起:“那死的人不像罗某啊,罗某身形矮小,可那具尸体却比较高大。”吴父一听,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赶忙到县衙申诉。县令得知后,也觉得事有蹊跷,原本定好的案子,就这样成了悬案,一搁置就是一年多。

后来,罗某在外发了大财,思念家乡的他,决定衣锦还乡。他的母亲得知儿子回来,又惊又喜,可一想到自己曾状告吴三,生怕被治诬告之罪,便劝罗某躲起来。但罗某却不这么想,他心中还惦记着胡氏,想与她重修旧好。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主动去县衙说明情况。

罗某来到县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告知了县令。县令听后,重新审理此案,最终认定吴三等人的谋杀罪不成立。不过,吴三与胡氏关系不正当,还找人殴打罗某,恶行确凿,最终还是被判处了劳役。

罗某回到家乡后,日子渐渐步入正轨。胡氏得知罗某回来,心中满是愧疚,她跪在婆婆面前,苦苦哀求原谅。罗某的母亲看着胡氏真心悔过,又念及她与儿子的感情,最终心软,原谅了她。从此,胡氏痛改前非,一心操持家务,与罗某过上了平淡而幸福的生活。而池塘里那具无名男尸,由于始终无人报案,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人们遗忘,成为了小镇的一段尘封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