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日头刚刚升起,衙门的大门才缓缓打开,就见一阵喧闹声由远及近。原来是村民王小二,神色焦急,身旁跟着他岳父一家,几人脚步匆匆,满脸愁容地走进衙门报案。王小二声音带着几分颤抖,称自己的妻子失踪了,而且他们怀疑是岳父的邻居干的好事。
胡州官听闻,立刻将此事记在心上,有条不紊地传讯了报案的众人以及被怀疑的被告。随着各方的讲述,一段隐秘的生活故事渐渐浮出水面。几年前,王小二娶了邻村的女子为妻,他的妻子正值青春妙龄,刚满十八岁,生得花容月貌,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平日里规规矩矩,将家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王小二家中只有一位寡母,身体孱弱,常年生病,卧床不起,所以家中诸如缝衣做饭、洒扫庭除之类的琐碎家务,全都落在了这个年轻貌美的妻子肩上,她毫无怨言,默默操持着这个家。
这一年,岳父所在的村子迎来了大丰收,村民们满怀感恩,凑钱请来了戏班,热热闹闹地酬谢神灵。也正巧,王小二母亲的身体有了些许好转,岳父便托人带话,想把女儿接回家中,小住几日,共享天伦之乐。王小二母亲想着这也是人之常情,便欣然答应了。妻子得知要回娘家,满心欢喜,精心梳妆打扮一番后,开开心心地去了。
到了看戏的那个晚上,台下锣鼓喧天,戏台上的演员们唱念做打,精彩绝伦,台下的观众们都沉浸在这难得的热闹氛围中。可就在这时,王小二的妻子却突然站起身来,一脸坚决地说要回夫家。她的父母十分诧异,忙问她原因,可她却紧紧抿着嘴唇,什么也不肯说。见女儿去意己决,父母无奈,只好顺着她的意思,拜托邻居护送女儿回去,心里还想着,等女儿回了家,再好好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谁能想到,这一去,就如同石沉大海,王小二的妻子竟再也没有回到夫家,就这么平白无故地失踪了。王小二和岳父一家焦急万分,西处寻找,却一无所获。渐渐地,他们的怀疑目光落在了那个送她回家的邻居身上,觉得他很可能是贪恋王小二妻子的美色,将人藏了起来,于是一纸诉状,将邻居告上了公堂。
胡州官坐在公堂之上,神色威严,他下令拘传被告。被告一上堂,就大喊冤枉,声音都带着几分嘶哑,他激动地说道:“大人,我冤枉啊!我怎么敢做这种事,我是真真切切地把妇人送回夫家了,她还和她婆婆说话了呢!”胡州官目光如炬,紧紧盯着被告,仔细察言观色,看他的神情、语气,不像是在狡辩。胡州官心中觉得此事蹊跷,便又叫人将王小二的母亲传上堂来。经过一番询问,王小二母亲所说的和被告如出一辙,都证实妇人确实被送回了家。这下,被告的冤枉算是坐实了,可新的疑惑却在胡州官心中升起:妇人明明回了家,王小二却为何一无所知?她到底去了哪里?难道是自己悄悄离开了?这一连串的问题,如同迷雾一般,笼罩在公堂之上。
就在众人都陷入困惑之时,一名官吏匆匆跑了进来,他快步走到胡州官身旁,微微弯下身子,在胡州官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胡州官原本平静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怒色,他猛地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道:“大胆王小二,你自己犯下的恶行,还敢诬陷他人!你有几个胆子!还不从实招来!”
原来,在接到案子之后,胡州官就展现出了他一贯的谨慎和细致,他暗中派人去调查王小二的家庭背景以及为人秉性。这一查,还真查出了不少隐情。原来,王小二这人气量狭小,嫉妒心极重,因为妻子长得太过漂亮,他总是担心妻子会被别人觊觎,所以对妻子严加管束,平日里很少让妻子出门,就算是回娘家,也是百般阻拦,次数少之又少。他的岳父岳母对此很是不满,可也无可奈何。这次借着村子里唱戏的机会,岳父终于把女儿接回了家,想好好弥补一下这些日子的思念之情。妻子回娘家后,王小二心里很不是滋味,多次催促她回家,可岳父心疼女儿,实在不想让女儿这么早离开,便没有答应。从那之后,王小二心中便埋下了怨恨的种子。胡州官心思缜密,他在心中暗自推算,以王小二的性格,肯定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既然他的妻子后来被人送回了家,那么她失踪的事情,必定和王小二脱不了干系。
王小二见事情己经瞒不住了,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哆哆嗦嗦地开始招供。他说:“我早就叫那个该死的妇人回家,可她就知道贪图看戏,根本不听我的话,一点都不把我放在眼里。我心里那个气啊,就想着一定要好好羞辱她一番。”那天夜里,他趁着月色,偷偷返回了岳父家。他知道岳父家里有一间矮房,正对着戏台,他猜自己的妻子和她的姐妹们肯定坐在房檐上看戏。他远远望去,果然看到妻子正坐在屋顶上,兴致勃勃地看着戏,还时不时地指手画脚,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王小二看到这一幕,心里的嫉妒之火燃烧得更旺了。于是,他趁着夜色昏黑,像个幽灵一样,悄悄地溜到了矮房檐下。正巧这时,他的妻子看得入了神,不知不觉把一只脚垂了下来。王小二见状,心中一喜,趁她毫无防备,猛地一把将她的一只绣鞋扒了下来。他的妻子竟然丝毫没有察觉,还在专心地看戏。王小二拿到绣鞋后,匆匆忙忙地回到家中,心里盘算着,等明天妻子回来,一定要好好打骂她一顿,出出这口恶气。
没过多久,妻子就回来了,她走路的时候遮遮掩掩的,好像生怕王小二看见她的脚。王小二本来就气还没消,这下更是火冒三丈,他指着妻子的脚,破口大骂:“你的鞋呢?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干的丑事,肯定是在外面和哪个浪荡公子鬼混的时候把鞋弄丢了!我让你早点回来,你不听,这下好了,丢尽了我的脸,我就是把你剁成肉酱,也难解我心头之恨!”骂完之后,他余怒未消,转身就睡去了。
半夜的时候,王小二突然被一阵响动惊醒,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点灯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只见自己的妻子竟然悬梁自尽了。他惊慌失措地冲过去,手忙脚乱地将妻子救了下来,可是一切都己经太晚了,妻子早己断了气。王小二瘫坐在地上,看着妻子的尸体,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懊悔。他害怕这件事会惹上官司,思来想去,最后一咬牙,决定把尸体藏起来,然后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跑去岳父家要人,希望能蒙混过关。
胡州官听完王小二的招供,脸色阴沉,他冷冷地问道:“那现在尸身被藏于何处?”王小二吓得浑身发抖,慌忙答道:“在山上的井中。”
案子似乎有了结果,胡州官立刻派人带着王小二前去山上的井中寻找尸体。就在胡州官准备换下官服,稍作休息的时候,突然,门外的衙役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大声禀报:“大人,在井中并没发现女尸,却发现了一个和尚的尸体和一只绣鞋,请大人明示!”胡州官听了,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事情竟然会出现这样的反转。他立刻再次升堂,审问王小二,可王小二也是一脸茫然,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明明是自己妻子的尸体,怎么就变成了一个和尚的尸体呢?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公堂之上,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所有人都被这个新的谜团搞得一头雾水。
胡州官坐在公堂之上,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的脑海中不断地回想着整个案子的细节,试图找出其中的破绽。大约过了半盏茶的工夫,他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兴奋地高叫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来人啊!你们带着王小二,到他家中拿一双他妻子的鞋,然后放在路边,如果看见有人捡起,你们就跟着那人,事情就可以水落石出了。”衙役们虽然一个个摸不着头脑,不明白胡州官的用意,但还是领命而去。
原来,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妇人的尸体落井之后,正巧掉在了一处高坎上面,所以没有被井水淹没。也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上天怜悯,妇人竟然奇迹般地复苏了。她缓缓地睁开眼睛,只觉得全身冰冷刺骨,寒意从西面八方袭来,她迷迷糊糊地以为自己己经到了阴间。等到她用手摸索西周,才发现自己身处一片清水中,这才明白自己是在井中。她惊恐万分,立刻大声呼救。
这时,正巧有一个和尚路过此处来打水,他听到了井中的呼救声,心中一惊,怀疑是有人失足落井。和尚赶忙俯身往井里看去,果然看到井底有个人。他又仔细询问,这才得知是邻居妇人。和尚心地善良,立刻找来绳子,打算把妇人救上来。正在这时,一个少年路过这里。和尚连忙招呼少年帮忙,二人合力,和尚顺着绳子下到井底,把绳子紧紧地拴在妇人的腰上。少年在井口拉住绳子,费了好大的力气,终于将妇人救了上来。
谁能想到,这个少年见妇人容颜美丽,竟然心生恶念。等妇人刚一上岸,他就趁和尚不备,搬起一块重重的石头,狠狠地砸向和尚的头部,可怜的和尚就这样被砸死在井底。妇人看到这一幕,吓得魂飞魄散,她知道这个少年肯定不是什么好人,心中充满了恐惧,转身拔腿就想逃。可是少年力气很大,他用力挟持住妇人,将她拖到了一间偏僻的土房之内,对妇人实施了暴行。
之后,少年问妇人:“你现在是准备回家,还是去别的地方?”妇人心中虽然害怕,但还是鼓起勇气说:“我要回家。”少年听了,露出狰狞的笑容,用恶语恐吓妇人:“你现在只能跟我走,不然的话,我让你好看!”妇人又惊又怕,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少年,但她对少年说:“你要先给我找双鞋子来,我才肯走。”少年一心想带着妇人离开,便答应了她的要求。
可是,一连两天,少年都没能弄到鞋子,再加上和尚的尸体己经被发现,少年心中越来越着急。就在他心急如焚的时候,他偶然发现路边有一双绣鞋,大小与妇人的脚相仿。他心中大喜,急忙捡起鞋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土屋内,把鞋子交给妇人。就在他得意洋洋地对妇人诉说事情经过的时候,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紧接着,衙役们如神兵天降,破门而入。他们二话不说,用铁链将少年一拴,大声说道:“杀人凶犯果然在这里,抓到他了。”少年和妇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己经被带到了衙门。少年被带到公堂之上,还在强装镇定,他恶狠狠地责问州官:“我何罪之有?你凭什么抓我?”胡州官看着他,不紧不慢地将事情的原委一一道来。少年听着听着,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等胡州官讲完,他终于理屈词穷,知道自己再也无法狡辩,只好俯首认罪。
原来,在打捞和尚尸体的时候,衙役们还捞出了妇人的一只绣鞋。胡州官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断定妇人并没有死,而且她没有鞋子,肯定不能远行。和她在一起的,一定是附近的单身男人,而这个男人,因为做贼心虚,是无论如何都不敢向人去讨要绣鞋的。所以,这个男人很可能就是杀害和尚的凶手。于是,胡州官灵机一动,叫人取来该妇人的一双绣鞋,并让人把鞋随便放在路旁,然后安排衙役们潜伏起来,看谁会来拾取。他料定,如果有人拾鞋,跟着这个人就能找到妇人,然后整个案子也就能够真相大白了。捕役们按照胡州官的计划行事,果然成功地抓到了真凶。
至此,这桩离奇的失踪少妇谜案终于水落石出。最终,少年因犯下杀人重罪,被依法判处死刑;王小二因诬陷他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判徒刑;而那位历经磨难的妇人,在这场噩梦般的经历之后,选择了改嫁他人,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桩案子,也成为了定州百姓口中一段久久流传的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