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济水县有杨大方、杨大伟兄弟二人,父母都早早地离开了人世。不过他们的父母去世时,这兄弟俩都己经成家,而且他们的父母去世后还留下了一笔遗产。在哥哥杨大伟的主张下,兄弟二人便将遗产一分为二,一个人一半倒是公平。
杨大伟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之徒,获得父母的遗产后就更加不务正业了,因而家中越来越穷。杨大方则比较勤劳能干,没有坐吃山空,靠着分得的遗产外出经商,不几年就积累下来千金的家业。杨大伟缺钱了,于是就厚着脸皮找弟弟借。杨大方是有求必应,虽然常常是有借无还,但念在兄弟情谊,他甘愿吃亏,没和哥哥多计较。
后来杨大方的媳妇快要生产了,所以杨大伟就把弟弟叫到了自己家中居住三天,这是当地的习俗。受到哥哥邀请,杨大方便毫不犹豫地去了哥哥家里。怎奈到了杨大伟家,一个晚上都没过完,杨大方就突然身亡了。杨大方去世的消息,杨大伟没有立马告诉弟媳王氏,而是偷偷地将弟弟装殓后埋葬了。
几天后王氏生了个儿子,王氏生产后,杨大伟才将杨大方的死讯告诉了她。由于刚生产完,身子本来就虚弱,再加上悲伤过度差点晕过去。杨大伟便让自己的妻子开导照看弟媳,最终在哥嫂的帮助下,弟媳好不容易坐完了月子。侄子满月后,杨大伟亲自为他办了满月酒。举办酒席那天,作为哥哥的杨大伟专门跑去将弟媳的父亲王忠请了过来。
酒席上宾客云集,相谈甚欢,酒席结束后也都有了醉意,杨大伟就拉着弟媳的父亲王忠去看小外孙,王忠甚是欢喜。刚到王氏房门之际,杨大伟扯着嗓子干咳了几声,好像有些不舒服的样子。王忠也没太注意,他此时很想看看自己外孙的模样。
怎知刚推开王氏住的屋子房门,就看到一个赤身裸体的男人从王氏的房间里跑了出去。杨大伟和王忠看的是目瞪口呆:这个男人是谁?怎么没有穿衣服?又为何从弟媳(女儿)的房间里这么慌慌张张地跑出来?
但是,杨大伟和王氏的父亲王忠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从此情景猜测到了是怎么回事。杨大伟吹胡子瞪眼,首嚷嚷弟媳王氏辱没门风,为自己的弟弟打抱不平。王忠则觉得颜面扫地,自己的女儿干了丑事,还被抓了个现行,顿时怒火中烧。
王忠一生气,于是跑到屋里将王氏打了一顿,非让她供出奸夫是谁。王氏表情又惊又怕,说自己没有做过亏心事,一个劲地喊冤枉。她哪里有什么奸夫?说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门外有一个这样的男人;自己根本就不认识这个男人。王氏好似真的受了冤枉,一边给父亲解释,一边哭泣。
但是眼见为实,有确有一个赤身裸体的男人从你的房间里跑出来呀!王忠不知如何是好,仍拉着女儿打骂。杨大伟虽然在一旁极力劝王忠,君子动口不动手,但却只用嘴劝,并没有拉开的动作。后来王忠长叹了一口气,指责女儿不守妇道,气急败坏地非要回家喊人活埋了女儿。杨大伟紧跟其后,和王忠一起回了家。
一路上,杨大伟还是不住地劝王忠消消气。怎知说着说着,杨大伟就开始出馊主意了。他跟王忠说,趁王氏还年轻,不如再给他寻个婆家。怎知王忠在气头上,一心想着惩罚女儿,哪还有心思给她想出路,寻什么婆家呢。任凭杨大伟如何出谋划策,王忠就跟没听见一样。
而王氏呢,受了冤枉并没有气不过上吊寻死。她知道,那样的话,自己就真的不清不楚了。王氏定了定心智,自己没有做亏心事,身正不怕影子斜,怕什么呢?于是,她为了自证清白,去了县衙状告父亲冤枉她不贞。
县令接案后,详细询问王氏前因后果。王氏和盘托出,将杨大方如何住到哥哥家,如何暴死等等也说得一清二楚,何况这也是一首令她感到疑惑的地方。自己的丈夫身体并未有恙,为何那天去了哥哥家就突然死了呢?而且当天走的时候,一点儿征兆也没有。
听了王氏的讲述,县令心里有数,顿时明白了其中原委。于是将杨大伟和王忠传唤到公堂,一番审问后并无所获,于是命人将刑具拿来,但并没有用。不过单是拿出刑具,就己经吓得杨大伟魂飞魄散了。最后由于害怕,杨大伟供述了所有实情。
原来,杨大伟觊觎弟弟的财产己久,所以就趁弟媳临产之前,将弟弟喊到家中,然后在饭菜里下毒将其毒死。因为做贼心虚,在未告知弟媳的情况下,偷偷地将弟弟杨大方装殓后埋葬了。
后来杨大伟又策划污蔑王氏清白,那个赤裸身体的男子就是杨大伟花钱雇来的。指使他事先择机会藏于王氏房里,然后以咳嗽声为信号,佯装与王氏偷情不慎被发现而逃跑样子。且故意让杨大伟和王忠看到这不齿的一幕。杨大伟想着这样可以逼走弟媳,或者让弟媳改嫁,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霸占弟弟杨大方的财产了。
怎知机关算尽太聪明,最后反误了自己的性命。人在做,天在看,法网恢恢终究是让杨大伟的无耻行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后来杨大伟被处以极刑,算是给了被他毒害的杨大方一个交代。
杨大伟被处决后,她的妻子便改嫁了,儿子被弟媳王氏收养。王氏此后再未婚嫁,精心将两个孩子照看长大。后来杨大方的儿子成了一位大商人,而杨大伟的儿子则考中了举人。
杨大伟的儿子和杨大方的儿子都以王氏为母亲,兄弟俩还算和睦。虽然外人都知道,这兄弟俩并非亲生兄弟,但在王氏的教导下,两人如同母兄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