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单手托腮,手指有序地敲击着桌面,原本皱着的眉头再次舒展。
店家说的确实有点道理。
他有点心动。
“最为关键的一点,对现在的大秦而言,郡国并行制才是最符合大秦利益的,单一的郡县制是无法应对现如今的大秦局面的。”
“店家,应该没有你说的这么夸张吧,毕竟你刚刚也说了,主要是赵高矫诏,才发生了后面的一档子事。
如今赵高已死,公子扶苏也知晓了后世之事,那郡县制理当可以顺利地继续下去。
毕竟郡国并行制要想完全实施下去,恐怕需要不少的时间,而郡县制完全可以直接使用。”
除了明面上的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嬴政没说。
郡县制那可是中央集权,那可真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郡国并行制嘛……
张泊此刻并未回答“赵佗”所提出的问题,他的脑海中,还在不停地回荡着刚刚赵佗的话语。
赵高竟然死了!
中车府令赵高可不是一个一般人,那可是执掌乘舆之官,简单来说,就是秦始皇的近臣。
张泊抬头瞅了眼前的扶苏与“赵佗”一眼。
即使扶苏身为秦始皇的长子,应该也不可能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让秦始皇直接干掉赵高吧。
“店家,店家。”
嬴政见张泊有些愣神,伸出手在张泊的面前挥了挥。
张泊回过神来,回忆起刚刚“赵佗”与他谈话的内容。
“赵佗,我之所以说单一的郡县制不适用大秦,并非是上面的这个原因,而是另外一个原因。”
“还有另一个原因?”
“没错,主要是因为你们大秦发展得太快了。”
嬴政一脸疑惑。
“店家,发展太快难不成也是坏事?”
“用我们后世的话说,走得太快,就容易扯到蛋。”
嬴政的嘴角扯了扯。
这……
话糙理不糙。
“自商鞅变法后,其实秦国国君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统一。
不过,秦始皇前面的六位君主与秦始皇的做法不同,他们是一步步攻城略地,逐渐蚕食周围的国家。
因为就算打下天大的地,没有人管理,也是没用。
所以他们日拱一卒,稳扎稳打地占领着地盘。
虽然耗时多,但是稳定。
但是秦始皇上位后,直接发动了灭六国之战,统一了天下,获得了数倍于秦国的土地。
秦始皇的做法无可否非。
当时的秦国,确实已经具备了灭亡六国的实力,到秦始皇这,可以说奋六世之余烈。
秦始皇嬴政把握住了这个机会,一统六国。
但是这时,有一个问题就暴露出来。
因为秦国实行的是郡县制,需要中央派遣官员前往地方任职。
以往是逐步蚕食,有着足够的官员以供调遣。
但是现在的秦朝,较之以往的秦国大了数倍,这就导致秦国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官员。
至于具体做法,相信赵佗,扶苏你们比我更清楚。”
嬴政眉头微蹙,微微点头。
他感觉自己仿佛抓到了一些苗头。
“一开始,选拔的官员通过正经军功选拔的,后来人数不够,一些不正经的也都派出去了,以至于后来,年老的,犯罪的也都派了出去。
但是这数量还是远远不够。
这时,就不得不提原先的六国之人了。
兴许是秦始皇过于自信的缘故,他并没有处理好六国之人的问题,既没有全部杀光,也没有将他们分开安置,迁离故地,秦始皇仅仅是迁移了反抗强烈的部分贵族豪族,大部分的豪强贵族以及地方势力都没动,这就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因为官吏缺少的原因,如今秦朝的势力,最多抵达到郡县一层,根本掌握不了县以下的势力,而这些势力,差不多都由以前的六国势力所把持。
就比如秦始皇在博浪沙遇刺一事,就算秦始皇再怎么暴怒也没用,连人都没有抓住,可见你们大秦的统治力弱到了何种地步。
可以说,现在大秦的郡县制,就是一个徒有其表的郡县制。
而我刚刚提到的郡国并行制,则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将超出中央掌控的地区,分给诸侯王。
这些诸侯王在分封时会带着自己的官吏与士卒前往封国,因为有着完整的配置,便能够实现远超郡县制的掌控力。
并且,因为是诸侯国的关系,一旦诸侯国内有任何异变,诸侯王们也能够快速反应,将危险迅速扑灭,而不用像郡县制那般等待命令。
而郡国并行制除了能够增强中央的掌控力,它还有着诸多的好处。
因为诸侯国理论上来说,是诸侯王的地盘,有极大的自主性,为了生活得更好,他们就会发展他们各自的诸侯国。
为了吸引百姓们到自己的诸侯国定居,他们肯定会采取优抚的政策,这样是为了让百姓们安于生产,创造利益,而不是像现在的秦朝一样竭泽而渔。
同时,因为他们潜移默化中的影响,使得原本六国之民也会逐渐接受秦朝的统治,加之推恩令的实施,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诸侯国只会越变越小,而不会对中央造成一点影响。
到那时,原先的六国之民便会顺理成章地变为大秦的子民。
这便是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此刻的嬴政不由得啧了啧嘴。
刚刚在店家的一通分析之下,他清晰地明白了实行单一的郡县制的不妥之处。
既然如此,那改革事宜就要提上日程了。
“另外啊,其实秦朝的军功爵制也要改变了。”
所谓的军功爵制,就是秦国时期的一个激励政策。
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军功获得爵位,打破了当时“世卿世禄”制度,这也是秦军战斗力强悍的原因。
“改变军功爵制?”
嬴政万万没想到,店家竟然会对军功爵制下手。
“店家,这军功爵制可是我大秦赖以生存的基石,我大秦能够有如此雄兵,可都依赖于军功爵制,难不成这也有不妥之处?”
“并非是不妥之处,而是军功爵制已经开始不适用如今的大秦了。
如果依靠着现在秦朝的军功爵制,那毫无疑问,秦朝将会在穷兵黩武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毕竟军功爵制可是上升的唯一途径,一旦没有战事,也就意味着没有升迁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秦国一统六国后,便直接开启了百越之战的原因。
因为停不下来了。
不打仗,就没没有军功,没有奖励,就没有田没有地,就无法实现阶级的跃迁。
其次,以大秦军功爵制的奖励程度,实在太优渥了。
斩获一个甲士首级,可获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
斩获两个甲士首级,做囚犯的父母可以立即释放,如果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
并且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父亲战死疆场,其功劳可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军功,全家受益。
在此等优渥的条件下,最终会造成一个结果,封无可封。
所以,现在的为今之计,就是让秦朝的这辆马车减缓速度。
除了改革军功爵制外,还应该多增加些上升渠道,例如察举制,征辟制等一系列的制度。
不知晓这些制度也没关系,扶苏,待会我给你个手机,你可以跟着赵佗学习如何使用手机,我待会将这一系列资料全都下载到你的手机上。”
有资料!
嬴政的眼睛瞬间一亮。
这倒是省去了他索要的功夫。
“扶苏,说起来,其实你对大秦灭亡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这份责任还不小。”
“我?”
扶苏还沉浸在手机一事中,在听到张泊的话语后,下意识地用手指了指自己。
“没错,就是你,或者说,与你父皇对你的教育有关。”
听闻张泊谈及教育问题,嬴政嘴角一撇。
“不知道为什么,按理来说,如今你们的秦国,按道理是法家最大,而除了法家之外,还有着其他的兵家,道家,纵横家之类,但是你却单单被儒家影响了。”
扶苏面色一紧。
“店家,儒家难不成有什么不妥之处?”
“不妥?很不妥!历史上的你因为儒家的关系,虽然仁爱,但是迂腐至极。
因为你的仁爱,导致你经常与你残暴的父皇对着干,不过,你的父皇兴许是预感到了什么,将你派往了上郡,与蒙恬待在一起。
后来,你父皇离世,赵高为了以绝后患,派人给你送来矫诏,让你自杀。
你当时的身边可是有着蒙恬与三十万的大秦兵马,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你杀回咸阳,那胡亥与赵高根本就掀不起什么浪花。
结果呢,蒙恬都让你回去请示一下,看看真假,但是你认为这是你父皇想要赐死你,于是便不打算请示,直接自杀了。
而你这一自杀,蒙恬也因为你而死,胡亥才能够高枕无忧的登上皇帝的位置,从而驱使着秦朝这辆战车,走向一条不归路。”
这……
扶苏不自觉地看向一旁的嬴政。
虽然他听父皇讲述过此事,但是毫无疑问,父皇省略了不少的内容。
“而且扶苏,对皇帝而言,无论儒家法家,其实都只是一个工具,不可偏信轻信。”
嬴政深以为是地点点头。
扶苏只感觉脑袋有些乱。
因为店家一席话算是驳斥了他十余年的经历,儒家的思想已经深入他的心中,要想改变,谈何容易。
见扶苏一脸踌躇,张泊也明白,今日问及扶苏的打算恐怕也问不出什么东西,于是便安慰道。
“扶苏,你也不用过多的担心,我这有名师可以对你一对一指导。
诺,这人你也认识了,他是如今的大唐太子李承乾,赵佗之前也与他商量过了,你可以跟着他前往他所在的朝代。
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位大明的太子,如果将来有机会的话,你应该也会碰到他。
相信你跟着他们学习一段时间,便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子。”
一旁的李承乾磕着瓜子安慰道。
“放心,扶苏,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遥想当初,我的压力也不小,这不是都挺过来了吗。你最坏也不过是带着蒙恬与三十万大军造反罢了,稳赢的局。”
?
嬴政一脸问号地看着李承乾。
这个太子,有些不对劲啊。
“对了,扶苏,既然提到前往大唐一事,我还有一件事要问你。”
“店家,请讲。”
“你长时间离开大秦,不要紧吧?”
“这……”
扶苏下意识地望向坐着的嬴政。
“我与公子已向陛下编造好了借口。”
啊这……
张泊对面前的“赵佗”肃然起敬。
你们这么玩的吗?
不怕秦始皇砍你们的头?
惊讶归惊讶,但是张泊没有浪费时间。
见事情聊得差不多了,他便为扶苏去准备手机了。
半个小时后,扶苏与李承乾的身影出现在了一座大殿内。
“高明,这里是?”
望着眼前这座巍峨的宫殿,扶苏好奇地向李承乾打听道。
“扶苏,这里乃是我大唐大兴宫,显德殿,走吧,我先带你去见识一番我大唐的都城长安城。”
“长安……城。”
“扶苏,你怎么了?”
“高明,无事,仅仅是想到了我叔父,长安君成蟜。”
李承乾的脸上露出了了然之色。
“扶苏,说起来,长安城确实是在你叔父成蟜的封地上所建成的。”
“那岂不是就在咸阳?”
“确实如此,只是如今世事变迁,距离秦朝已经八百年了,现在的长安,也早已经没有了秦朝时期的模样。”
扶苏神情略有伤感。
“别想这么多了,走吧,我带你在如今的长安城中转转,散散心。”
……
农家乐中。
“赵佗,说起来,你们百越之战进行地如何了?”
“嗯……目前战事已经告一段落,我也回到了咸阳,所以才能够将公子带来。”
嬴政语气平静地说道。
虽然当初店家给他的史书是《南越列传》,但是从《南越列传》中,他也发现了一些规律。
就比如《南越列传》上对于每年每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并无明确记载。
可能两件事之间,隔了数年的时间。
这也是他信口胡诌的底气所在。
“这样啊……”
历史上一共有三次百越之战,这才第一次,下面还有两次。
不过,如今的秦朝肯定是不再需要三次了。
张泊微微颔首,紧接着目光落在喝茶的“赵佗”身上,问出了一个他关心已久的问题。
“对了,赵佗,你想不想将秦始皇嬴政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