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雨季 作品

第三百八十章 秦朝父子的到来

农家乐中,张泊正在接待着两位新客人。

两人的年纪差不多,都是五六十岁,均来自贞观一朝,由贞观朝的太子李承乾带来此地。

一人名为房玄龄,一人名为魏征。

张泊在得知两位的姓名后,啧了啧嘴,为两人倒上茶水。

这两人的名字,在大唐,乃至后世,都称得上家喻户晓。

房玄龄不必多提,称之为李世民的第一谋臣都毫不为过。

在李家刚刚晋阳起兵的时候,他便投靠了李世民,之后频频为李世民出谋划策,招揽人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杜如晦,张亮,秦王府十八学士的薛收等数位人才,都是经过了房玄龄的举荐,才被李世民所重用。

后来决定李世民命运的玄武门之变,也与其脱不开关系,正是因为他的极力劝说,李世民才下定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

在李世民登基之后,房玄龄为大唐的发展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能够有贞观之治,房玄龄的功劳功不可没。

至于魏征,当初张泊并未查看史书的时候,单纯地认为魏征是一个喷子,用来遏制李世民各种骄奢的念头。

但是,实际上,作为凌烟阁排名第五的魏征,同样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早年间,魏征跟随李密,他给李密献上一系列的策略,但是坑爹的李密都未采纳,最终李密被王世充击败。

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波折,魏征来到了李建成的麾下。

虽然靠着魏征的建议,李建成拿下了刘黑闼,建立了一些功绩。

但是魏征的一些其他意见,李建成就没怎么听。

就比如利用太子之职,将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安排到其他地方去,远离中枢。

这间接导致了后来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唐太宗李世民倒也大度,见魏征确实有才,他便重用了魏征。

也正是有了李世民这个听劝的皇帝,魏征的才能才真正地发挥出来。

可以说,贞观年间的李世民,能够节俭,体恤民情,都离不开魏征的劝谏。

后来魏征一死,就再也没有什么人敢劝谏李世民了,李世民也逐渐开始放飞自我。

要不是李世民死的早一些,恐怕他就不会有现在的评价了。

而如今,李承乾带着凌烟阁排名第四的魏征,排名第五的房玄龄来到他的这间农家乐,自然不可能是闲来无事找他吹牛,肯定是有着要事。

“高明,今日你将两位国公带来此地,不知是何要事?”

李承乾微微一笑。

“店家,不是要事,我将两位国公带来此地是为了等待父皇。”

“等待你父皇?难不成是想要将两位国公带去天宝一朝?”

“是的,店家,因为你也交代了父皇不能过度劳累,因而我便想到将两位国公带过去帮助父皇分担压力。”

提到分担压力,张泊不由得想起两人。

“对了,高明,李靖与李勣呢。”

如果有这两位武庙十哲在,那李世民都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卫国公李靖灭亡了吐谷浑,目前正在返程的途中,莱国公李勣目前担任并州都督,镇守大唐北方,父皇暂时不准备调动两人。”

“这样啊……”

张泊点点头。

或许,这位大唐的太宗皇帝,是想自己过过瘾?

就在这时,农家乐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张泊循声望去,就见到李世民的归来。

李世民领着尉迟恭与秦琼刚走进门,就身形一滞。

他们的目光,锁定了院子里停靠的货车。

这是前不久张泊才让人送来的。

李世民看了几息的时间,便收回了目光,紧接着快步来到了张泊的面前。

一阵寒暄过后,张泊向李世民打听起了此次前往天授一朝的经过。

“太宗皇帝,不知天授一朝之事如何?”

“一切顺利,除了令武周重新改为大唐,将武曌与太平的身份确定下来之外,还顺带清理了一些天授一朝的奸臣。

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天授一朝的局势,应该趋于平稳了。”

张泊微微颔首。

李世民如此快刀斩乱麻的动作下,天授一朝应该很难再发生什么意外了。

“店家,不知院子里停靠的奇物为何?”

李世民拿起张泊刚刚为他倒上的茶水,将之一饮而尽后,指了指院子中停靠的货车,向张泊问道。

“太宗皇帝,那是货车,算是高明为将来天宝一朝的战事准备的利器。”

“战事利器?”

“没错,这些货车不需要马匹,便可随意运送几万斤,辎重问题也就不需要担心了,虽然驾驶起来有些麻烦,但是有高燧在此,他可以前往天宝一朝,去教授驾驶技巧。”

张泊指了指身旁的朱高燧,对着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感觉脑袋嗡嗡的。

他沉浸在店家刚刚的话语中。

不需要马匹,便可运送几万斤的辎重?

此物这么神奇?

李世民站起身,来到了货车的旁边,一边细细抚摸车身,一边询问张泊关于货车的具体细节。

与此同时,农家乐外。

扶苏只感觉眼前的场景一阵变换,他便来到了一片陌生的地界。

虽然先前父皇已经提醒过他此事,但是当他亲身经历过这一切后,还是感觉无比神奇。

“父皇,这里便是后世吗?”

扶苏下意识地向嬴政问道。

“嗯?”

听到扶苏的称谓,嬴政转过身子,眼神一凝。

扶苏瞬间明白,自己说错话了。

“赵……将军。”

扶苏一脸古怪,有些磕磕绊绊地说道。

嬴政满意地点点头,转过身子,指向不远处的农家乐。

“这里便是朕与你提及到的后世,不远处的那栋建筑,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切记,朕与你说的那些话。”

“是,赵……将军。”

秦朝父子二人刚刚进入农家乐,就发现了一群人堵在了农家乐的门后。

嬴政定睛细瞧片刻,脸上露出笑容。

他在人群中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同时,他此行所要找的人也在这里。

嬴政与扶苏出现在门口,自然也是吸引了农家乐内众人的目光。

张泊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嬴政的到来。

“赵佗,许久未见。”

打完招呼的张,目光落在了嬴政身后的扶苏身上。

跟着“赵佗”来此的这人,年纪不大,看上去与李承乾年纪相仿。

但是气质却与李承乾有着很大的差异。

忽地,张泊的脑海中浮现出一首名句。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因为对方整个就是一翩翩公子的形象。

“这位,难不成就是公子扶苏?”

张泊在脑海中思虑片刻,最终将范围缩小到了扶苏的身上。

在秦朝,貌似只有扶苏才能够带给人如此感觉。

“是的,店家,这位就是我大秦始皇陛下的长子扶苏。”

虽然感觉有些怪异,但是嬴政也不是常人,他面色不变,一板一眼进行着介绍。

在嬴政介绍完成之后,扶苏也是俯身拱手向张泊一众行以大礼。

嬴政在一旁面色一沉。

好歹扶苏是他的长子,代表着秦国的脸面,以他的想法,最多对着店家唐太宗李承乾三人行礼就行。

结果扶苏对在场的每人都行了一礼。

听完“赵佗”的介绍,张泊了然地点了点头,脸上并无意外的神色。

毕竟他之前就已经大概猜到了扶苏的身份。

但是大唐一行人就不怎么淡定了。

特别是李承乾。

他正用他好奇的目光细细打量着面前这位秦始皇的长子。

虽然秦始皇嬴政并未立下太子,但是毫无疑问,几乎所有人都将扶苏当成秦始皇继承人。

只是,作为第一个大一统朝代的第一个继承人,扶苏最终的结局并不算好。

扶苏被赵高的矫诏害死了。

不过,扶苏也算是为后世做出了贡献。

他为后世的继承者,也就是历朝历代的太子们,提供了一个反面的素材。

那就是绝不可以束手待毙。

历史上的小据是如此,他也是如此。

现如今,他竟然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太子”。

扶苏倒是与他印象中差不多。

文质彬彬,温文尔雅。

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太子,这些可是不够的。

关于这点,他深有体会。

即使是现在的他,也还是远远不够。

历朝历代中,走得最远的太子,或许就是明朝的太子朱标了。

在让一众人知晓了扶苏的身份后,嬴政也开始为扶苏介绍起了周围的一圈人。

“公子,我来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食肆的主人,可以称之为店家,这位是距离我大秦八百年的唐朝皇帝,李世民,其身旁是他的太子李承乾,太子殿下你此行便是要前往唐朝。”

听着父皇的介绍,扶苏只感觉有些不自在。

因为父皇与他说话的语气实在是太怪了。

不过,扶苏并未多言,而是又对三人行礼。

“行了,店家,我想我也是时候该出发了。”

“嗯?唐太宗,你有要事?”

“是啊,我大唐有一个朝代遇到了些麻烦事,需要我过去处理,就不打扰你们与店家的交流了。”

大唐不止一个朝代来此?还遇到了麻烦事?

嬴政一脸羡慕之色。 他大秦什么时候也能够来此两个朝代?

但是,一想到大秦只传了二世,嬴政便感觉到拳头硬了。

这次回去肯定是要好好教训胡亥那个狗东西!

“告辞,唐太宗,下次有机会,我们再畅谈一番。”

对于这位唐太宗李世民,嬴政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或许是因为对方之前是秦王的关系,又或者是因为对方与他聊得来。

反正感觉比汉武帝刘彻好太多了。

一看到刘彻的嘴脸,他就想揍对方。

面对着嬴政的邀约,李世民点了点头。

“嗯,一定。”

说罢,李世民便登上了货车副驾,而朱高燧登上了货车主驾,大唐一行人进入了货车车厢,随着发动机的启动,货车缓缓地驶离了农家乐。

望着驶离的农家乐的货车,嬴政眼中满是惊奇。

“店家,刚刚那物为何?”

“那是货车。”

“货车?不知何用?”

“其可以载货,一辆货车大概能够运几万斤的货物。”

嬴政一脸骇然。

“几万斤!”

“哦,对了,你们秦朝的斤与我们后世的斤不一样,如果按照你们秦朝的斤来说,那货车能够运十几万斤的货物。”

原先几万斤就已经让嬴政极为吃惊了,但是现在看来,甚至能够运十几万斤!

“怎么样,赵佗,你要不要来一些?”

嬴政当即止不住地点头。

有了这货车,建造阿房宫的速度,肯定会大大提升。

忽地,嬴政面露犹豫之色。

他想起了店家之前与他说的。

阿房宫到死都没建好,并且还是他暴政的象征。

那还有必要建阿房宫吗?

或许,他应该问问店家的想法。

“行了,赵佗,有什么事我们坐下详谈。”

张泊招呼着嬴政与扶苏来到屋檐下坐下,并且为两人介绍起坐在屋檐下嗑瓜子的赵佶。

赵佶最近的日子过得极为滋润,因为在后世的生活比他在北宋时期好了万倍不止。

光是躺在那里玩手机,就能玩一天。

赵佶只感觉他现在的生活有些像投降的刘禅。

此间乐,不思宋也。

不仅如此,除了玩手机的乐趣,他还能够在此见识到不同朝代之人,就比如今日来此的房玄龄与魏征,以及面前的赵佗与扶苏。

在店家介绍赵佗与扶苏时,他便好奇地打量起面前的两人。

当然,他主要的目光都集中在扶苏的身上。

毕竟这位秦始皇长子的名声实在是太过响亮了。

“赵佗,没想到你竟然真的能够将公子扶苏带来。”

招呼秦朝两人坐下后,为两人倒上茶水后,张泊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店家,这并不算什么。”

嬴政微微一笑,端起茶水浅啜一口。

扶苏是他儿子,他能够将扶苏带来,不是简单至极吗?

“说起来,赵佗,你可曾将这件事告知秦始皇嬴政?”

正在喝水的嬴政动作一滞,不过他很快说道。

“这件事还并未让陛下知晓。”

一旁的扶苏听着店家与父皇的聊天,无比疑惑。

眼前的店家并不知晓父皇的身份,而父皇也并未将自己的身份告知店家?

这是在干嘛?

张泊点点头,并未多言,而是将目光落在了一旁正襟危坐的扶苏身上。

“扶苏,不知你可否知晓了你们秦朝的发展?”

“是,店家,父……赵将军已经将一切都告知了我。”

张泊望了一旁的“赵佗”一眼,开口道。

“那你可有什么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