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雨季 作品

第三百七十七章 前往天授朝

“母亲,为了不再重蹈当初的覆辙,更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女儿才会如此行事,还望母亲见谅。”

见满头白发的母亲轻叹一声,太平公主也是将她的真实想法告知了武曌。

听到这话,已经想通的武曌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太平,此事不怪你,是我没有顾及到你的感受。”

“另外,正是因为今日之事,将来我才能够在泉下坦然地面对你的父亲。”

听到母亲提及父亲一事,太平公主扭过头,看向一旁屋檐下,那对早已观望了半天的少男少女。

“祖父,这两位是?”

她讲早已萦绕在心中的问题说了出来。

“稚奴,来。”

李世民向李治招了招手。

稚奴!

武曌瞳孔微缩,一脸惊诧地看着走向李世民的李治。

这位孩童是高宗皇帝!

震惊片刻,武曌露出了一抹释怀的表情。

是啊。

贞观十一年,高宗皇帝仅有九岁。

而那时的她,仅有十三岁。

十三岁……

蓦然间,武曌的目光瞬间锁定了屋檐下的那位十二三岁的少女身上。

贞观朝的武则天同样也在注视着天授一朝的武曌。

一时之间,两人四目相对。

武曌仅看了几息的时间,便收了目光。

不会错的!

那相貌,那神态。

那少女便是贞观十一年的自己!

李治这时来到了李世民的身边,李世民也开始为李治进行介绍。

“稚奴,这位便你刚刚提到的武姐姐。”

武曌脸上露出了一抹尴尬的神色。

毫不夸张的说,她都已经是奶奶的年纪了。

“武姐姐好。”

李治有礼貌的与武曌打着招呼。

听到李治的招呼声,武曌一时间思绪万千。

她与高宗的第一次相识,是她被太宗皇帝纳入宫中不久,因为年级相仿的缘故,当时高宗也是这么称呼她的。

之后两人感情迅速升温,后来,她在感业寺出家,高宗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将她纳入宫中,并且一步步将她封为皇后。

那时的她有了一个新的称谓,媚娘。

这个称谓伴随着她,直到高宗离世。

至此之后,就再也没有人称呼她武姐姐,媚娘了。

武曌的思绪很快回到了现实。

她对着李治点点头,接着露出了一个善意的微笑。

虽然她知道,眼前的稚奴就是将来的高宗。

但是兴许是经历的多了吧。

她所怀念的,是那个与她相识在宫中,又与她共同经历了一系列风雨的高宗,而不是眼前的稚奴。

这个稚奴,就给贞观十一年的自己吧。

在介绍完武曌后,李世民又再度介绍起太平公主。

“稚奴,这位则是你将来的女儿,太平。”

李治一脸好奇地望着面前的太平公主。

“太平?”

太平公主半蹲着身子,满脸笑容地说道。

“父亲,这是当初外祖母去世时,母亲让我出家祈福的道号。”

李治懵懂地点点头。

在介绍完李治后,李世民便又开始介绍起贞观十一年的武则天。

与有些木讷的李治相比,贞观十一年的武则天显然十分擅长交际。

一阵寒暄过后,武曌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看了半天戏的李承乾身上。

“陛下,不知这位是?”

“武曌,我名李承乾。”

废太子李承乾!

武曌心头狂震。

没想到眼前之人竟然会是当年的废太子李承乾。

震惊过后,武曌开始细细地打量起李承乾。

很明显,眼前这位贞观十一年的李承乾,与她印象中的李承乾有着极大的区别。

他印象中的李承乾,行事乖张,脾气暴躁,可以说已经到了疯魔的程度。

但是眼前的李承乾……

虚怀若谷,一脸自信,给人以和煦的笑容。

武曌当即对着李承乾款款行礼。

“太宗皇帝,恭喜解决一件大事。”

见事情谈的差不多了,张泊从屋内走出,来到了大唐一众的面前。

“店家,如今天授朝之事可还没结束呢。”

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

别的皇帝都是一对一,二对一解决麻烦,到他这,就变成一对二解决麻烦。

张泊的出现也是吸引了武则天的目光。

她好奇地注视着面前这位二十余岁,能够与太宗皇帝谈笑风生的男子。

直觉告诉他,眼前的这位男子不一般。

见母亲紧紧地盯着店家,太平公主站了出来为武曌解惑。

“母亲,这位便是这处食肆的店家,正是他,告知了我们此地的神奇之处。”

“原来如此,不知这位店家怎么称呼?”

既然已经知晓了对方身份,那么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我姓张名泊,不过众人皆是称呼我为店家,武后也称呼我为店家吧。”

武曌微微点头,将之记在心里。

“店家,听刚刚太平说,这里是后世?”

“没错,按照天授二年来算,我这算是天授二年的一千三百年后。”

一千三百年以后!

竟会如此久远!

“那太平刚刚所说的通向其他朝代,是否还通向其他的朝代?”

“确实通向其他朝代,就比如这一位。”

张泊一把拉过正磕着瓜子的朱高燧。

“这位是天授二年七百年之后的明朝亲王朱高燧。”

面对着武曌凝视的神情,朱高燧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点头。

“店家,还有我。”

赵佶从人群中钻了出来。

“这位是天授二年四百年后的北宋亲王赵佶。”

武曌只感觉脑袋有些发蒙。

四百年的北宋!七百年的明朝!

此地可真了不得。

“店家,那不知可通向高宗时期?”

李世民也将目光望向了张泊。

“目前并不通向高宗时期。”

“那……好吧。”

“店家,与武曌的闲谈暂时告一段落,以后有的是时间,现在时间紧迫,我还需要跟随着武曌前往天授二年一趟。”

“时间紧迫?陛下,不知道发生了何事?说不定我天授一朝也能帮忙。”

武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用麻烦,算不得什么大事,只是在天授二年六十二年后的天宝朝,我大唐遇上些麻烦。

在你之后,李显李旦两人相继登上皇位,不过他们坐的时间都不长,而真正长时间坐上皇位的,是李旦之子李隆基。

虽然他将大唐带上了巅峰,但是,其同样为大唐埋下了祸根。

而朕此行,便是去解决他所埋藏的祸根的。

靠着目前的实力,解决天宝一朝的麻烦,没有什么问题。

你还是先行稳定好天授朝的局势吧。”

李世民婉拒了武曌的增援请求。

见李世民不需要自己出手,武曌也就不再言语。

“店家,麻烦给我准备一份天授一朝的大臣名单。”

听到李世民的话语,张泊就明白李世民的打算了。

李世民这是打算直接向朱元璋学习,直接准备清洗了。

“行,太宗皇帝,还需稍等一会。”

“没事,刚好我有一件事情需要拜托李白去办。”

在张泊拿着手机,去下载资料的同时,李世民也开始安排事情。

“承乾,待会你去后面的仓库,请上三位神医,前往贞观朝,去为你的弟妹们诊治一番。”

“是,父皇。”

“另外,就和你之前说的那样,下次前来的时候,带上房玄龄,魏征他们,接下来,恐怕我们要在天宝年间,掀起一场大事了。”

“好的,父皇。”

李承乾说完,便前往了院子后面的仓库。

“武曌。”

“妾身在。”

“店家这有着无数的好东西,可以帮助天授一朝快速发展,诸如亩产千斤的粮食之类,你之后可以来店家这细细打听,我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武曌瞪大双眼,满脸的不可置信。

这世上竟然有亩产千斤的作物!

这怎么可能呢。

不过,这个念头刚一升起,就被他掐灭了。

太宗皇帝亲口说的事情,难不成还有假?

况且,这里乃是天授二年的一千三百年后,出现什么事,都不稀奇。

她打定主意,等此事结束,便找店家打探打探具体的情况。

“遵旨。”

“另外,如果有什么执政上面的难题,同样可以来找店家问问看,店家这有着无数朝代的经验可以参照,相信肯定会有所帮助。”

“是,陛下。”

没过多久,张泊从屋内走出。

然后他就见到了院子里多出来了两人。

尉迟恭与秦琼。

看起来李世民是准备带着哼哈二将前往天授朝。

“太宗皇帝,资料已经下载完成。”

张泊将李世民的手机交还给了李世民。

“多谢店家了,另外,我恐怕还要麻烦店家一件事。”

“不知是何事?”

“之后麻烦店家准备一些诸如亩产千斤的作物,到时交给武曌带至天授一朝。”

张泊当即拍了拍胸脯。 “放心,太宗皇帝,此事包在我的身上。”

就算李世民不说,他也会做的。

有钱不赚王八蛋。

见事情一一解决,李世民带领着一群人,踏上了前往天授一朝的道路。

武曌只感觉一眨眼的功夫,眼前的场景就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她回到了熟悉的洛阳宫。

而刚刚发生的一切,就好似做梦一般。

忽地,一道声音传到了武曌的耳中。

“武曌,此地乃是何处?”

李世民刚一落地,就发现了此地并不是大兴宫。

因而,他第一时间向武则天进行问询。

“回陛下,此地乃是洛阳宫。”

此地竟是洛阳宫?

洛阳宫始建于隋炀帝杨广时期,当初的隋炀帝花费了差不多两百万人,所用人数比秦始皇建造阿房宫还要夸张。

而在他继位后,虽然也想修筑一番洛阳宫,但是因为有着不少人的劝谏,所以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看起来在他之后,稚奴与武曌又重新对洛阳宫进行了修缮。

李世民并未在这个问题上太过纠结,而是直接对武则天说道。

“接下来朕需要你做一件事……”

现在的天授二年,已然临近傍晚。

按理来说,是到了散值的时间。

但是随着武周皇帝武曌的命令从洛阳宫中发出,几乎所有武周顶尖的人物,齐齐汇聚到洛阳宫。

有一人也是如此。

他名为武三思,乃是如今武周皇帝武曌的侄子。

自从武曌一步步执掌权利以来,武三思在大唐的权力也是一步步水涨船高。

从右卫将军一路升至兵部,礼部尚书,之后更是在武曌称帝的时候,被封为梁王,赐实封一千户。

在如此背景下,武三思愈发嚣张跋扈。

走起路来恨不得仰头看天,而进入洛阳宫的官员深知武三思的地位,纷纷给他让道。

“梁王。”

一声呼唤,吸引了武三思的目光。

在见到来人后,武三思极为不耐地撇了撇嘴。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堂兄武承嗣。

不过,虽是兄弟,但是两人的关系可称不上亲密。

因为两人都是当今陛下的侄子,所以两人的地位自然也就不相上下,而为了能够提升地位,他与武承嗣可谓是极尽阿谀之事。

而阿谀之事就这么些,因而时常会出现他与武承嗣一同抢功劳的情况。

就例如在对待受尽陛下恩宠的薛怀义身上。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原本是洛阳街道上默默无闻的一位卖药人,自从被千金公主推荐给陛下后,那是飞黄腾达。

不仅改姓薛,与驸马薛绍同族,并且还让驸马薛绍认薛怀义为季父,一时风头无两。

而薛怀义,也仗着姑母的喜爱,越来越无法无天。

其直接在大街上骑马横冲直撞,伤人无数,无人敢管。

而他为了让这位姑母的男宠,在姑母面前提自己美言几句,那是给他牵马又扶鞍,就仿佛奴仆一般。

不过努力确实有所回报,他的地位节节攀升。

但是这个消息被武承嗣知道了,他竟然开始模仿自己。

也为薛怀义鞍前马后,跑东跑西。

“魏王。”

武三思向着武承嗣的方向拱了拱手。

虽然他对武承嗣极为不满,但是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位的。

“梁王可知姑母此番召见所谓何事?”

武承嗣一脸微笑地说道。

“我也不知。”

武三思皮笑肉不笑地回应道。

他就算知道,也不可能告知对方。

“这样啊……”

武承嗣打了一个哈哈,便不再言语。

两人就这么一路沉默着,向洛阳宫深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