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望着面前的武则天。
不过,这个武则天并不是天授二年的武则天,而是贞观十一年的武则天。
就在刚刚,在太平离开不久后,他便让承乾去将贞观年间的武则天带至此地。
他打算借此机会,敲打敲打贞观朝的武则天,让她别生出其他的心思。
不得不说,眼前的武则天确实是一位美人坯子,难怪史书上会记载他召其入宫,封为五品才人。
但是这一次,肯定不会了。
除非他疯了。
只是……
李世民瞥向身侧的李治。
稚奴正一脸担忧之色地注视着武则天。
最终稚奴还是与武则天走到了一起。
贞观朝的武则天,有些忐忑地偷望着面前的李世民。
这是她第一次与陛下面对面。
在来此之前,她从太子殿下的口中知晓了即将发生的事情。
过不了多久,已经成为皇帝的她便会在女儿的带领下来到后世。
虽然她对见到未来的自己与女儿充满了期待,但是她心里还有着浓浓的担忧。
陛下知道了她称帝一事,不知道会如何处置她?
李世民盯着面前的武则天看了几息的时间,便挥了挥手,示意武则天退至一边。
有承乾在,相信这个武则天并不会像历史中的那个武则天一般,对大唐造成极其深远的影响。
因此,只需要略微敲打一番即可。
现在的他,就是要等待天授二年武则天的到来。
“兄长,待会我们便能够见到年长的武姐姐吗?”
见武则天没事,李治松了一口气。
这时他也有闲心去询问他在兄长口中获悉的消息。
李承乾摸了摸李治的头,有些无奈。
原先他是只准备将武则天一人带来的,但是在稚奴的央求下,他还是将稚奴一同带来了。
“应该快了,不过稚奴,天授二年距贞观十一年有五十四年,应该是武奶奶了。”
就在李承乾说这话的功夫,农家乐的门口走进来几人,吸引了在场人员的目光。
除了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之外,还有一位六十余岁,身着一身龙袍常服的老妪。
此刻农家乐的屋子内。
因为在午饭后,东汉一行人便踏上了归途,因而,目前屋子里的人并不多,只有张泊李白朱高燧赵佶四人。
他们正围拢在一张方桌旁,磕着瓜子,透过门前帘子的缝隙向外看去。
老妪的到来自然也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店家,那人就是武则天?”
赵佶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和张泊说道。
张泊翻了个白眼。
他又没见过武则天。
“看太平公主的模样,结合这老妇人的气质穿着,想来应该是武则天。”
张泊说完,赵佶与朱高燧就将头向前探了探。
他们想见识一下这位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与此同时,跟随着太平公主进入农家乐的武曌,正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这间食肆看上去倒是平平无奇。
不过,很快她就注意到了屋檐下坐着的一群人。
“太平,这些就是你所说的想要见朕一面的人?”
与武曌一样,太平公主也看到了屋檐下的一群人。
怎么多出来两人?
祖父与大伯她都认识,但是那两位少男少女……
蓦然,一个念头浮现在太平公主的脑海中。
不过,在听到武曌的问题后,太平公主清醒过来,她忙回应道。
“是的,母亲。”
对于太平公主的奇怪行为,武曌并未放在心上。
她现在也想看看,这所谓的后世之人究竟是何等模样。
“走吧,太平,我们上前看看。”
一行三人来到院中,太平公主直接就将目光锁定在了刚刚令她心绪起伏的两人身上。
几息的时间后,太平公主面露喜悦。
不会错的。
虽然年纪与她记忆中的父亲母亲差别巨大,但是面容却大差不差。
也就是说,面前这两位少男少女,正是贞观十一年的父亲母亲!
与太平公主的喜悦不同,武曌皱着眉头,凝视着面前坐着的几人。
她皱眉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眼前的这几人见到她前来,并未有所动作。
不过,这倒是其次,真正令她感到在意的是,不知为何,她总感觉眼前的这几人她有些熟悉。
“店家,武曌怎么像不认识唐太宗李世民一般?”
见到这一幕,朱高燧有些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轻声向张泊询问道。
他还想看武曌知道李世民身份后的反应呢,结果武则天就这么直直地站着。 “天授二年距离太宗皇帝逝世的贞观二十三年足有四十二年,如此长的时间跨度,武则天一时没有认出也情有可原。”
“说的也是。”
朱高燧点了点头,继续向外看去。
虽然武则天觉得眼前之人异常熟悉,但是她并未在此过多纠结,而是转过头,向着身后的太平公主询问道。
“太平,这些人是?”
“武珝,你不认识朕吗?”
武珝?
武曌浑身一震。
这个名字她已经很多年未曾听到了。
这是她未入宫前的名字。
入宫后,这个名字就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武才人,武媚娘。
后来,她成为皇帝,并未恢复以往的名字,而是选择了她的外甥宗秦客为她献上的“瞾”字,寓意“日月当空,普照大地”。
自此之后,她便是武曌。
没想到有生之年,竟然还会有人知道她武珝之名。
武曌望着坐在那里,一脸泰然的李世民,心中尤为好奇。
看眼前之人的年纪,较之她要小个二三十岁,理当不可能会知晓她过去的名字。
甚至,对方还直呼她过去的名字。
就在武曌想要发怒的同时,她想起了后半句话。
朕?
随着武曌紧紧盯着李世民看了几息的时间,她蓦然身子一沉,向后踉跄地退出几步。
多亏了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才扶住了即将倒下的武曌。
武曌此刻满脸的惊骇,一脸的难以置信。
“不,不可能,不可能是太宗皇帝!”
武曌望着李世民的面庞,不停地摇头。
太宗皇帝都死了四十多年了,就与长孙皇后合葬在昭陵,如今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这?
不过,武曌好歹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她迅速镇定了下来。
就见武曌眼神一凝,继而一脸厉色的说道。
“你是何人,胆敢冒充太宗文皇帝!”
太平公主赶忙拉住了武曌。
“母亲,这位确实是祖父。”
武曌眉头轻挑。
“太平,众所周知,太宗文皇帝已逝世有四十余年,如今怎会出现在这,你可是被其骗了?”
“母亲,这确实是祖父,因为这间食肆除了位于后世之外,它还联通着其他的朝代,眼前的祖父,便是来自贞观十一年。”
“通向其他的的朝代?贞观十一年?”
武曌只觉得这一切恍若做梦一般。
她好不容易接受了后世一说,结果,现在却告知她,这食肆竟然还通向贞观十一年,她还见到了贞观十一年的太宗文皇帝!
“怎么,武珝,你怀疑是朕是假的?”
听到李世民的言语,武曌将头转向了李世民的方向。
早些年的记忆一股脑的涌入了武曌的脑海中,面前之人的相貌与她记忆深处的太宗文皇帝逐渐重合了。
不会错的。
这说话的神态语气,确实是太宗皇帝!
“妾身见过太宗皇帝陛下。”
武曌低首向李世民行礼。
虽然如今的她是武周的皇帝,但是她之前还有一个身份。
太宗皇帝的才人。
而在建立了无上功业的太宗皇帝面前,她是生不出一点抵抗的心思。
面对着武曌的示弱,李世民脸色不变,沉声说道。
“武珝,你可知罪?”
武曌低首不语。
既然如今太宗皇帝来到了后世,那就肯定知晓所有与她相关的一系列的事件。
不谈别的,光是她身为太宗皇帝的才人,却成为了高宗的皇后,这便是一罪。
然后便是大量屠杀李唐的宗室。
在她掌权的时候,李唐宗室起兵与她对抗,她直接镇压了下去。
这是二罪。
当然,武曌知道,最令太宗皇帝不满的,恐怕就是她授意官民、宗戚、四夷首领、沙门、道士向他请求改国号为周,篡夺了李唐的江山。
想来太宗皇帝恨不得将她碎尸万段。
只是……如今与太宗皇帝面对面,她又能如何?
沉默半晌,武曌伏跪在地。
“妾身知错。”
望着面前满头白发的武曌,李世民微微点头。
武曌的态度还是不错的。
虽然武曌确实是干下了一系列令他极为不满的事情,但是他并不准备直接将武曌除去。
不仅是因为武曌是大唐开国功臣应国公武士彟之女,稚奴的皇后,还有着一层重要的原因,那便是武曌对于他有大用。
如果将武则天除去,那天授一朝,根本就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主持大局。
稚奴的两个儿子,李显李旦根本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不堪大用。
至于太平,虽然他答应了太平成为皇帝之事,但是现在的太平,略显稚嫩,还不能掌控一个偌大的国家。
因而,太平需要学习。
而太平学习的对象,自然就是武则天。
“行了,起来吧。”
武曌猛地抬起头,一脸不敢相信地看着李世民。
她相信,太宗皇帝一定知道了这些年她所做下的事情,但是竟如此简单就就放过她了?
“看在你父亲与稚奴的份上,饶你一命,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退位吧,将武周取消,恢复成大唐。”
一谈及退位,武曌极不情愿。
要知道,她当初为了登上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可以说是如履薄冰,一步步地从才人,到皇后,再到皇帝。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才最终成功。
结果现在太宗皇帝竟然如此简单要让他退位。
武曌的沉默不言也是落在了李世民的眼中,他的声音蓦然提高了极度。
“怎么,武珝,你是否要朕亲自前往天授朝一趟。”
武则天大惊失色。
她从刚刚太宗皇帝的言语中,听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消息。
太宗皇帝竟然可以亲自前往天授一朝!
如果这样的话,她确实是没有选择的余地。
虽然明面上看,她是武周的皇帝,权力极大。
但是,太宗皇帝只需要亲自前往武周一趟,她的皇帝之位必将不保。
因为太宗皇帝的名望在大唐可谓是无人能及。
加之她登基时间尚短,根基尚浅,恐怕只需要太宗皇帝一个命令,她就会被人赶下皇位。
与此那般,还不如保留点脸面。
“陛下,妾身知晓了。”
武曌轻叹一声,有些无力地回答李世民。
不知道陛下将来会选择谁,成为新皇帝。
“既然武珝你识趣地退位了,朕也不会亏待你,还会保留你临朝称制的权力。”
武曌抬起头,有些不解地望着李世民。
太宗皇帝陛下竟然还会允许她临朝称制!
临朝称制,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在汉惠帝刘盈驾崩后,太子即位,因为年幼的关系,吕后临朝称制,以太后的身份,代理皇帝的职责。
在高宗皇帝死后以及她称帝之前的那段时间,便是临朝称制。
不过,临朝称制是太后代理皇帝职责,即所有的懿旨都是太后以幼帝的身份发出。
而她想要更进一步,所以便出现了之后的称帝之事。
结果,现在太宗皇帝仅仅是剥夺了她的帝位,还保留了她临朝称制的权利。
这怎么不令她感到惊讶呢。
只是,现在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了她的面前。
既然是临朝称制,她身为太后,是辅政的人选,那肯定是要有辅佐的人。
这辅佐的人是谁?
是显儿?还是旦儿?
“陛下,妾身斗胆一问,不知大唐的新帝是?”
“你的女儿,太平。”
“什么!”
武则天扭过头,一脸错愕地看向她的这位女儿。
一瞬间,所有的事情,都被她联系起来了。
敢情之前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是女儿联合太宗皇帝设的局啊。
但是,她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她宠爱有加的女儿,会做出此等事情。
“太平,你为何要这么做?”
面对着母亲的质询,太平公主深吸一口气,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母亲,可还记得薛绍,武承嗣,武攸暨之事吗?”
听太平公主提及此事,武曌当即不再言语。
没想到是因为这几件事。
薛绍是女儿的第一任夫君,其乃是高宗的嫡亲外甥。
婚后两人也是恩爱有加,太平为其诞下了两儿两女。
但是因为对于女儿的宠爱,她一直瞧不上薛绍。
后来,李冲起兵反她,薛绍的兄长也参与其中,她便趁着这个机会,将薛绍抓了起来,杖责一百,然后让薛绍在狱中饿死。
至于之后的武承嗣,武攸暨,则是她为了多方面考量而决定的。
没想到太平的反应如此激烈。
武曌轻叹一声。
既然这件事已经发生,那再追究也没有了意义。
说起来,这也算是解开了她的一个心结。
其实,在她篡位之后,她的心中就有了隐隐的担忧。
将来的她将会以何等的身份去见泉下的高宗。
是以皇帝的身份,还是以皇后的身份?
现在这一切,都不需要考虑了。
太宗皇帝虽剥夺了她的帝位,但是却保留了她皇后的身份,她将来也算是能够心安理得地去见泉下的高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