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空的猪 作品

第335章 员工住房开建

陆敏舒突然放下账本:“冷面总比厂子散了强。我听说有的乡镇企业,亲戚占满了管理层,最后连工资都发不出。”

她望向周桥,眼里映着灯芯的火苗,“我们好不容易搭起的台子,不能让人情给压塌了。”

正月初七,周桥回厂子值班,刚进办公室就听见门卫老张说:“外面传您六亲不认,连亲舅舅都拒之门外。”

他翻开考勤表,笔尖在“王建军”的名字上停顿:“让他明天来考钳工,过了就录用,不过——”他抬头一笑,“把考核过程拍成照片,贴在公示栏里。”

牛首村的王媒婆路过周家村,逢人就说:“周桥架子大得很,亲表姐抱着孩子求他,连口热水都不给喝。”

但很快有人反驳:“人家厂子里的招工处,每天给排队的人发开水,你当是你家炕头呢?”

最让周桥意外的是二表舅,居然带着虎娃去红山乡报名处填表。

虎娃在识字测试里写对了“周桥”两个字,负责登记的姑娘笑了:“你跟厂长同姓啊?”

虎娃挺了挺胸膛:“他是我表叔,但我是凭本事来的!”

元宵节那天,周桥在厂区公示栏前钉上首批录用名单。

王建军的名字赫然在列,旁边贴着他操作台虎钳的照片,手背上还带着新磨的血泡。

“看到没?”他指着名单对围观的工人,“不管是谁,想进厂,先过本事这道关。”

傍晚回家,周桥发现二表舅坐在门槛上,脚边放着半筐新摘的韭菜。“桥子,”老人搓着手,

“虎娃通过了识字考试,下个月就能来上班。”

周桥递过烟袋,二表舅突然笑了:“刚开始怨你冷面无情,后来想想,要是你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塞进厂子,咱红山乡的人还不戳你脊梁骨?”

月光下,周桥看着院墙上的招工木牌,想起父亲说过的话:“亲戚情分像陈酒,得用规矩来封口,不然就发酸了。”

远处,食品厂的灯火依然明亮,新招的工人正在培训,其中有几个正是走正常流程进来的亲戚子弟——他们不知道,周桥在招工表上悄悄备注了“优先审核”,却没让任何人知道。

这个春节,周桥的门槛被踩得发亮,却也让他更清楚:真正的亲情,不是开后门的便利,而是给亲人挺直腰杆的底气。当元宵节的灯笼挂满厂区,那些曾经抱怨他冷面的亲戚,渐渐明白:周桥守住的不是一个人的原则,而是整个家族在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正月十六,周桥开车送牛小红去职工子弟学校。

女孩坐在副驾驶,怀里抱着新领的课本,封面上印着“远桥集团职工子弟学校”的烫金字。

路过洼子乡时,她突然指着窗外:“桥哥,那是我以前割猪草的河滩。”

周桥减速,看着河滩上零星的绿芽。

春寒料峭,但冻土下的根系正在苏醒。他知道,那些在灶台边流传的碎语,终将随着春耕的号角消散;而他坚持的原则,就像河滩上的柳树枝,现在看着生硬,待春风拂过,自会抽出柔软的新条。

小红翻开课本,第一页写着周桥的赠言:“知识不是后门,是让你走出洼地的桥。”

车窗外,阳光正穿透云层,照在她辫梢的红头绳上,像朵永不凋谢的花。

正月刚过,红山乡的冻土还泛着寒意,周桥办公室的墙上便挂满了建筑图纸。

他叼着铅笔,指尖划过十二层住宅楼的设计图——在1985年的乡镇,这样的高度足以成为地标,就连丰邑县城最高的办公楼也不过八层。

“每层四户,五栋楼刚好200套。”

他用红笔圈出楼顶的水箱位置,转头对基建科长陈老六说,“但咱们得留有余地,图纸按二十栋楼的规划来。”

基建科是周桥新成立的一个部门,专门用于建设厂房以及楼房等。

陈老六十一个比较有经验的包工头,对这一块还是比较熟悉的。

陈老六摸着胡茬点头,蓝图上的容积率让他有些咋舌:“周总,咱这是要建座城啊。”

周桥放下铅笔,望向窗外尚未动工的荒地——那片紧邻食品厂和制药厂的旷野,如今已插上“远桥职工住宅区”的木牌。

他想起年前与乡长于强在乡政府办公室的谈判,搪瓷杯里的浓茶喝了三泡,终于用160万现金拿下80亩土地,这几乎是红山乡全年财政收入的两倍。

元宵节刚过,打桩机的轰鸣便惊醒了沉睡的旷野。

周桥穿着胶鞋站在工地中央,看着首批二十名建筑工人挥动铁锹,冻土块碰撞出清脆的响声。

不少人都很疑惑,这楼真能盖十二层?爬梯子上房梁都会腿软吧!

“放心,钢筋水泥比房梁结实。”周桥带上一顶安全帽,帽檐上印着“远桥建设”的新logo,“等大家伙住进去,站在阳台上能看见食品厂的烟囱——以后不用闻着糖稀味起床了。”

工地办公室里,建筑师老王正在向管理层讲解抗震设计:“圈梁和构造柱是关键,虽然咱们这儿不是地震带,但得让职工住得安心。”

刘大春翻着预算表,突然指着“电梯采购”一项:“十二层楼真要装这铁匣子?听说县城百货大楼的电梯总卡人。”

周桥敲了敲投影仪投射的电梯原理图:“咱们买上海产的,派专人去学维修。”

他目光扫过在座的厂长们,“住房不是福利,是拴心留人的根基。

你们想想,当工人抱着孩子走进电梯,看见墙上挂着‘远桥家园’的铜牌,还会想跳槽去县城吗?”

春分那天,周桥带着陆敏舒查看工地,她踩着新铺的石子路,忽然指着图纸外的一片洼地:“这里积水严重,不如挖个荷花池,夏天能纳凉,冬天冻成溜冰场。”

周桥眼睛一亮,立即叫来设计师:“加个休闲区,再建个职工书屋,把锅炉房的废砖拉过来砌花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