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基丶 作品

第776章 今日不比往昔,风向已然巨变

“啥?编外退役人员?合着这上校和穆萨拉赫一个性质,都是回家领退休金养老的?看着也不太像啊。”

周正这边是心里正犯嘀咕,可一旁的穆萨拉赫却示意不必在乎这些细节,转而向周正摆出了邀请的手势,示意联合安保指挥上的细节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处理即可。

周正对此倒是不怎么介意,反正苏洛维琴科的能力是值得信赖的。

唯一不确定的因素就是这位阿巴斯上校的态度问题,万一要是不积极配合,保不齐会整出什么不愉快的事儿来。

索性,周正便朝苏洛维琴科使了个“看着办”的眼色,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联系通报即可。

会意的苏洛维琴科点了点头,周正这边也就不再做逗留,跟着在前带路的穆萨拉赫便进到了别墅主建筑当中。

没等周正主动开口,还在前往宴会厅的路上,与周正相伴而行的穆萨拉赫便已主动说明道。

“阿巴斯上校的能力绝对值得信赖,还请您相信这一点。”

“只是他最近遇上了一些人生的重大变故,负面情绪稍微有些超载,但我敢肯定他依旧能处理好职责之内的事,不会被负面情绪左右了自己的使命。”

“哦?”

闻言的周正倒是来了兴趣,索性顺着往下问道。

“方便透露是怎样的重大变故吗?将军。没别的意思,仅仅只是出于个人的好奇。”

“这个——倒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稍事组织语言的穆萨拉赫很快回道。

“您应当知道,自从上一届当局班子出现重大变故后,新一届的当局在政治风向上的转变。”

一听这话的周正立刻猜出了大概是怎么回事,看来那阿巴斯上校的“人生不幸”,八成是跟政治风向的急速转变有关。

想想也正常,致敬波斯传奇耐摔王“牢莱”的撞山坠机事件,直接导致了波斯人的政治风向,出现了完全不可控的突发巨变。

更要命的是波斯人这个内部环境,本就是滋生殖人老殇加反贼的“优质乐土”。

偏偏波斯人还真就玩自由世界宣传出的那套全民民主,而非形式主义,是真的做到了“人人有票投”。

那结果应当说是显而易见的,一帮子殖人老殇加反贼能选出来什么不可名状之物,那也不难猜到。

抵抗之弧在这新一轮对抗的后半程之所以急转直下,与前半程风生水起的画风截然不同,显然与这一突发巨变脱不开干系。

周正是不怎么想评论波斯人的这些家务事的,也就没接话开口。

见此情形的穆萨拉赫也不见怪,索性继续边走边说。

“阿巴斯上校就是这一轮风向转变的‘受害者’,可以这么说吧。”

“原本当局对我们革命卫队的事基本是插不上什么手的,这是历来传统。我们革命卫队有自己的经济和军工体系,有独立的运作架构,我们直接效忠于最高领袖向其负责,既不依赖也没有必要专门去恭维当局那帮人。”

“可是,新一届班子里的某些人明显越界出格了。”

“他们以回国述职为由,把派驻在也门负责当地联络与军事指导的阿巴斯上校召了回来。”

“理论上,我们革命卫队可以无视这一召回令,但这样做会导致和新一届班子的关系出现不好的变化。也不只是阿巴斯上校一人,在黎巴嫩、叙利亚,还有伊拉克,类似的事件在过去几个月间已经频繁上演了多次。”

“......这么大范围地召回驻外军代表?这肯定有什么针对性目的,不是无风起浪吧?”

面对周正的反问,叹了口气的穆萨拉赫放缓了步伐与语气回道。

“当然有,这么做仅仅只是因为他们认为,要先拿出来一个好的合作态度,这样才能与敌人展开更好的沟通洽谈,他们觉得这是打开谈判突破口的关键。”

“......恕我直言,将军。话可能不好听,但这就是妥妥的‘投降主义’,不会有错。”

自己的小弟还在战场上跟敌人玩命死磕,带头大哥搁后面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跟敌人和谈了。

而且还是要率先释放善意的卑躬屈膝式和谈,幻想着以此能换来敌人的对等诚意回报,最终实现捞取利益。

能做出这种抽象决定的二货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兀自摇头的周正只能“我不好说”。

虽然不清楚其中涉及到怎样的内部扯皮,但就结果来看,独立性本就极强的革命卫队,显然是在与当局班子的这一轮对抗中选择了妥协退让,同意了将驻外代表全部撤回以“释放善意”。

周正既没兴趣也觉得没必要问其中的细节究竟是怎样的,仅仅只是用一句精辟的“投降主义”加以概括总结。

何尝不知事实正是如此,穆萨拉赫的回应只能是停下脚步的同时叹了口气。

有心想说些什么,但看起来又是话到嘴边给咽了回去,最终只是无奈说道。

“我们背叛了兄弟与战友,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这么说,不论是什么原因都无法盖过这一事实。”

“其实在叙利亚局势突变的那几天,革命卫队的数支骨干部队就在阿勒颇驻扎。”

“虽然他们只是协同配合的‘客军’,但要是说抵挡住那些hts乌合之众的攻势,把他们阻击在防线外无法继续撒野,那还是能轻易办到的,更不要说天空中还有你们俄国人的支援。”

“但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这几支部队在接到上级命令后第一时间就选择了撤出,甚至比老虎部队这样的叙军精锐还要撤得更早。”

“换言之,在阿拉维派的嫡系精锐还在拼死奋战之时,我们的战士却选择了抛弃战友自行跑路,话虽难听但事实如此。”

说到这里又是一顿,似乎是在权衡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能说的话又该以何种形式说出口才合适。

最终,表情复杂的穆萨拉赫只是简单一语加以总结。

“我已经离开核心指挥层很久了,不好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

“但看起来,现如今的革命卫队似乎是在某些方面,与当局班子达成了一致。”

“不管怎么说,作为苏莱曼尼的忠实战友,我必须承认,如今的这一切、这局面确实是有愧于他。我们终究还是没能保住他奋斗终生的成果,更无谈将之发扬光大。”唯独这最后一句话,穆萨拉赫是说得周正深有同感,甚至都觉得不止于此。

苏莱曼尼要是在棺材板里有知,那看到如今这局面八成得气得棺材板里传来怒骂——他妈的,抵抗之弧怎么搞成了这个样子。跟这帮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得好抵抗之弧呢?

也就那么灵光一现,从穆萨拉赫口中了解到以上情况的周正,猛然间意识到了什么。

虽有不确定,但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还是试探着问道。

“将军,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次有关于我来访的安保联合指挥事宜,之所以提出那样非同寻常的条件,是不是也——”

周正话说半句不再继续,但意思已经表达到位无需多言。

闻言的穆萨拉赫表情当然是不好看,事实上就连他自己也觉得“俄国人在开火前需要先报备请示等待授权”这条件,实在是过于离谱了点。

开什么玩笑?触发这一条件,也就意味着情况已经危急到俄国人自主判断认为需要开火的时候了,敌人都蹬鼻子上脸了,你居然还让俄国人一枪不发保持静坐?

但凡是个真与俄国人有过实际接触经验的人,都不会憨到提出这样的无理取闹条件,更不会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样的离谱条件真能把俄国人拴住。

要穆萨拉赫依照自己的判断来说,这他妈指不定是哪个坐办公室里的投降主义分子,以自我为中心脑补幻想出来的玩意儿,想一出是一出且认为自己想啥就是啥,甚至可以说非常的“美式经典风味”。

事情已经到这一步,离谱的条件已经开出了。

眼下只能做事后找补的穆萨拉赫无奈解释道。

“如您所说,谢里宁先生,事实就是这样。”

“我,或者说我们革命卫队,断然是不会向您、向贵方提出这等不切实际也无理取闹的条件的。在这里还请您接受我的歉意,这并不是我们的本意。”

“无论那帮坐办公室的文官怎么说,请您不要在意,我们革命卫队忍受他们的插手干涉也是有限度的。”

“事实上我已经专程派人去找他们交涉沟通了,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只有一个——谢里宁先生是我们革命卫队的贵客,你们要是不认可那就一边看着,可以不喜欢但还请把嘴闭上。”

“不要闹到我们这边在贵客面前下不来台,因为到那时,一定会是大家都不好过,不会有人在肆无忌惮地坏了自己人的好事后,还能逍遥自得。”

一般的武装力量对文官当局,是断然没勇气也没实力说得出这种话的,一个弄不好就会被扣上诸如“造反”和“拥兵自重”一类的帽子。

但波斯人不一样。

人家革命卫队是正儿八经有自己的经济产业军工业,能自行募兵并独立进行境外行动的武装力量。

手头有钱有枪、有兵有权,这意味着什么自然不消多说。

说句不好听的,今儿我认你还是自家兄弟你就是,赶明儿你把我惹毛了,老子翻脸不鸟你,你还把我怎么地吧?

一卡不了我的粮饷,二从制度上拿我没辙。

找强力机构动用暴力收拾我?

那我建议你洗把冷水脸好好冷静冷静,你丫的手里有几条枪几个大头兵,敢跟我革命卫队这么说话?

归根结底,有关于周正来访这事儿,还是太过关系到革命卫队的核心利益。

像周正这样的上门财神爷,那不夸张地说可是百年难得一遇。各种稀缺史诗装备上门交易这种事,搁以前那连想都不敢想、形同做梦。

核心利益被触碰自然得有所反击,起码要让人知道这是我的逆鳞你他妈碰不得,再敢胡来我真跟你急眼,就算自己人也不例外,穆萨拉赫现在要表达的就是这一层意思。

对于如此结果并不意外,周正也是一开始就料想到了此等离谱条件,那八成就不是穆萨拉赫这帮人能想得出来的。

原因很简单,这帮既得利益者巴结自己都来不及呢,何苦干这种满嘴跑火车还得罪人的蠢事?

如今,猜想从穆萨拉赫的口中得到了证实,对于伊朗人的抽象且割裂现状也不知说啥是好,稍作沉默的周正最终平静回道。

“我理解,将军,也请您放心。在我看来,这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友谊,我同样非常重视我们之间来之不易的互信关系,并坚定认为这始终需要尽可能地排除一切外部因素干扰,尽全力去维系它不被破坏。”

“否则,这最终只能让我们的敌人,还有某些投降主义分子放声大笑,这就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的确如此,谢里宁先生,我与您的观点一致,非常荣幸我们能在此方面达成共识。”

彼此间相视一眼,都能从对方的眼神中品出相同的味道。

周正也不禁暗自感叹,这革命卫队的强独立性在如今看来还真是好事一桩,起码这帮人真的会努力维系自身的核心利益,而不是被那帮抽象文官当提线木偶随意搓圆捏扁、把玩使唤。

一路畅聊间已经步入了宴会厅,呈现于周正眼前的景象堪称琳琅满目、豪横奢华。

满满一张长条饭桌上,起码摆了得有30道菜,俄餐加本地特色餐品那叫个全乎,堪称色香味俱全。

惊愕于“这他妈都够哥们吃一礼拜不重样了”的周正不禁问道。

“将军,这——是否有些太过,太过铺张浪费了?”

“铺张浪费?”

乍一听这关键词还颇为不解,很快反应过来了的穆萨拉赫紧接豪爽笑道。

“不不不,您误会了,谢里宁先生。”

“这不是公务性质,而是我对您的私人宴请,没有动用任何公款,在我看来这是完全有必要的。如果不是这宴会厅不够大,我甚至还想继续加餐,这完全谈不上铺张浪费。”

因为是自掏腰包所以不算铺张浪费。

感觉穆萨拉赫好像是会错了意,但转念一想这逻辑似乎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没毛病。

反正不是自己掏钱买单的周正只能恭敬不如从命,索性一笑间客随主便了事。

“那,就先谢过您的盛情款待了,将军。”

“不瞒您说我确实已经食指大动了,可是有段时间没享受过这种丰盛大餐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