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基丶 作品

第748章 我得亲自去透透风,不会给你们拖后腿

虽说hts现在对叙利亚的基层把控力度一团糟,处在基层组织度基本为零的“恐虐神选”状态,指望其精确定位某个不知名的小人物在何位置几乎难于登天。

除非是像周正和阿加尼的合作那样,能给予精确定位到个人信息和家庭住址的名单,否则几乎不能指望hts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但是,“弯刀”这队人走到哪儿都能帮忙摆平问题的价值,确实还是有的,并且作用相当不小。

故而当“弯刀”毛遂自荐,询问是否需要同行相助时,苏洛维琴科这边几乎不做多想地当即答道。

“你们要来那当然可以,只是这任务强度可有点高,你们确定休息好了?”

“呵,这叫什么话。”

摇头失笑的“弯刀”丝毫不想在苏洛维琴科面前示弱,哪怕遇上的是俄国人最顶级的军事特战单位,也依旧要比试一番。

“既然你们俄国人都能顶得住,我们阿富汗人为什么不能?”

“别忘了,当初可就是我们阿富汗人,把你们俄国人在最不可一世的军力巅峰时期赶出去的,要是身心和意志没你们顽强的话可能做得到吗?”

“......”

得说“弯刀”这厮,就属于有些哪壶不开提哪壶。

苏军从二战后到苏联解体吃的唯一一场军事失败,就是当年在阿富汗的撤离,并且也确实是发生在勃列日涅夫在位期间的苏联军力巅峰时期。

真要说苏军在阿富汗的战斗表现,那可比后来美国人在阿富汗疯狂吃瘪好得多。起码苏军没有出现格鲁乌被老乡围在山头上疯狂大喊“马润速来救我”的名场面,不过这也没能阻止其最终被“帝国坟场”所吞噬。

别看“弯刀”现在是流亡者的身份,但作为土生土长的阿富汗人,人家对祖上当年把苏军如同打狗一般赶出去这事,那还是非常自豪的,毕竟是俄国人最不可一世的军力巅峰时期。

闻听“弯刀”此言的苏洛维琴科吧,表情就稍微有些转瞬即逝的古怪,倒也没再和“弯刀”继续斗嘴下去,知道了这是个嘴上不服人的主。

随即看了眼身后整装待发的队员们,同时回道。

“我的人已经状态全满、整装待发,但愿你的人也是一样。”

“那是自然,否则我也不会来接这趟活儿,现在就出发还是怎么说?”

说着,知道现在是周正做主的“弯刀”,随即便将目光投向了一旁这位话事人。

反观此时的周正已经是一身冲锋衣、软壳裤,足登山地运动鞋、身披防弹衣加胸挂的战斗姿态,就连手上也拿着那把经典好用到无需考虑其它同类武器的Aks-74u短突步枪。

瞅见周正这身行头打扮的苏洛维琴科,已经看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多此一嘴,但有些该说的话还是得说。

“你确定要一起吗?其实你可以留下,任务交给我们处理就好,没必要冒险同行。”

“嗯,道理是这么讲,我也是个一直以来都讲道理的人,但我这次确实厌倦了再按道理办事了。”

用接地气的话来说,周正确实有些厌倦了长久以来的发号施令、坐镇幕后。怎么说自己也是真刀真枪白手起家,亲手打出统战价值的创业个体户。

如今面对这可能是今生最后一次的叙利亚之行,可能自此之后再也不会重返的周正确实有些自己的想法。

“总得让我出去透透气啊,不是吗?”

“我知道外面的情况很不好,也绝非什么游乐场或者儿童乐园。但有些东西我还是想亲眼看看,做做实地考察了解,毕竟没有实地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回去以后这会有助于我去做阿基尔他们一行人的相关工作的。”

“也不用担心我会给你们添麻烦、拖后腿,忘了吗?我曾经是怎样一路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那些以为我只会上谈判桌翻嘴皮子的混蛋,如今可有不少都被我亲手送进坟墓里躺着呢。”

别人不知道周正当初是怎么起家创业的,但作为周正早期合作伙伴的苏洛维琴科可是清楚得很。

虽然精确数字很难统计,但粗略估算之下死在周正手里的敌人,绝对在三位数之上。

小到各类枪械,大到无人机和主战坦克,周正会的技能可是多得很。就主打一个“艺多不压身”,出门在外谁还不会点杀人放火的看家绝活?

眼下既然周正都这么说了,知道周正完全有能力自保,确实不至于拖后腿的苏洛维琴科也点了点头。

反正这趟任务预计也不会有什么

高风险度,带上周正一块出去看看外面的情况并无不可,何况还有“弯刀”这队人帮忙规避90%以上的麻烦和逼事。

“好吧,记得戴上无线电随时保持畅通,另外不要离开我们的视线范围内,也不要单独行动。其余的不用我说你也明白,就不废话了。”

对周正报以简单的最后叮嘱,转身挥手示意出发的苏洛维琴科随即上车。

全副武装的周正也拎着枪来到另一边的车门,跟苏洛维琴科上了同一辆虎式装甲车、落座后排。

随着基地大门的再度开启,周正又一次看到了那些围在基地大门外满地乱跳,就地表演前现代行为艺术的恐怖神神们。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些没活儿硬整还不如去咬打火机的恐怖分子,比起之前几次开门见到的数量少了许多。

正当周正有些疑惑,这帮逼人是不是折腾累了回去休息时,无线电里突然传来了“弯刀”那熟悉的声音。

“呃——看来有些效果,对吧?”

“我和相关人员打了声招呼,让他们收敛一点别在我眼皮子底下乱晃乱跳,谁也不想进进出出一眼就看到这帮杂种聚众碍事,现在这就清净了许多。”

虽然hts内部山头林立、派系纵横,各种“看兽人极度不顺眼”的恐怖分子们是大有人在,喊一声“去俄军基地门口闹事”就能轻易一呼百应。

但是,作为“名誉大当家”的朱大帅态度,却是公开可查的“希望俄国人慎重考虑从叙利亚撤军”。

这其中的道理并不难理解,无非就是之前“弯刀”说过的那话。

俄国人的支持是一笔无价之宝,之前这无价之宝的持有者是阿萨德。

如今改朝换代了,是谁都想当这笔无价之宝的唯一继承人。

那毕竟俄国人在叙利亚可是真有驻军、真敢出重拳痛下杀手的,由此带来的支持分量更是实打实的,可不止是阿加尼一人在打这方面的算盘。

上面这些大头目的意思,下面的小头目们大概也能猜到,更不想在这种大是大非的关键问题上当出头鸟,触了大头目们的霉头。

所以来俄军基地大门口没活儿硬整可以,但真要说开枪攻打搞恐怖袭击,下面这些小头目们那也个个都是人精,一提一个不吱声没人敢干。

毕竟要是干了这事,面对的可不止是俄国人的打击报复,还有上面那些态度微妙大头目们的内部清算。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才是最要命的,自上而下的内部清算可比俄国人的打击报复还要致命得多。

此种情况下,“弯刀”随便一通电话打过去,一听到是阿加尼亲卫队长打来电话的小头目们立刻浑身一哆嗦,是压根不想掺和上面那些大头目和俄国人之间的弯弯绕。

遂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赶紧命令手下人收敛点,别给自己捅了篓子。

听到“弯刀”在无线电中的叙述,又跟前排副驾驶的苏洛维琴科交换了一下意见,了解到原来是这么种情况。

对此颇有些哭笑不得的周正无奈摇头道。

“喊打喊杀的时候,是个恐怖分子都在叫唤‘灭了兽人’、‘兽人滚出去’。”

“可你看看,真等到改朝换代了,上面这些刚把屁股挪上了新位置的大头目们,一个两个又开始‘俄国人别走,再爱我一次’,争着抢着想把阿萨德最宝贵的遗产据为己有,也只为自己所有。”

“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利益,这帮恐怖分子也开始逐渐往新的形态转变了。”

“转变?你觉得那是什么形态。”

前排的苏洛维琴科好奇发问,后座上的周正径直一笑答道。

“‘政治野兽’,他们只配被这么称呼,兽性一般的行为贪图政治利益,就只能转变成这种形态。”

“......嗯,有同感,你说得对。”

和苏洛维琴科聊天这功夫,周正也开始打量起和自己同在后厢落座的,就在身旁这几位格鲁乌特战队员们身上的行头装备。

自打和周正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装备供应渠道后,苏洛维琴科这队格鲁乌特战的装备,那是肉眼可见的几乎一月一个样。

截至目前,那些在特别军事行动开打后,被西方切断了供应渠道或者坐地起价,把俄国人当印度人宰的装备,已经全部经由周正之手恢复了供应,且物美价廉远超此前。

甚至不止于此,某些在特别军事行动前都不好买到或者干脆买不到的物件,又或者即便能买到也被限制降级为了民用品的稀缺装备,现在都被周

正直接拉满到了市场最高品级。

就比如苏洛维琴科这队人头上顶着的,具备微光与热融合双重模式的四目夜视仪,这东西就不是西方生产而是中国制造的同类平替品。

价格只有西方的五分之一不说,在性能上还做到了有所超越。

用后发优势结合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工业国的实力,轻松实现了对西方原品的赶超,使得苏洛维琴科能用有限的自购经费,做到全队所有队员人手一台,属实是不要太爽。

其它的,像什么时下最新款的dji无人机,可以直连卫星信道的单兵信息化终端,以及针对无人机的电磁频谱侦搜设备和反无人机软杀伤武器,这些个顶个时髦的玩意儿全都出自周正之手。

并在苏洛维琴科的队伍里经受住了复杂环境下的严苛实战考验,受到了全体特战队员无一例外的一致好评。

苏洛维琴科这边也不藏着掖着,很早以前就告知了队员们,咱们这些新到手的好东西,全都是国防出口公司的谢里宁同志动用自己的特殊渠道一手包办供应的。

知晓这一情况的特战队员们,如今见到大恩人谢里宁同志就在身边,那自然是喜悦感激溢于言表。

“谢里宁同志,您提供的这些装备简直是太棒了,不但质量过硬,还有充足的数量,几乎是我们在网络上能了解到什么装备就都能搞得到。”

“没错,从没想过我们的装备自购情况会恢复得比特别军事行动前还好,但现在不一样了。”

“有了这些,连过去很多只停留在构思层面的战术,现在也可以落到实处了。您简直是功不可没的,谢里宁同志,连指挥员同志都这么跟我们说。”

听着身后队员们的七嘴八舌、叫好不断,连坐在副驾驶上的苏洛维琴科也回过头来,朝周正笑着点头示意确有此事。

周正当然很清楚,自己所做的事对苏洛维琴科这队人而言,到底有多么非凡的意义。

简单来说,便是技战术本领提升到一定层次,基于现有客观条件下的战术编排也来到瓶颈后,这时在装备水平上进行的提升,便是提升战斗力的最有效手段。

苏洛维琴科的这队格鲁乌便是此种情况。

装备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带来的是战术延展性的同步增幅,搭配本就过硬的技战术本领,最终得到的实际战斗力加强可不是“1+1=2”那么简单。

苏洛维琴科能在个人主观意愿上非常积极地配合周正,在不跳脱“上级命令”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帮助周正达成目的。

也是因为与周正的合作,确实给自己的队伍带来了极大的益处,称得上是某种“投桃报李”。

毕竟周正提供的这些物质支持,本质上就是在帮苏洛维琴科的队伍不断降低伤亡,令任务的完成率一增再增。

对一位身在一线、亲临战场的特战指挥员而言,没有什么事是比这来得更重要了,对周正报以力所能及的报答也是情理之中。

眼下,坐在副驾驶位上的苏洛维琴科,在前往任务目标的路途中也手不闲着。正在用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规划着任务纲要与初步的行动方案,准备在完成后打包下发给麾下各个组长、组织行动。

手指不断敲击着触控屏幕,同时向身后的周正开口问道。

“那个提供目击情报的线人,他答应与我们合作了吗?”

苏洛维琴科话中所指的,正是那个告知了阿基尔在奴隶市场有重要发现消息的伤残退伍兵。

因为此人早已伤残退伍脱离了军队,加之hts现在又在大力搜捕任何与叙军相关人员的缘故。

苏洛维琴科是不大能确定,这位数年前就和叙军撇清了关系,如今已经隐姓埋名回归普通人来躲避迫害追杀的老兵,是否愿意出手相助帮上一把,毕竟这和单纯提供情报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是真的要以身涉陷、冒性命之危的。

反观周正这边,在临行前与阿基尔反复沟通过后,却也无法完全确认给出肯定的答复。

只能报以“希望如此”的语气缓缓说道。

“不清楚,对方只是给了见面地点,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愿意多说,态度如何完全不明,就连阿基尔也问不出究竟是怎么个情况,只能先过去会一会再说了。”

闻言的苏洛维琴科稍作沉默,片刻后则是以平淡如常的语气回道。

“如今叙利亚的情况人人自危,不愿意合作也不能强求什么。只是希望他至少能提供给我们更进一步的有价值情报,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