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基丶 作品

第722章 你跟他不是老相识了吗?摇人过来帮忙

如此强力到几乎不计成本的高性能弹药精确打击,效果自然也是立竿见影的。

一窝蜂往上冲的“安沙尔救赎军”攻击波次,仅此3枚500公斤级集束弹头猛轰,就基本死了个精光。

但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周正下令发射的,可不只是3枚弹道导弹,而是翻倍的整整6枚。

那么,剩下的3枚弹道导弹去哪儿了呢?

答案就在紧接从机场外传来的震撼爆破声中。

轰隆隆——

望着橘红色的小型蘑菇云在机场外拔地而起、直冲天际,身旁的迫击炮轰炸已然停歇的克劳泽,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那迫击炮炮击应该是在弹道导弹发射升空后才开始的,总部事先应该不掌握打击坐标才对,现在这又是——怎么办到的?”

对于不具备发射后重新载入坐标、二次变轨打击能力,只能依靠发射前事先输入好的坐标照准来打,并不那么先进的一般弹道导弹来说。

眼下这种明明敌军炮兵阵地刚暴露没多久,齐射都还没来得及打几轮,就迎头吃上了弹道导弹骑脸轰炸的骇人景象。

就属实有点超脱常理,以至于刚刚赶来和克劳泽汇合的罗斯科夫,在下车瞅见眼前景象后都不明白是咋办到的。

对罗斯科夫的提问不置可否,先给手中打空了弹药的Ak-74m换上了新弹匣,顺带抬头望向天。

随手一指脑袋顶上的克劳泽这才回道。

“是无人机的功劳。”

“无人机?等等,你是说——”

一脸惊讶的罗斯科夫显然是已经意识到了什么,但仍是觉得难以置信。

这也难怪,毕竟察打一体无人机引导一般的空地导弹、反坦克导弹,这活儿已经不算稀奇,大伙都见过。

但无人机引导弹道导弹轰炸你见过没?

这就好比是小学生放学搁校门口约架,结果有人约来了特大块头的世界级拳击冠军,指着对面的小学生就说“给我揍他”。

就,你很难想象小不点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和大块头的弹道导弹,是怎么搭配组合在一起的。

不怪罗斯科夫听见这消息一脸的惊讶,自己当初也是差不多表情的克劳泽随即解释道。

“其实这并不高端,伊朗人这么干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想用弹道导弹打击移动目标就必然不能只靠固定坐标,这是铁律。但另一方面,伊朗人又缺少足够高端的技术支持,来实现高技术力的先进复合制导,比如图像匹和探测距离足够远的主动雷达导引头,配甚至是Ai自主识别。”

“所以,他们就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选了个简单但可靠的‘土办法’,末端激光制导,用无人机来指示目标。”

如克劳泽解释的这样,伊朗人开发的这种“弹道导弹打移动目标”打法并不稀奇。

甚至用在作为高端技术兵器的弹道导弹身上,都多少显得有些“土得掉渣”。

先根据发射时的目标所在位置,赋予弹道导弹一个初始打击坐标和发射指向。

如此一来,等弹道导弹抵达目标所在空域时,即便目标有较强的机动性,起码也不会跑出去太远、打击方位偏离太多。

这时候就启动弹载导引头进行末端制导,交由激光来指示打击目标进行最终的修正。

处在末端下落飞行状态的弹头依然有高度和速度,可以进行小幅度的机动变轨。只要目标不是既小机动性又强得离谱,那凭借弹道导弹本身的大范围杀伤特性,一般来说就能造成有效毁伤,就可以视作“打得中”。

所以天上那架被周正紧急调遣来的见证者-129察打一体无人机,可不是过来发射导弹丢炸弹的。

而是在弹道导弹落下前不做开火,避免自身过早暴露,以引导弹道导弹完成末端变轨打击为第一优先任务。

为什么胡塞老哥可以在红海,用听上去高大上的反舰弹道导弹大发神威,甚至连帝国航母都被打得惊出一身冷汗?

那并不是因为胡塞老哥手里的伊朗系弹道导弹技术有多高端,也没有老中这样全球第一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支撑。

没有df-26侦察弹、wz-8侦察机、遍布水下的仿生拟态无人机、5分钟内就能二次重访的高分光学卫星网,压根不具备这样的先进侦察与态势感知手段。

只是因为胡塞老哥用上了伊朗人开发的这种“土办法”,让弹道导弹在打击末端进入“A射B导”环节,由其它友军单位提供最终的目标指示、引导修正打击弹道。

本身曼德海峡就足够窄小,胡塞老哥们占据的那条海岸线还有相对高海拔优势,能居高临下、一览无余。

简直是最适合伊朗人开发的这种“土办法”发挥功效的理想作战环境,随便搞点无人机、无人艇出去,就能完成最终的目标引导,就能让无数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惊呼“反舰弹道导弹进入烂大街时代”。

实则不然,成体系的“区域拒止\\反介入”和“土法上马”是有根本性的巨大差距的。

不过有一说一,胡塞老哥这种充分利用手头有限的装备和物质基础,最大化发挥主观能动性,打出极其优异战果的示范作用,确实还是值得周正学习和借鉴一番的。

用弹道导弹打惯了各种固定目标的周正稍一寻思。

既然胡塞老哥能用这“土办法”来打船,那我为什么不能用来打人呢?反正他成群结队行动的敌人,也没比30节的航母跑得快不是?没理由打不了。

说干就干的周正立刻调整计划、着手行动,这才有了如今这“无人机引导弹道导弹轰炸敌军地面机动部队”的一幕。

听完克劳泽的解释后,明白了这不是什么高大上技术,原来是这种“土办法”上马打出惊人效果。

颇有些哭笑不得的罗斯科夫无奈摇头。

“居然会是这样,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不过,这就算完了吗?敌人就这样被解决了?”

不熟悉本地情况的罗斯科夫,对敌人的习气和作战风格一概不知,只能向克劳泽取经问问情况是否真如自己所想。

第一次与此前只是有所耳闻的“安沙尔救赎军”交手,同样不是很熟悉情况的克劳泽,望着眼前这敌人惨死一地、且连吃6发弹道导弹后再无发起第三波冲击的征兆,基本也就可以下定论。

“起码我们这边,应当是暂时收场了。”

“快速猛烈地建立战场威慑力很有必要,这样你就能吓退很多决心不坚定但却有些麻烦的敌人,尤其是在非洲这种地方。这是我来到这儿这么多年后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猜猜瓦格纳在非洲的赫赫凶名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哦,那让我想想,嗯——该不会是通过‘电锯生劈活人’和抡大锤?”

闻言的克劳泽径直一笑,在飘散着浓郁血腥味的空气中摇了摇头,倒也不能说罗斯科夫这般调侃是完全没道理。

“得说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如果你的敌人够野蛮,那你就用野蛮的方式跟他讲道理。没办法,说人话他们又听不懂,那就只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

“不过,重要的还是让他们明白你既有决心、又有实力,是不能招惹的对象,就比如现在这样。”

“嗯——的确,我认可你的说法,就像在新兵营里那时候一样。”

聊完了敌人的事,两手叉腰、还没清闲一会儿的罗斯科夫又顿生烦恼。

克劳泽这边刚下完处理现场、抢救伤员的命令,就听得背对自己的罗斯科夫忽然兀自开口。

“这次的麻烦可有点大了,老实说。”

“我不止失去了二号目标,还顺带搭上了一架飞机和一名飞行员,这些可都是兄弟单位配合借调来的,回去以后起码够我写半个月的报告接受问话了。”

话音未落之余也不止抱怨吐槽,已经是把未来科技恨得牙痒痒的罗斯科夫紧接又问道。

“还有,未来科技这帮逼人是他妈疯了吗?他们知不知道自己是在对谁开火?”

“跟瓦格纳打也就算了,那顶多算公司战争。这次可是空天军资产,一架去年才交付的最新批次伊尔-76改进型!”

“知道这事要是传出去会有什么后果吗?他们未来科技难道就不考虑清楚?”

罗斯科夫能这么想很正常,正常人基于正常的逻辑思维都会这么想。

但作为未来科技老对手的克劳泽可不会这么觉得。

“他们是考虑清楚了,一定是,然后才会这么做的。”

“你要知道,未来科技从来不以政治和军事后果为第一导向,他们作为敌人去优先考虑的,永远都是资本的利益。这和你过去以往面对过的任何敌人都不同,你的正常逻辑和惯性思维在这里、对他们,压根不起作用。”

“所以——你现在顺着我说的话,更新了认知之后再去想想看。想想未来科技这么做,如果是以资本的利益为第一导向,那又会具备多少的合理性。”

“......我想我大概明白了。”

对看似反常的行为得出离谱的分析结论,以至于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那很可能是你的分析方向一开始就错了。

麦迪逊知道的那些破事,还有其个人的“光辉伟业”。

一旦作为把柄被俄国人知晓攥着,然后“按需公布”——看心情对外分批次抖露出去,猜猜未来科技那时候的感觉会有多酸爽?

说这是“某个关键部位被敌人攥在手里,心情不爽了就猛攥一把”,这都不足为过,就看怎么拿捏未来科技会更爽就怎么来吧。

市值蒸发千亿那都只能算起步,鬼知道这些天怒人怨的破事一旦满世界都知道,未来科技最后究竟会承受多大的资本损失。

克劳泽和罗斯科夫能想到的事,未来科技作为当事方肯定自己心里更加清楚。

为什么这么不择手段、不计后果,那答案也就明摆着了,这就是克劳泽所说的“一切以资本利益为第一导向”的具象化体现。

了解到以上这些以后,更加坚定了完成任务决心的罗斯科夫随即开口。

“既然如此那就更不能让未来科技称心如意了,就算把我这条命搭上,也一定要把这麦迪逊弄回莫斯科去。”

“得联系上级,告诉他们这里发生的事和情况。无论用什么办法,必须赶紧把麦迪逊弄出去,我猜未来科技要是知道麦迪逊还没死,还在我们手里好好的活着,发疯就肯定不算到此为止。”

闻言的克劳泽当即一笑。

“看,你开始变得了解未来科技了。没说错,他们确实就这样。”

接到了克劳泽第一时间发来的战场反馈情况,坐镇指挥部的周正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唯独眼下这机场跑道遭破坏的情况倒是有些棘手。

“无人机拍摄到的现场画面显示那跑道已经用不了了,到处都是大直径的弹坑没办法供大型固定翼飞机起降。”

“派工兵上去平整跑道可以但不建议,那样做是在告诉敌人‘赶紧过来补充轰炸’,我的建议是想想别的对策,首长。”

“首长?”

斜着眼角瞟了自己走关系、花大价钱新招来的参谋长李正剑一眼,这位明明是正经科班出身的高端人才,在相处下来的这段日子里倒是比预想的要更加“风趣”、毫不死板。

两眼往上一翻,故作姿态的周正随即回道。

“你喊我这个我总感觉有点——不大对劲,还是叫同志算了,咱们这儿不兴形式主义那一套。”

“说说你有什么办法吧,展示一下你的聪明才智,我费力把你招来不就为了这个吗?”

倒也不端着的李正剑听罢一笑,并非没有对策,这就给出了自己的办法。

“呼叫阿尔西姆吧,他跟你不是老相识了吗?现在他归属非洲军团,重新回到了编制内,理应该管管这事。”

“何况他的中非基地也够大够强,具备大型固定翼飞机起降的能力,要兵有兵、要直升机有直升机,连我们的空军也借驻在那里。”

“人员再次转运虽然有风险,但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这已经是目前最好的办法,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