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银子 作品

第782章 下拜帖

接下来两天,姜甜甜花费了高昂的学费,终于在陈凡的教导下,写完自己人生第一部剧本。

因为只是文学剧本,写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挺简单的。

所以她总感觉学费交多了,下次可不能随他开价,必须讨价还价才行,要不然太亏了些。

唯有姜丽丽在一旁幸灾乐祸,可是没等她高兴完,姜甜甜就来了一句,“等你以后找他学画新的服装设计图,看你要交多少学费!”

然后姜丽丽就懵了,想到姐姐交学费时沮丧的样子,不禁提心吊胆起来。

当然学费都是小事,工作才是重点。

除了文学剧本,更重要的还有分镜头剧本,这个自然是陈导演来负责完成。

其实在姜甜甜的文学剧本完工之前,他就已经将分镜头剧本画好,……反正都是一家人,沟通起来方便得很,与其说是根据文学剧本去画分镜头剧本,还不如说是根据分镜头剧本改编文学剧本。

他们家的事总是这么颠覆常理。

等姜甜甜的剧本一完工,陈凡将两份剧本交给况明义,两人又沟通了一番拍摄的问题,便让况明义先去做前期准备。

估计等9月份开学的时候,再回省城,应该就可以开拍。

随后陈凡拿着江影厂开出的证明和介绍信,带着姜甜甜和姜丽丽,一起飞往京城。

飞机上,他们三人坐在一排,吃着空乘刚送来的东西,两姐妹喝着饮料,陈凡喝着茅台,小声聊着天。

这款三叉戟1e型飞机,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之一,在60年代就能实现零能见度着陆,也曾轰动一时。但现在已经有些老旧,再过几年,就会变成落后机型,被波音和麦道彻底甩在身后,后来麦道就被波音吞了,成了第一大,直到空客追上来,但那时候已经没了三叉戟的影子。

如果说这年头的三叉戟还有什么优点,那就是座椅比后世的飞机座椅要宽大得多。

与后世将汽车的车身越做越宽相反,飞机的座椅是一个越做越窄的过程。60年代的飞机座椅,比后世公务舱的座椅还宽松,到了后来,已经不能容纳一个胖子。

毕竟舱内面积恒定的情况下,座椅越小,客位数量就越多,机票也就越多。

而现在的飞机还是主要服务有钱人的,把座椅改小,有钱人生气了,难受的还是航空公司。

三叉戟飞机内部客舱宽度仅有32米,是典型的窄体客机,但座椅也不多,一排仅有5个,一边两个、一边三个,中间是走廊。

陈凡三人此时就坐在一排三位的位置上,而且座位之间还没有扶手隔断,如果不是在公共场合,都可以直接躺下来。

明明座位很宽松,三人却挨得很近,也就是陈凡坐在边上,才没有引来异样的目光。

听到陈凡要去找的人,姜甜甜喝了一口汽水,感觉有些好奇,不禁问道,“他们那些人,真的能拍电影?”

这次去京城,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找演员,找完演员之后,就可以兑现之前陈凡的承诺,带着她们到处公费旅游。

只不过,之前姜甜甜和姜丽丽都以为陈凡是要去北影厂借人,毕竟如今的北影厂是全国最好的电影制片厂之一,另外几个则是长影厂、上影厂和八一厂,余者皆不足为虑。

却没想到,陈凡要找的,竟然是朝阳观开观当天,前来切磋的那些京城武林界人士?

那些人也能拍电影?

陈凡抿了一口酒,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白云,轻声笑道,“我要拍的是武打片,演技什么的都不重要,反而对身手的要求很高,所以没必要去找电影厂的演员。”

至于后世内地武打明星的培训基地: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此时还叫“北亰市业余体校”,这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主要是在1975年的全运会上,小李同学在武术套路比赛中,获得全能冠军。

而他所在的武术队,还是在74年11月的时候,北亰体委才决定成立的,基础就是业余体校的少年武术班。

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很是震惊了全国同行。

之后这支武术队经常为外宾表演,甚至出国表演,便在海外也有了一定的名气。

但真要说什刹海体校名扬海内外,还得是在《少林寺》电影上映之后,这部现象级的电影,不仅在国内外掀起武打片的高潮,还成就了两个单位、一个人,其中一个就是什刹海体校。

另外两个就众所周知,无须赘述了。

就在陈凡思索的时候,姜丽丽忍不住问道,“那你为什么不去什刹海的业余体校武术队去找呢?他们可是拿过冠军的。”

陈凡回过神来,笑了笑,说道,“什刹海体校武术队的水平确实不错,不过你别忘了,他们可是要服从安排的,下个月就是全运会,体校会放他们出来拍戏吗?

就算这次咱们可以等,但是下次呢?

我这个电影要拍四五部,总不能每次都迁就他们吧?虽说我老陈在外面有几分面子,可那是在不耽误正事、不影响人家单位正常秩序的情况下,才愿意给这几分薄面。

若是有了冲突,任何单位都会以自己本单位的利益优先,比如上影厂就是,因为几个小问题,就拒绝了这个剧本。

谁能保证,以后什刹海体校不会为了比赛、训练,拉着队员不放人,那不少白耽误我功夫吗?”

姜丽丽和姜甜甜都恍然点头,拍电影对陈凡和张师父很重要,可是对人家不重要啊,更别说人家单位还占了道理,为国争光拿荣誉,不比拍电影更光荣?

任谁都说不出个不字出来。

那如果选民间武林人士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吗?

当然没有,那些人要么是没单位的,就算有单位,也多半是生产或民生单位,他们又不是要去为国争光,反而拍电影还可以为单位争光,哪个单位的大聪明领导会拦着?

恐怕倒贴还来不及,自带干粮、被窝的那种!

姜丽丽感叹地晃了晃脑袋,两根小辫子在肩头摆动,说道,“没想到你能想得这么远,连那些事情都考虑到了。”

陈凡笑了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多想一点就行。”

他只是站在了历史长河之上,看见了以后将要发生的事情罢了,不值一提。

三人吃着、喝着东西,小声说着话,倒也没感觉到时间难熬。

很快到了中午,飞机降落到机场,他们还有些意犹未尽。

出了机场,到出租车站叫来一辆红旗出租车,便直奔市区。

回到后海旁的家里,偌大的院子里空无一人,显然刘娟和马岚她们还在道观里做工,没有回来。

不过房子里面一尘不染,可见两人虽然忙着那边的工作,却没有落下这里的卫生。

三人各自回房洗漱,半个小时不到,都换了一身衣服出来,坐上找云湖机械厂驻京办借的面包车,前往不远处的朝阳观。

将车子停在后院,陈凡上前敲门。

很快就有人回应,“来了。”

等院门被拉开,刘娟第一眼便看见陈凡,顿时喜出望外,“呀,陈哥你回来啦。”

随后又同两姐妹打招呼,“甜甜姐、丽丽姐。”

同时让开路,将三人迎进去,又将院门关上。

陈凡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道,“张师父他们都在这里吗?”

刘娟关好门转身跟在他身后,笑道,“张爷爷每天都来,倒是李爷爷眼神不方便,已经好些天没来过了,林爷爷是闲不住的,只在早上来一下,然后就不知道去了哪里。”

陈凡轻轻点头,“嗯,是他们的性格。”

顿了一下,又说道,“那现在张师父在哪里?”

刘娟立刻指了指前面,“他平时没事的时候,一般都在前院和中院,偶尔也会在藏经阁喝茶看书,现在就在中院。”

陈凡不禁一愣,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她,说道,“张师父在藏经阁看书?”

真的假的?

姜甜甜和姜丽丽也面面相觑,都能看见对方眼里的笑意。

张师父他可是看见书就头晕的人,什么时候也转了性子,爱读书了?

刘娟却忽然捂着嘴,咯咯咯的笑个不停,“从您离开京城后不久,张爷爷就爱往藏经阁里钻,拿着一本道德经苦读,可是读了三个多月,还在看第一页。”

陈凡顿时满脸无语,转身往藏经阁走去,“他这是干什么呢?闲着没事闹着玩儿?”

刘娟对着闻声走出来的马岚挥了挥手,“去前面叫一下张爷爷,陈哥找他。”

马岚先笑着跟陈凡三人打了声招呼,才点了点头,“好嘞。”

说完便穿过连廊,往前面跑去。

这时候留在后院的几个小道士都走了出来,恭恭敬敬地对着陈凡作揖行礼,“弟子见过观主,恭迎观主回观。”

陈凡回了个道稽,笑道,“这几个月有什么事没有?”

担任都管职位的雷空云上前几步,恭声说道,“回观主,一应杂务尽皆凛然有序,别无他事。”

说着转身对着负责文书的雷空雨、负责管账的许贤贞说道,“将记录每日事务的册子和道观的账簿拿来,供观主检阅。”

没等雷空雨说话,陈凡便摆摆手,“我现在有事,那东西先放在藏经阁茶室,我改日再看。”

身为观主,不能完全撒手不管,否则下面的人容易心生怠慢,但让陈凡矜矜业业,他也做不到,适当做个样子也就差不多了,反正事务簿和账簿放在他手边,鬼知道他看没看。

挥手让众人散去,陈凡走进藏经室,刘娟立刻送了三杯茶过来。

刚才的问题还没得到答案,陈凡便又问了一次。

结果刘娟又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陈凡看看两姐妹,再看看她,心里想着,莫非是张师父闹了什么笑话不成,就这么好笑?

刘娟好不容易喘匀气,这才笑着说道,“张爷爷经常跟香客讲当年朝阳观的故事,还说自己当年也是个道士,就有很虔诚的信徒向他讨教道经,结果每次他都答不上来,都是空云小道长帮着回答的。

时间一长,他也担心会露馅,就抽时间到这里来看书,可是他不好意思向那些小道长请教,自己又看不懂,所以三个多月了,第一页都还没看完。”

陈凡一巴掌捂在脸上,感觉没眼看。

随后想了想,说道,“你晚上回去,到三楼阁楼的书房去看看,西北角落里都是道经,第一个书架的第三排,有注释版的道德经,你拿一本过来,以后就让张师父看那个。”

说到正事,刘娟立刻摆正态度,正色点了点头,“嗯,我记住了。”

随后便退了出去。

陈凡端着茶盏,刚吹了几口气,张玄松就撑着拐杖走进来。

姜甜甜和姜丽丽立刻站起身,乖觉地喊了一声,“三师父。”

张玄松满面笑容地点点头,“好好好,都坐、都坐。”

转头看向陈凡,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将脸色一板,说道,“看见师父连屁股都不挪一下,一点规矩都没有。”

陈凡喝了口茶,淡然笑道,“一观之中、观主最大,你见了观主也不说问声好。”

张玄松黑着老脸,拎着拐杖就要使出疯魔杖法。

然后就被陈凡一句话堵了回去。

“三师父,拜帖你会写的吧?给你认识的那些什么孙门、杨门、吴门、武门、……反正所有的太极门,还有八极、披挂、通臂、形意、三皇炮锤,……反正所有认识的武术门派,都下拜帖。

甜甜丽丽,笔墨伺候。”

姜甜甜和姜丽丽立刻憋着笑站起身,到书架上拿了笔墨纸砚过来。

张玄松却傻傻呆住,连拐杖都忘了放下,看着他问道,“咋地了这是?你要单挑武林啊?”

陈凡一口茶差点喷出来,赶紧咳了两声,将茶盏放下,没好气地看着他说道,“我是要给《道士下山》拍电影选演员。”

“《道士下山》?”

张玄松立刻挨着他坐下,眼里满是希冀,看着他小声说道,“就是你说的,写朝阳观道士下山济民抗战的故事?”

陈凡这次没逗他,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是的,已经写完了,不过还没有出版,我打算拍完电影,将小说跟电影同时上市,那时候互相推动,影响力更广。”

说完看了一眼姜甜甜。

姜甜甜如今很自觉地客串他的秘书,立刻打开随身带着的公文包,拿出一叠厚厚的书稿,放到张玄松面前,笑道,“三师父,这个就是书稿。”

张玄松赶紧将拐杖放到一旁,还在衣服上擦了擦手,这才小心翼翼地捧起书稿。

但是还没等他翻开,却又放下,对着姜甜甜将手一招,“丫头,笔墨伺候,我要写拜帖。”

两姐妹立刻忙碌起来,一个折红纸、一个磨黑墨,不一会儿,张玄松便写了一堆拜帖,将偌大的茶台盖住了大半。

(民国拜帖一张)

写完之后,张玄松将毛笔一丢,转身对着陈凡说道,“好徒弟,这些够不够?不够的还有。”

他晃了晃脑袋,转头对着伺立在一旁的两姐妹笑道,“三师父我当年从山东下江苏,然后过江到江西,这才跟了队伍,这一路上结识的武林中人虽然没有京城多,但也不在少数,比武林人脉,你们其他几个师父,肯定不如我!”

陈凡站起来扫了几眼,满意地点点头,对着两姐妹说道,“按照规制,折好后装起来。”

随后敷衍地对着张玄松说道,“嗯嗯嗯,三师父最厉害,不过这些够用了,你这就有二十多个名家传承,我只是想找十四个大大小小的武术演员而已,肯定够用。”

之所以是十四个人,因为当年和张玄松一起破观下山的,就是十四个道士,他这是尊重原型。

张玄松一把拉住他,“不管够不够用,反正演我的那个,可不能选个丑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