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
朱元璋刚想说句安慰的话,突然觉得不对劲,他疑惑地看着朱肃:
“小五,我刚才打你,你为什么没哭?”
朱肃与朱元璋间,一场充满了火药味的对话,就这样开始了……
“我不怕呀!”
朱肃是个未经世事的孩童,他的大脑简单而直接。
对于装酷这种行为,他就像是个游戏里不管怎样都能刷新战绩的玩家……
即使一次次跌倒,也能一次次爬起来,永远都保有一股子冲劲儿。
“你为何不怕?”
朱元璋皱了皱眉,这孩子似乎与他不同,缺少了他那种坚韧不拔的气质。
“难道有什么蹊跷?”他心中暗自琢磨。
“我就是不怕!”
朱肃仰起头,对于父亲的追问,他只是更加坚决地挺直了腰杆,仿佛“天不怕地不怕”就是他的天性。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然后将目光转向了那只刚刚放下的鸡毛掸子。
“这手感,似乎有些不对。”
朱元璋只是轻轻嘟囔了一声,朱肃却立刻在他怀里不安分地扭动起来。
朱元璋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哪里不对劲。
他拆开鸡毛掸子,发现朱肃竟然在其中藏了一层棉花和鸭绒,然后再把鸡毛插回去。
这样一来,鸡毛掸子打在身上,自然不会感到疼痛。
朱元璋看着自己这个聪明的儿子,既欣赏他的机智,又担心这样的聪明会让他走上歪路。
朱肃首次领略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屁股上结结实实地挨了几下,那疼痛如闪电般穿透了他稚嫩的身体。
此刻,朱肃看着面前笑得前仰后合的大大哥沐英,心中满是无奈。
毕竟,当年是沐英及时赶到,才把他从那双铁掌中解救出来。
叹了口气,朱肃心想:
“可惜那时年幼无知,不懂得‘威武不能屈’的道理,哭得稀里哗啦,毫无豪杰之气,现在想要弥补,面对大大哥,却只能自叹不如……”
正当他们沉浸在回忆中时……
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
“吴王爷真是名不虚传,末将王保保实在是佩服啊……”
“一万亲卫就能让几十万大军溃不成军,整个西南都仰赖您的鼻息,真是令人敬畏……”
沐英只是微微一愣,有些不明所以。
朱肃却是身子一震,难以置信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来人嘴角挂着似有若无的笑意,看着朱肃:
“小五,看来你挺有本事啊,让你四哥辛辛苦苦跑一趟,却一无所获。”
“不过,你平安无事,我就放心了。”
“四哥!”
朱肃吼了一嗓子,随即快步地冲上前去,一把将朱棣搂进怀里……
他也不管朱棣身上沾满了征途的泥土……
一向爱干净的朱肃这回竟大胆地给了四哥一个结实的拥抱,甚至眼里还泛着光:
“你……你怎么突然来了?”
“还不是担心你小子出事!”
朱棣没好气地轻拍了一下朱肃的肩膀,语气里透着责备:
“你这么冒失,西南又不太平,还带着那个冒失的蓝玉,我能不担心吗?”
说完,朱棣迈步朝堂内走去,瞥见沐英,也只是随意地点了点头,说了声:
“义兄。”
沐英对朱棣这副冷淡的态度早已习以为常,微笑着点头回礼。
他心里清楚,朱棣这个时候能出现在这里,足以证明他是个称职的兄长。
“哈,吃瓜呢,正好我渴得厉害!”
朱棣注意到朱肃旁边放着半个吃剩的西瓜,顿时觉得口干舌燥,便随手拿起西瓜……
看到朱肃用勺子吃瓜的痕迹后,朱棣不禁皱了皱眉,轻蔑地看了朱肃一眼,然后“咔嚓”一声将西瓜从中分开……
取了一块,双手捧着,大口咬了起来。
“四哥,后院还有西瓜,我让人给你送过来。”
朱肃谄媚地笑着,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讨好的意味。
他心里明白,作为藩王,私自离封是大罪,何况他还顶着王保保的名号,行事不得不更加谨慎。
天知道,现在镇守辽东的,可是北元降将王保保……
若他趁机生事,朱棣的处境,恐怕不妙。
“四哥,你太冲动了。”
朱肃心里这么想,然后低声说了一句。
“冲动个鬼!”
朱棣吐了口瓜子,他本就多疑,原计划派王保保去,最后却在出发前改变了主意,由他亲自跑一趟。
朱棣这么做,是因为他觉得,这个时候,朱肃身边如果没有兄弟支持,那怎么行。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甚至朝中的大臣们,他们都觉得,西南的土司们再大胆,也不敢真的对朱肃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最糟糕的情况,也就是劫持他,用来和朝廷谈判。
毕竟谁敢动朱肃的命,朱元璋会亲手将他的全族打入地狱。
但只有朱棣和沐英,真正觉得这件事不对劲。
他们从来不敢赌那个“万一”,因为那个人是朱肃,是他们最重视的弟弟。
这一世,他们三兄弟注定要同心协力。
朱肃和两位哥哥久别重逢,这自然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朱肃的目光落在朱棣脸上,他正悠然自得地吃着西瓜,那副模样让朱肃不禁想起了那个在金陵城里一旦发怒便如雷霆万钧的朱元璋。
“四哥,若是父皇知晓……”
朱肃面带忧色,看着朱棣,话语未竟便停住了。
朱棣挥了挥手,不在意地将西瓜皮扔到一边,轻描淡写地说道:
“有何可怕的?”
“父皇难道会因这事而降罪于我?”
沐英在旁边忽然轻笑出声:
“英勇无比,英勇无比!塞王的这份镇定自若,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喂,大大哥!”
朱肃有些不悦地望向沐英:
“你说的‘一般人’,是不是暗指我啊?”
沐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你还有这份自知之明?”
“看来你确实有所进步……”
朱肃无奈地叹了口气,心里明白沐英是在提醒他,底牌不宜过早全数亮出。
他深知,吴王亲卫在此次战役中大败敌军数十万的消息,很快就会遍布天下。
那时,即使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对朱肃依旧信任有加,文武百官又会怎样看待这位掌控着大批精锐战力的吴王殿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