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汁糖丸 作品

第272章 如花的妙龄少女 要不要?

朱肃听得愣住,他沉吟片刻,然后问道:

“您说的,都是真的吗?”

“古翁对王爷,绝无隐瞒!”

古翁的头深深埋下,几乎要磕到地上。

“杨倾分配了多少粮食给您?是否充足?”

朱肃心中明白,现在并非验证古翁话语真伪的时机。

毕竟,他很快就会让赵传来确认一切。

目前,他更挂心的是那些受灾的苗民。

“他给了我两万石粮食。”

古翁的声音带着哭腔:

“但是……但是这仍然不够……”

“让赵传过来!”

朱肃对旁边的陈锋下达命令,同时又向古翁解释道:

“我此刻就会想法子为您筹备粮食,您稍作等待。”

“殿下,这……”

古翁瞬间泪流满面。

“古长老,您不必感到不安,我这样做并非完全出于对您的考虑……”

朱肃想到了古翁之前的话,眉头不由得深深皱起:

“人可以以各种方式死去,但绝不能是因为饥饿。”

他想起父亲朱元璋曾经告诉过他:饿死的人,在死亡的那一刻,真的会失去一切,包括尊严。

很快,赵传急匆匆地赶到了。

“起来,现在没空跟你客气,你告诉我,今年的夏汛,贵州是否遭受了严重的灾害?”

“殿下,您这是什么话?”

赵传一脸惊讶:

“我,并未收到有关灾情的消息啊?”

朱肃的目光随即转向了古翁。

“吴王殿下!”

古翁声音带着一丝无奈:

“我们生苗所在之地偏远,即便灾情严重,官府也难以察觉,就算察觉了,也不会有人上报。”

“我们这些人,连个户籍都没有。”

朱肃立刻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

“赵传!”

朱肃目光锐利地扫向赵传:

“古长老所言,是否确有其事?”

“殿下,确实……”

赵传立刻回答,声音有些颤抖:

“往年确实有过这样的情况……”

“行了!”

朱肃突然语气严厉地打断他,神色严肃地说道:

“立即筹粮!”

朱肃一声令下,赵传却犯了难。

“殿下!”

赵传愁眉苦脸地说道:

“并非我不愿意,实在是现在府衙的粮食库存告急。”

“今年的赋税还没开始收,加上之前大军驻扎,官仓的粮食大都用作军粮了。”

朱肃对赵传的解释并不意外,他早已有了应对之策:

“筹粮要紧,不能拖延。”

“晚了,苗民们就要饿肚子了。”

“这样,我写封信给贵州巡抚,让他着手筹备救灾的粮食。”

“但是殿下……”

赵传犹豫地看着朱肃,咬了咬牙,接着说道:

“山里的苗民,往年常常抗税,那穷山恶水的,难免有些刁民……”

古翁尴尬地红了脸,声音中带着几分苦涩:

“王爷,山里的百姓种点粮食,那是出血汗换来的,再说……”

“古翁,不必过多解释,本王明白你的意思。”

朱肃此时的面色和蔼可亲,一点也看不到愠怒的痕迹。

但一转过身来面对赵传,他的脸色不由自主地沉了下来。

“赵传!”

朱肃的目光落在这位铜仁知府身上……

他心中暗自摇头,若是大明每个官员都像赵传这样想法,那西南地区的安宁恐怕就难以保持了。

赵传察觉到朱肃的不悦,神色变得有些紧张。

朱肃稍作沉吟,然后说道:

“不管怎样,他们都是我大明的子民。”

“苗民交不交赋税,那是另外一回事,现在最重要的是救灾。”

“生苗、熟苗,都是我大明的百姓,他们遭受灾害,我们就要想法子帮他们渡过难关,而不是在此争论不休。”

朱肃说到这里,目光转向站在古翁身后的陈锋:

“陈锋,带古长老去休息。”

随后,他又对古翁道:

“古长老,你先去休息,本王承诺,三日内必有足够的粮食送你进山,助你们度过这个难关。”

“殿下……”

古翁满脸泪水,愧疚之情溢于言表:

“我替受苦的苗民向您表示感谢!”话音刚落,他就要跪下去。

陈锋察觉到朱肃递来的眼色,赶紧上前扶住古翁:

“古长老,吴王一向仁慈,这种事对他来说,不过是分内的事,您不用这么客气。”

“但是……但是……”

古翁此刻完全失去了之前的超然气质,更像是一位劳作一生的老农。

他正因天灾粮食颗粒无收,全族生计困难而发愁,没想到却有人向他伸出了援手。

而这个人,正是他曾想刺杀的吴王朱肃。

“吴王殿下!”

古翁声音嘶哑:

“我之前犯下大错,罪该万死!”

“即使您宽宏大量,不杀我,我也清楚自己罪孽深重。”

“因此,无论您吩咐我们蛊神教的人做什么,我们都将遵从您的指令!”

“从今天起,蛊神教上下,苗疆十二峒峒主,都将效忠于您!”

话音刚落,他再次跪倒在地,而这一次,陈锋是怎么也无法再将他扶起。

“古前辈!”

朱肃忍不住好奇道:

“我并非无端猜疑,但您毕竟只是个长老的身份,怎么您的语气听起来,倒像是蛊神教的教主本人,随口就能给出承诺呢?”

“吴王误会了!”

古翁严肃地解释道:

“十二峒向来同心协力,共度难关,再说……”

古翁顿了顿,用一种古怪的眼神上下打量了朱肃一番,然后才缓缓开口道:

“其实,蛊神教的教主,正是我的女儿。”

“哦?”

朱肃看着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心里暗自猜测,这位古翁的女儿,年龄应该也不小了吧。

但古翁接下来的话,让朱肃当场愣住,险些没站稳。

“小女古玉清,芳龄十九,她自幼便能通晓万物心声,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猛兽昆虫,都能与她沟通。”

古翁说到这里,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丝自豪的笑意:

“因此,我们这些老骨头,对玉清担任教主一事,都是心悦诚服的。”

朱肃听后沉默不语。

尽管古翁的话听起来有些含糊,但朱肃清楚,像蛊神教、苗疆十二峒这样的组织,其领导者必须有过人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