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微微一笑,看着朱肃如此掏心掏肺,心中既感动又觉得有些荒诞:
似乎吴王殿下确实最有资格说这番话。
毕竟能够三番五次惹怒洪武大帝,还能活得像个没事人一样的,确实不多。
当然,有时候也会受点小伤,但即便是单脚跳,也总算是跳得动的。
最后,蓝玉千恩万谢地将朱肃送到大门外,两人挥手告别。
就在朱肃打算前往镇府司了解审讯最新进展的时候……
蓝玉却跑到后院去挑拣那些长得好的花椒树了。
得选一根模样上乘的,还得预留个把柄,方便皇上到时候使用……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朱肃来到了锦衣卫镇府司。
他不太适应诏狱里那股湿冷的气息,本想让人把新抓的人犯带到大厅里审问,但手下人却有些无奈地对他说道:
“王爷,兄弟们知道那人犯的罪行后,都是行伍出身,手头重了些……”
言下之意就是——您还是别把人带上来了,万一移动过程中,人犯直接断气了怎么办。
“真晦气。”
朱肃不满地嘟囔了一句,但还是决定去诏狱看看。
到了诏狱,他走进刑房后,便看到一个满身血污的年轻人。
这年轻人长着一张椭圆脸,一双细小的眼睛,塌陷的鼻梁,看起来有些狡猾。
“这人是怎么回事?”
朱肃一边问着负责这个案子的毛骧,一边走到房间中央。
这时,一个机灵的锦衣卫小旗已经搬来一把太师椅,放在了朱肃的身后。
朱肃大大咧咧地坐下,毛骧便低声把年轻人的情况说了一遍。
这年轻人名叫李昊,是个在勾栏里说笑逗乐的下等人。
他的工作就是讲些笑话,说些段子,让人开心。
不过,他的水平显然不足以称为相声演员,只能算是个说段子的混混。
李祺——李善长的长子,此前曾与朱肃结下过梁子。
碍于父亲声誉,他化名李旦,常常出入一些风月场所。
在那里,他与这李昊结识,成了酒肉朋友。
不久,一个名叫黑尾敝司的女子,找到了李昊,希望能通过他认识李旦。
黑尾敝司的请求很简单,却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诱惑。
她在李昊耳畔轻启朱唇,缓缓吐出几个字,瞬间如一股醉人的风拂过李昊的耳朵:
“昊哥,你能否引荐我认识那位李旦公子?”
李昊迷醉的看着黑尾敝司,不自觉地便点头答应了。
自此,三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而复杂起来。
有一日,黑尾敝司又带来了一个人,那人是樱花国的使节——足利直义。
他的到来,让李旦眼前一亮,双方很快就达成了某种协议。
这一切,李善长都被蒙在鼓里。
直到某一天,他意外得知自己儿子与樱花国勾连,脸色顿时变得阴沉无比。
随后他决定利用黑尾敝司,这个曾与他儿子有过瓜葛的女子,来拉拢腐化胡惟庸。
李善长眼中闪过一丝阴霾,嘴角挂着冷笑:
“儿子用过的女人,我这个当爹的可以再用用,然后再把她送给胡惟庸。”
他的计划,简单而直接。
反正都成了叛国者,礼义廉耻对他们还能有什么意义?
胡惟庸尝到了甜头之后,李善长立刻抓住机会,让胡惟庸协助他们,暗中算计正在高丽作战的朱肃……
一直对朱肃心怀不满的胡惟庸,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提议。
紧接着……李昊这个已经沦为外族走狗的人,通过他在京城的族弟向太子侧妃吕氏的弟弟吕徊传话,后者也高兴地加入了反贼的行列。
李善长把足利尊氏的计划和胡惟庸已经对朱肃出手的消息全部告诉了他,这样即使胡惟庸反应过来想要退出,也已经来不及了……
诏狱中,朱肃听完了毛骧对案件的详细讲解,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
这家伙真是个人才啊。
不过这一次,他不用做替罪羊,胡惟庸要死,但他能活下来。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朱肃说出口的第一句话却暴露了自己的心思:
“那个,黑尾……她在哪里?”
毕竟朱肃从未见过能如此魅惑人心的女子。
毛骧苦笑着回答道:
“听说她上了樱花国的商船,去樱花国了。”
“其实经我核查,这个女子并非樱花国人,她……她是个汉人……”
“胡说!”
朱肃立刻表示不满:
“你就当这小碧池是樱花国人不就行了?何必那么在意她的身份呢?!”
“呃……吴……不……指挥使大人……”
“您的话让下官有些困惑……”
“‘碧池’究竟是什么含义呢?”
毛骧已经被朱肃的言辞带得有些晕头转向。
“就是表面上装得纯洁无瑕,实际上却截然不同的人,你明白吗?!”
朱肃显得有些不耐烦。
“我……我明白了,大人。”
毛骧点着头,却又忍不住补充道:
“不过我觉得她比那些人要强一些。”
“嗯,你说得也有道理。”
朱肃随口附和着。
他忽然看向被绑在刑讯台上的李昊:
“那么,这个人怎么处置?”
“让他死去算了!”
“用头发遮住脸,再喂他几口发霉的米糠,然后扔到乱葬岗去!”
朱肃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
“我真想不通,中原已经多久没有打仗了,人们好不容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为什么就不知道珍惜呢?”
“我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卖国求荣,背叛国家的败类!”
朱肃话音刚落,周围便陷入了一片寂静。
突然,那个刚才给朱肃搬椅子的锦衣卫小旗恨恨地说道:
“李昊真是个畜生!”
他话一出口,朱肃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赞同地说道:
“说得好!李昊确实是个畜生!”
一旁的毛骧也跟着点头:
“大人说得对,李昊确实是个畜生!”
一句话被重复了三遍,那就成了重点。
李昊是个畜生
对于畜生,朱肃的态度就是冷眼旁观。
指挥使大人一声令下,毛骧便着手整理起案宗来……
同时,他还不忘额外留意那个聪明伶俐的小旗……
大人已特意叮嘱,若其品行端正,不妨适当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