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家伙,真是……继承了老子的脾气啊!”
那些心怀不服、心怀怨恨、记仇的人,一旦找到机会,就会狠狠地进行报复。
其实,朱元璋原本的想法和朱肃是一致。
但这个倔强的老头子还是期待朱肃能提出更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不料朱肃这次却只是老生常谈、不慎在意。
这让朱元璋感到些许失望。
然而,失望只是暂时的,他看着面前焦躁不安的儿子,知道朱肃还有正事要处理:
“下次别这么冲动,小子,对付那些朝廷重臣,你得先跟我通个气……”
随后朱肃匆匆离开皇宫,他心里火烧火燎的,只想赶紧看看李善长和胡惟庸受审后的样子。
这位平日里散漫的吴王,今天却像是换了个人,一路小跑,直奔北镇府司衙门。
但当他真正到达衙门后,才发现所有殷切地期望就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
李善长和胡惟庸二人那苍白的脸上,除了惊恐,竟没有一丝被刑讯的痕迹。
两个小老头,一辈子都没经历过被抓入狱这么刺激的事。
面对着锦衣卫刑讯室里的刑具,他们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烧红的烙铁,就立刻明白了——
有些事情,不是光有勇气和决心就能解决的。
于是,两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招供。
甚至朱肃手里还提着圆木棍,没来得及去诏狱时,陈锋就已经拿着小老头们的认罪书站在了朱肃的面前。
朱五爷随意地瞥了一眼,眉头就紧紧皱了起来。
二人出卖同党的态度,真是毫不犹豫,这多少让朱肃感到了失望。
这种互相攀咬的场景,他已经见得太多,早已习以为常。
但是证词里提到了蓝玉的名字,朱肃的眉头不由紧锁,显得异常不悦。
看来蓝玉要遭受池鱼之殃了。
若这事发生在高丽大战之前,朱肃见到蓝玉陷入困境,不上去冷嘲热讽一番,简直对不起自己的姓氏。
可此刻,朱肃盯着手中的证词,突然将其撕了个粉碎。
“告诉他们,我对他们提供的证词非常不满意。”
“所以,最好再加把劲。”
朱肃冷冷地说完这句话,便坐在主位上沉思良久,最终决定亲自去蓝玉府上探个究竟。
到了蓝玉府上,朱肃看到蓝玉形容枯槁,疲惫不堪,便知道蓝玉确实遭遇了不公。
“吴……吴王殿下……”
蓝玉见到朱肃,这位往日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此刻说话竟有些结巴。
“蓝玉,我不想跟你绕圈子。”
朱肃目光锐利地盯着蓝玉:
“我只问你一件事,你有没有勾结樱花国?”
“吴王殿下!”
蓝玉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委屈:
“我蓝玉虽然行事鲁莽,但忠义二字铭记在心,怎么可能背叛国家?”
“与外族结盟?我蓝玉不屑为之!”
蓝玉说完,朱肃并没有立刻回应,两人只是静静地对视着。
片刻后,朱肃忽然语气坚定地对蓝玉说道:
“不用多说了,我相信你。”
“吴王殿下……”
蓝玉听罢,心中对朱肃的那点不满瞬间烟消云散。
“吴王殿下,我蓝玉愿以全家老小的性命担保,绝无勾结外族之举!”
“若有虚言,叫我不得超生!”蓝玉面对朱肃的信任,除了感激,更多的是坚定地许下承诺。
朱肃听后,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这位兄弟,最后的结果似乎并不怎么样。
但现在他才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原来的指挥使毛骧现在也不过是副职。
历史的进程已经改变,自己又何必纠结过去呢?
“蓝玉!”
朱肃语气严肃:
“我素来不是个容易相处的人,但对你,对你们这些在战场上拼杀,守护国家的军人,我却有着天生的信任。”
“现在,我更是成为了你们中的一员。”
朱肃说到这里,目光变得柔和起来:
“我们以前虽然有些误会,有些不愉快,但我朱肃却坚信——”
“你蓝玉身经百战,舍生忘死,和我父亲一起打下了这片江山,你不会背叛它。”
“吴王殿下……”
蓝玉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得啦,你要是真信我这一回你就赶紧按照古人那样,拿根荆条去跟我爹认错吧。”
“我也不藏着掖着,你以前那些混账事,我爹那儿可都一笔笔记着呢。”
“你要是还不开窍,那我也懒得再费口舌了。”
朱肃嘴角挂着戏谑的笑着说道。
朱元璋对蓝玉的容忍度,几乎已到了临界点。
蓝玉的眼神中透出一丝憨厚,朱肃看着他,心想这性格真是改不了。
“海别公主和朱棣的态度,你心里得有个数,蓝玉,你必须有所表示。”
朱肃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
“别忘了,上次在高丽,你被派到最前线,除了我的实际考虑,我四哥的沉默也自有深意。”
“那次,是我主动给你调了两万骑兵,我四哥那么懂兵事,却从头到尾没吭声。”
朱肃轻轻摇头,看着蓝玉那略带惊讶的表情,心中不禁有些烦躁。
“怎么,我的话你还不信?”
朱肃皱着眉头问道。
“不,不是的。”
蓝玉回过神,嘴角挂着一丝尴尬的笑,他虽然反应迟钝,但朱肃的提醒,他终于明白了:
若是皇上利用这事儿大做文章,我蓝玉恐怕真的会冤枉至死。
但想到自己过去的错误,或许死得也不算冤……
想通了这一切,蓝玉清楚,现在已无暇顾及颜面问题。
吴王殿下的话语虽然直接了些,但想要保住性命,确实只能按照他的话去做,才有一线希望。
“殿下,蓝玉感激不尽!”
蓝玉向朱肃深深一拱手,身体几乎要下跪:
“还请殿下不吝赐教……”
“好了!”
朱肃一把扶住蓝玉的胳膊:
“跟我来这套干吗?快去向我父皇认错。”
“记住,他要是肯骂你,就说明事情已经过去了。”
“但无论我父皇怎么骂,你都不能顶嘴,要诚恳地认错。”
朱肃传授着自己的经验:
“记住,我父皇的脾气倔得很,你可别跟他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