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汁糖丸 作品

第221章 一脸懵逼地皇帝外甥

花铭的话让朱肃感到一阵恍惚:

“樱花国的人?这里是金陵,他们怎么敢……”

说到这里,朱肃突然停了下来。

他突然觉得,自己在辽东的这半年,似乎一直有人在暗中布局,像是在编织一张大网,等着将他们一网打尽。

但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朱肃百思不得其解。

既然想不出答案,那就先不去想它吧。

“李景隆伤得如何?”

朱肃忽然开口询问道。

“他运气不错,那些箭矢都巧妙地避开了致命部位,所以没有生命危险,不过伤口确实挺吓人的。”

花铭平静地解释道。

朱肃微微点头,沉默了一会儿,心中却翻涌起最近一连串的怪事,这让他感到一阵焦躁。

“得把陈墉找来。”

朱肃决定找个帮手来整理一下纷乱的思绪。

陈墉,显然是最合适的人。

夜幕降临,吴王府的书房里,陈墉在经历了两头幼虎的冲撞后,心有余悸的看着面前的两人。

简单听朱肃说了事件经过后,他瞥了一眼旁边坐着的花铭。

稍作沉思,陈墉才缓缓说道:

“我一直在想,自从我们凯旋归来,小五你在民间的声望就急剧上升。”

“这本是好事,但我不禁怀疑,这背后是不是有人在故意炒作,想激发你的野心,挑起陛下和太子对你的疑心。”

“他们的目的,很可能是让你和陛下、太子产生隔阂。”

他又瞥了花铭一眼,随后平静地说道:

“不管是针对你,还是设计李景隆,甚至今天偷袭花铭他们的樱花国人,这背后显然不是单一势力在操纵。”

“显然,为了对付我们,某些人已经在暗中结成了同盟……”

“同盟?”

朱肃轻轻按了按额头:

“找出这些人,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敢找死。”

瞬间,杀意从朱肃身上爆发而出,而这股劲头,似乎根本拦不住。

与杀意爆棚的朱肃相比,陈墉却显得异常冷静。

“经过我对李家的深入调查,终于确定,李景隆的庶弟李增枝的生母,就是李家那个内应。”

陈墉注视着朱肃,他清楚这样的发现大家多少都有所预料,但有一点他必须强调: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便过多插手李家的家事。”

“家事?”

朱肃冷笑一声:

“李景隆的事就是我的事,所以李家的家事现在也是我的事。”

“你们记住了,没有人能算计了我朱肃的兄弟,还能全身而退的!”

朱肃说完,起身环视一圈:

“等着吧,敢挑事,就得准备好挨揍。”

“另外,我正想试试,我这个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到底有几斤几两。”

朱肃语气坚定,没有一丝开玩笑的意思。

当天午后,李文忠的次子李增枝,在一间喧嚣的赌坊内,被一群身着锦衣、腰挂绣春刀的锦衣卫捉走,直接投入到了锦衣卫的诏狱中。

李文忠急匆匆赶到镇府司衙门,想要为儿子李增枝辩解,却连朱肃的面都未能见上。

朱肃只让副手陈锋传话给他:

“表哥若是连自家的后院都管理不好,不如早点退休,免得将来因为这些不肖子孙招来杀身之祸。”李文忠听罢陈锋的转述,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他堂堂皇帝的外甥,朱肃竟敢如此对他说话?

然而,尽管心中愤怒,李文忠并未失去理智。

他很快回过神来——

早前他因为听从道士的建议,将李景隆的名字从家谱中删去,虽然这只是权宜之计,但毕竟触怒了儿子。

也正因为此事,朱肃才会站出来为李景隆出头。

朱肃甚至怀疑的幕后黑手,并非李增枝,而是他的生母——刘氏。

朱肃未对刘氏采取行动,是顾虑到曹国公府的名声,李文忠心里明白这其中的考量。

他想起刘氏曾建议他上五台山求解,心中却仍旧充满困惑。

回到府中,管家告诉他东岳候花铭和临江侯之子陈墉来访,这让李文忠心头一惊,想起自己儿子还未归来。

“管家,大少爷呢?”

李文忠皱着眉头问道。

管家面露难色,吞吞吐吐地说道:

“大少爷他……他没回来。”

李文忠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心中虽怒,但他还是决定先见一见这两位客人。

待他在大堂与花铭和陈墉见面后,他们透露的信息让他颇为震惊。

他的儿子李景隆在郊外打猎时遭到了袭击,不过幸好只是皮肉伤,没有伤到要害。

李文忠听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焦虑,然后花铭不紧不慢地说道:

“国公不必过分忧心,景隆虽然挨了两箭,但都没伤到要害部位。”

“他现在在我那儿静养,等伤好了再回去。”

花铭的话事先已经过陈墉的推敲,所以他说起来非常得体。

李文忠听后,看了花铭好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

“那就麻烦你了。”

“哪里,这是我分内的事。”

花铭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便不再多言。

李文忠的目光随即转向了陈墉。

“国公!”

陈墉一拱手:

“您也听到了,景隆是因为遭遇了樱花国武士的袭击才受伤的。”

听到“樱花国”三个字,李文忠的脸色立刻变得凝重起来。

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眉头紧皱。

之前他是担心儿子的安全,现在他更担心的是曹国公府的未来。

他想到刘氏那个女人,如果她真的愚蠢到去勾结外敌的话……

李文忠不敢继续往下想。

“我要对刘氏进行通宵达旦的审问!”

李文忠看着对方坦率的样子,稍微愣了一下后,便直截了当地说道:

“明天一早的朝会上,我会向皇上详细汇报此事。”

“那么,我等就此告退了……”

陈墉起身,一本正经地行了一礼,他的任务已经完成,该说的话都已传达。

第二天一大早。

奉天殿主殿内,官员们惊讶地看到,一直以“府衙新立,公务繁忙”为由,半个月未曾上朝的吴王,今日竟然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更让人意外的是,今日的吴王并未穿着他的亲王蟒服,而是身着代表正三品锦衣卫都指挥使身份的大红纻丝飞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