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汁糖丸 作品

第215章 出家为尼 麻将常伴 自摸 胡了

“你这家伙平时说话没遮拦也就算了,现在都快成年了,还这么不知分寸,要是有一天让人抓住把柄……”

“那时候大哥想帮你,恐怕也只能冒险造反了。”

朱标说到这儿,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随着朱元璋年纪的增长,他那强烈的控制欲变得越发明显。

说起朱肃,朱元璋或许并未真正怀疑过他……

但朱肃异想天开的思维和常常不按常理出牌的举动,却让朱元璋无论是以父亲还是皇帝的身份,都常常感到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就像孙悟空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当然,朱肃受到宠爱也是事实,尽管他可能并未察觉,自从他去了辽东,朱元璋的脾气就变得更加火爆……

特别是听说他亲自上战场后,朱元璋简直像火药桶,一点就炸。

在那段时间,哪怕身为太子的朱标,每天早朝时也会感到心惊胆战。

因为这位勤政到了极致的洪武大帝,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所有人都被他的严苛折磨得苦不堪言。

但朱标清楚,无论多忙,朱元璋都会抽空去坤宁宫,坐在朱肃的寝殿里小憩一会儿……

出来时,大多数时候脸色都冷若冰霜,但偶尔也会出人意料地显得极为和善。

朱标看在眼里,明白朱元璋对这个儿子,内心深处始终有着一份牵挂,只是他不善于表达出来。

朱标轻轻拍了拍朱肃的肩头,淡淡地说道:

“记住,朱梓的事你别插手,多安排些可靠的亲卫在你身边。”

“我清楚你的能耐,雄英那孩子身边一直都有我们的人在暗中盯着,除了我跟你大嫂,就连父皇母后也都在暗地里保护着……”

“等等!”

朱肃眉头紧皱,他感觉到了朱标话语中的异样,立刻调动心神,仔细翻查那些守在朱雄英身边的暗卫的记忆。

过了一会儿,朱肃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吕氏那个女人,又想挑拨雄英吗?”

朱肃这种刻薄的语气,让本想用柔情打动五弟的朱标吃了一惊。

以往,即使朱肃再怎么讨厌吕氏,但出于对大哥的尊重,他从不使用恶言攻击。

“小五……你这是怎么了?”

朱标有些慌乱,对朱肃的愤怒感到不解。

“大哥,你的好侧妃,心思还是那么活络。”

朱肃冷笑一声,随即揭露了一些朱标未曾知晓的事:

“比如在东宫,总有那么几个宫人,不管老少,他们总是想方设法的接近太孙……”

“送些小玩意儿,小零食,然后极尽谄媚之能事,不停地拍他的马屁。”

朱肃说话时,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显然此时的他,有些烦躁。

“太孙殿下何等英明神武,文治武功,堪称举世无双啊……”

“接着,他们便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些小小的请求,比如‘小女子斗胆,想向殿下讨要一幅墨宝,以作珍藏!’”

“或是‘太孙殿下,您可识得这字迹?老奴学识浅薄,辨识不出……’”

“目的就是让太孙殿下心态膨胀,性情变得越发乖张。”

这一切,自然是出自吕氏之手。这妇人,真是耐心十足。

擅长玩弄人心,精于算计,她确实是个中高手。

当朱肃把这些告诉朱标时,朱标也感到了无比震惊。

难怪……难怪雄英这孩子最近越来越像他五叔了,原来……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朱雄英的这种变化,或许是天生的,吕氏的算计,不过是恰好激发了他的本性而已。

但无论如何,当朱肃将这些如实告诉朱标时,他心里自然有数。

假如朱标偏爱美人而非儿子,心中没有半点数的话,朱肃这位好五叔自然会挺身而出,他才不管会不会触怒大哥和老爹。

看在朱允炆的份上,他最多不伤害吕氏的性命……

但她的下场,至少也要像凤乐公主一样,一辈子孤守青灯古佛……

年纪轻轻就要忍受孤独,学会独自打麻将,并且习惯自摸。

朱肃心里这么一想,嘴角便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狡黠的笑意,“嘿嘿嘿嘿……”

朱标见状,眉头不由自主地蹙了蹙:

“你这家伙笑什么?”

朱肃心里一格登,意识到自己方才的笑声可能让大哥朱标误会了,于是他马上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胡诌起来:

“大哥,抱歉啊,我刚才想起了件挺逗的事……”

朱标和朱肃两兄弟回到宫中不久,便各自忙起了手头的事。

朱标火速赶往东宫处理吕氏的事务,而朱肃,听了朱标说父亲朱元璋常因思念自己而心情低落,便决定去探望一下这位个性古怪的老爹。

谁料,他刚踏入御书房,便被朱元璋那如雷贯耳的咆哮声吓了一跳。

朱肃本能地以为是自己的到来惹恼了朱元璋,转身就想开溜,但那咆哮声实在太大,让他不得不停下脚步。

待他听出原来是在斥责胡惟庸,朱肃便放松下来,找了个离殿门不远的地方,大大咧咧地坐下。

他毫不在意那些偶尔飘来的、来自广场上的侍卫和走廊下的宫人们的目光……

毕竟,在他看来,世上最畅快的事,莫过于看到自己的敌人灰头土脸的样子。

胡惟庸的霉运,起源于那一年,洪武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突然爆发。

按照大明的规矩,每年从府到县,各级行政部门都必须向户部上报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

这些账目上的数字,必须与户部以及各府、县的数据严丝合缝,不容一丝一毫的差错,才能顺利结项。

一旦出现不符,整个账册就会被退回,必须重新填写,再盖上地方官府的大印。

看似简单的流程,实则暗藏玄机。

每年,全国各地的官员都要亲自到南京提交账册。

那时上缴的是实物税款,也就是粮食,运输途中的损耗在所难免,这就导致账册上的数字常常与实物不符。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只能重报。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的运气不佳,比如你身处偏远的辽东、云贵、两广,或是晋陕、四川等地,因为当时的交通条件有限,路途遥远。

通常情况下,你会在春天告别家人和同僚,踏上旅程,一路颠簸,直到夏天才能抵达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