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吴王殿下听闻大明百姓在金陵城外遭受不公,心中愤慨,便与四哥联手杀入高丽,为百姓讨回公道。
这事儿,明摆着犯了忌讳。
毕竟,把“王莽的贤德”这样的美誉用在吴王身上,简直就像给“皇帝的新装”编了个新版本。
众人都这么说,但吴王其实并没有那回事!
这事儿传得快,影响范围广,若非有人暗中推波助澜,哪能如此?
朱元璋和朱标都看得很明白。
至于是否是朱肃在背后操控……
在御书房里,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俩对视一眼,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他们那眼神分明在说:
我们这样想,反而是高看了那个竖子。
于是,朱元璋急忙颁发圣旨,召回吴王,意图尽快平息这场风波。
毕竟,再让他在外头风光几天,朝臣们估计又要争论“该支持谁,该反对谁”这类话题了。
自从吴王声名大噪,朝臣们在他那暴君加武力光环的笼罩下,站队之事简直比处理公务还要上心。
没办法,谁让那家伙就是能讨父兄的欢心呢。
没人敢再提吴王有谋反的迹象。
毕竟这种话,陛下和太子根本不予理会!
不少官员因进言此事而被贬至岭南,与野人为伴。
最早,那种不畏生死、坚持直谏的场面,曾出不穷……
但渐渐地,大家发现吴王依旧逍遥自在,还记着谁的小账,于是纷纷选择了沉默。
这回,朝堂上不少聪明人却改变了策略,决定给陛下和太子换个说法。
“毕竟吴王有反意这事儿你们不信。”
“那我们说他贤明总该可以了吧?”
“至于你们信不信,不重要,反正我们信了,百姓们也信了。”
“我们信了,百姓们信了,太子之位若不打算让给吴王,那……”
“该如何是好,陛下和太子自己琢磨吧。”
“难怪都说读书人狡猾。”
朱肃抵达金陵,面对那如潮水般的“吴王千岁,大明万胜”的欢呼,他完全没有察觉到背后的暗流涌动。
也是,毕竟这位王爷一生都未曾涉猎书卷。
而在众多朝臣中,陈墉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
他不动声色地走到朱肃身边,低声说道:
“小五,你这民望……你让陛下和太子如何看待你?”
陈墉微微一顿,又冷冷地补充道:
“朝中有人正在利用你,把你放在火上烤呢。”
“哈哈哈……嗯?”
正热情地与百姓挥手打招呼的吴王殿下,突然听到这话,表情瞬间凝固。
不至于吧……哥们我入宫前这点轻松时光,怎么就和平日的烈火烹油联系起来啦?
不过朱肃不是那种反应迟钝的人,稍微一想,便明白了陈墉话语中的弦外之音。
但吴王殿下毫不在意,哥们我在战场上可是真刀真枪地干过,享受一下英雄般的待遇有何不可?
“没事!”
朱肃一边继续向激动的人群挥手,一边冲着陈墉大声喊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本王就不信,在父兄面前,这点信任都得不到?”
然而……
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大明宫,御书房。
朱元璋、朱标、马皇后。
这三位大明国最尊贵的人物,此刻正坐在上首,朱元璋坐在中间,妻儿分坐两侧。
三堂会审,只为审问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个悠闲自在的年轻人。
“说!谁给你的胆子,让你在攻城时冲在最前面?!”
马皇后柳眉倒竖,直接问出了她最想了解的问题。
“小五啊……大哥给你的印玺,你可是用得风生水起啊……”
朱标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幽怨,他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父亲了,因为这件事已经被父母责备了好几次……
家里的妻子更是因此和他闹矛盾,太子妃常希芸甚至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朱标没有尽到劝导朱肃的责任,这在她的眼里,简直就像是放任弟弟胡来的信号。
而朱元璋,他的目光落在朱肃身上,显得更加深沉。
他不经意间提出了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吴王殿下,这趟高丽之行,感觉如何?”
面对父母和兄长的责问,朱肃觉得任何一个都不是他能轻易应对的。
“唉……”
朱肃轻声叹息,身上还穿着那件血迹斑斑的披风和闪耀的明光铠甲,他陷入了一个回答与否的纠结。
回答,还是保持沉默,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朱肃在心中默默给这三个人排了个序,说实话,最让他感到棘手的,是那个老朱。
但朱肃也不笨,他知道母后才是真正不能惹的。
至于太子大哥……
他轻笑一声,作为最亲爱的弟弟,大哥又能说他什么呢。
于是,朱肃决定先从母后这里开始。
“娘!”
朱肃不顾自己身上的铁甲,就直接走到马皇后身边,弯下腰,将面颊轻轻靠在她的肩膀上:
“毕竟事情是由我引起的,到了决战那天,我肯定要带头冲锋,这样才能振奋军心。”
“您是懂得兵法的女子,和那些过去的皇后大不相同,应该能理解我的苦衷吧?”
朱肃的低姿态,让太子朱标微微皱起了眉头。
看看,这就是父皇母后的贴心宝贝,这股子讨好的劲头,连求饶时都不忘捧上一句好话,
这份技巧,在朱家子弟里,也就小五能做得如此天衣无缝了。
果然,马皇后对小儿子的这套手段,感到十分受用。
但母爱如水,哪怕马皇后明白朱肃说的是肺腑之言,她作为母亲,依旧有权不讲道理。
“小兔崽子,就你聪明,就你伶俐!”
马皇后不悦地扯了扯朱肃的脸颊,随后又在他脖子上拍了一掌:
“我告诉你,以后你要再敢这样,我就把你的腿打折,让你永远陪在我身边,哪儿都不许去!”
“嗯……”
朱肃眨了眨眼睛:
“那如果我伤好了呢?”
“一样打断!”
马皇后语气坚决,脸上却忍不住露出一丝宠溺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