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汁糖丸 作品

第200章 朱老爹的心思 你别猜

朱肃听了四哥朱棣的暗示,心知接下来免不了一顿责罚,但仍旧坚决要保住脸面。

“老头子居心叵测,我已经被赶到边疆了,还打赢了一场大仗,可是回去后依然要吃不了兜着走……”

“‘里子’肯定是保不住了,但面子这东西,我朱小五誓要争取!”

他的语气坚定无比。

他心里也清楚,老爹怎么想随他去吧,自己认了。

但那先登城头的荣耀,是军功里的头等大事,无论如何不能拱手让人。

至少以后跟人争论,腰杆子也能挺得笔直。

不必依仗身份压制对方,而是可以直接问道:

“你打过灭国之战吗?你有过亲身冒险先登城头的壮举吗?”

对方要是回答没有,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虽然这种事发生的几率微乎其微,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徐达这样的岳父。

但这份荣耀,就算不常挂在嘴边,也不能没有,它是吹嘘时的底牌。

朱棣听后,却觉得朱肃的逻辑简直匪夷所思,三观都要崩塌了。

别人打仗是为了名垂青史,封侯拜相,这家伙打仗,竟然是为了和人争论时有底气?

真是匪夷所思,朱棣暗自摇头。

你监国时的威风,我估计就算大哥做了皇帝,也比不上你啊。

朱棣与朱肃在对高丽旧王室的安排上产生了分歧。

朱棣已经将谋反的高丽世子正法,而高丽王因悲痛过度,随即宣布“病逝”,留下孤女凤乐公主。

紧接着,朱棣提出了一个新方案——让朱肃迎娶凤乐公主为侧室,他们的后代将有机会成为高丽的藩王。

面对朱棣的提议,朱肃感到困惑,心中升起一丝似曾相识的矛盾感。

他呆呆地想,这种手段怎么这么眼熟?

突然,朱肃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他之前鼓动朱棣和海别公主联姻的策略吗?

但是,这里面似乎有些不对劲……

朱肃盯着朱棣,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就像一个屠龙的少年最终变成了恶龙。

他嘴唇微动,想要说些什么,却找不到合适的话语。

沉默片刻后,朱肃终于开口,声音略显沉重:

“四哥,这不行。我和凤乐公主的情况,与你和四嫂是完全不同的。”

“你硬要把我们扯在一起,那也行,但凤乐公主可以和四嫂相提并论,至于我,我可不像你,我是蓝玉……”

朱肃的话让朱棣瞬间愣住,不过很快,他的眼神里就闪过一丝明了——

高丽王非死不可。

他们两兄弟在高丽那寒冷的地方挨了半年冻,眼看着胜利在望,现在不是心软的时候。

只是这么一来……

朱棣看着朱肃,他本想提起李世民的妃子和他三弟的妻子的事,但作为哥哥,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他怕一旦自己开口,朱肃这小子肯定会误解他的意思,然后抓住机会不放。

朱肃总是有无数的理由来推脱他不想做的事。

想到这里,朱棣叹了口气,对朱肃说道:

“小五,人都有私心,我不瞒你,现在我们都没有子嗣,但我可以保证,将来你的孩子我会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不为别的,就为我们一路走来的兄弟情谊。”

“小五,你要明白,我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大明的江山,为了长治久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你的后代子孙考虑。”

朱棣说到这里,目光坚定地看着朱肃:

“我不是想让你做什么高丽土皇帝,我是真心希望你的子嗣能享受荣华富贵,能够幸福。”

朱肃听完朱棣这番话,沉默了一会儿。

他明白,朱棣说的是真心话。

朱棣打算将他们两人在高丽之战中所获的胜利果实,全部交由朱肃一人来享有。

当然,这胜利果实并非指那美丽的凤乐公主,而是指后代子孙在高丽的统治权。

一旦有人在高丽被封为王,那他无疑将成为这片土地上的绝对统治者。

至少,大明会赋予他强大的底气,让任何人都无法对他构成威胁。

自己的子孙?要留在高丽成为藩王?

朱肃心中一时感到困惑,有那么一瞬间,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凤乐公主那张娇美无瑕的脸庞,心中不禁涌现出一丝波动。

但很快,他就将这波动压制了下去。

他转头看向朱棣:

“四哥,你的想法错了,错得很离谱……”

“四哥,你还记得小时候先生教我们算术,用分杏来做示范的那件事吗?”

朱肃在指出朱棣的错误后,并没有立刻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忽然提起了一件童年的往事。

“分杏?”

对朱棣来说,被朱肃反驳几乎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他并不生气,只是被朱肃突然的回忆杀弄得有些惊讶。

但很快,他就回想起了那件趣事。

那时候,朱元璋还没有登基称帝,教他们这些兄弟读书的并非名儒宋濂,而是一位寂寂无名的老夫子。

当时,夫子拿起一袋杏子,打算用它来教孩子们算术,他每人发了四颗。

随后,他问起这群稚气未脱的小家伙:

“如果要把这些杏平均分成两份,一份给自己,一份给上位(即老朱),该如何分配?”

一般的孩子可能会直接对半分,但朱肃却不是这样。

朱肃把三颗杏子随意扔在桌上,手指间还捏着一颗,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狡黠:

“小五吃一颗,爹爹吃三颗,这叫合理分配。”

先生皱着眉头,批评道:

“朱肃,你这是不懂算学,简直不可教也。”

朱肃却不以为意,嘴角一撇,顶撞道:

“夫子你不懂我爹,你才是腐儒。”

先生气得脸色铁青,一把将他推出了教室,让他站在门外反省。

朱肃却像没事人一样,一转身就去找老朱告状去了。

老朱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眯眯地为他请来了李仕鲁做夫子。

朱棣看着朱肃,心中不禁感慨:他似乎能理解朱肃年幼时尚有的几分顽皮,却始终摸不透他的心思。

“四哥,我发现你这人有时候真是太单纯了……”

朱肃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