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自然明白朱肃话语中的善意,他诚恳地回应道:
“既然如此,日后我定会助你一臂之力。”
“助什么助?你有什么功劳?”
朱元璋却罕见地瞪了儿子一眼,作为皇帝,他自然有自己的判断。
朱肃这小子,即使没有父兄的支持,也敢放出必灭高丽和樱花国的豪言,如今有了朱标的承诺,他恐怕会更加大胆,甚至敢效仿成吉思汗西征。
朱元璋心中叹了口气,儿女都是债啊。
一方面,他为朱肃的远大抱负感到自豪,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这小子将来独立行事,万一不慎,恐怕会吃大亏。
喜忧参半的朱元璋在纠结了许久之后,决定暂时放下之前的议题。
如何留给后世一个响亮的名声?
这个问题让朱元璋深感困扰,一时间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小五!”
朱元璋朝朱肃招了招手,朱肃的身体立刻僵硬起来。
“过来,别让我动手!”
朱元璋语气中带着戏谑,却又不失威严地说道。
朱肃有些疑惑,虽然带着点不情愿,但还是缓缓地走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上下打量着朱肃,突然冒出一句:
“你这傻小子,又长高了。”
这话让朱肃一头雾水,却看到大哥在后面点了点头,似乎认同了父亲的话。
“你在杭州收的税!”
朱元璋转入了正题:
“是不是都用来给你四哥买军火了?”
“嗯……”
朱肃想要解释,他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精盐不仅卖到了高丽,还远销海外。
与张苗儿确定关系后,他的生意更是如虎添翼,从海外低价购入香料、金银、珍珠珊瑚,转手就能卖出高价。
朱肃认为,人应该有良心。
因此,他说道:
“爹,哪怕借钱,我也要给四哥足够的军火和物资,这不仅是为了四哥,也是为了我们大明的边疆安全。”
朱肃表情坚定,语气坚决。
“好!有志气!这才是我的好儿子!”
朱元璋高兴地笑了起来,拍了拍朱肃的肩膀。
站在一旁的朱标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像朱元璋之前那样,擦了擦眼睛。
但这并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因为惊讶。
多少年了,这样温馨的父子互动场面,实在是不多见。
“你放宽心,爹不会让你吃亏的。”
朱元璋笑了一会儿,脸色转为严肃:
“爹已经考虑好了,今后大明的海关税收,你一个人就能拿到三成。”
“什么?三成?”
朱肃虽然平时心狠,但听到朱元璋这话也愣住了:
“爹,我不是在做梦吧?你知道三成海关税意味着什么吗?”
朱肃的惊讶是发自内心的。
“爹,说真的!”
朱肃有些感动地说道:
“我现在都觉得你可能更宠爱我了,比大哥还要多。”
“臭小子!”
朱元璋不禁有些尴尬:
“别以为你爹只是口头说说,现在国库确实紧张。”
“给你三成海关税,也不是让你白拿。”
“以后除了海税局,我们还要设立地税局,两个局按照五五的比例收税,各自独立核算,这样也能防止有人贪污。”
“这个地税局,以后就由你负责了。”
朱元璋看着朱肃:
“以后要上心,别搞砸了!”
“爹,我知道了。”
朱肃点点头,然后看了一眼大哥:
“那能不能分给大哥一成?让他在地税局帮我看看?”
“你少来这套!”
朱标明白朱肃是在担心他会多想,他有时候觉得这个小五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
“我们这个家,向来是爹说了算。再说了,你以为大哥很闲吗?”
“爹,你看大哥他又凶我了。”
朱肃小嘴一撅,活脱脱一个会直接告状的亲弟弟。
“混账东西!”
朱元璋没好气地拍了拍朱肃的脑袋:
“你这在别家,早就被修理得服服帖帖了!”
“哼!”
朱肃立刻双手抱胸,那副模样十足是个狂傲的冷面王爷:
“好像谁没被修理过似的。”
“你说什么?!”
朱元璋眼睛一瞪,习惯性地想去摸自己的脚后跟,心里暗骂,这小子,真是反了天。
“父皇,大哥他……”
朱肃看着朱元璋满脸怒火,再看看守在门边的兄长,心里暗自叫苦。
刚才还晴空万里,怎么转眼间就乌云密布了呢……
朱肃凭借着灵活的步伐和兄长不经意间的纵容,侥幸逃出了御书房。
逃出生天的吴王朱肃终于意识到,自己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父皇那一脚,准头还是那么足。
唉……
这老头子现在贵为天子,怎么还没放下当年放牛时练就的丢石子绝技呢。
真是让人想不通。
朱肃一边揉着屁股一边慢慢走在皇宫的御道上,两旁的宫人和侍卫纷纷向他鞠躬致敬。
他随意地瞥了一眼,目光突然定格在那个曾为他献舞的高丽宫女身上,心里瞬间冒出了个大胆的念头。
不过,这个念头很快就被他否定了。
他知道,向高丽讨要美女,万一触怒了高丽王,那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自家皇帝的怒火也不是他能承受的。
朱肃摸了摸还在隐隐作痛的屁股,心想还是再等等,等到时机成熟再说。
至少要等到老爹驾崩,自己才能稍微放肆一下,毕竟那时候他或许才能扛得住“朱氏家法”的惩罚。
怎么才能激怒高丽王呢?
这个问题始终在他脑海中盘旋,他知道,只要陈兵辽东的那十几万大军还在,高丽王早晚都会清醒过来。
愁眉不展之际……
“要想激怒高丽王,简单得很!”
朱肃闲来无事,拉着几个兄弟来到了屏山茶楼,打算听听曲子。
屏山茶楼,是花铭旗下的产业之一。
朱肃他们听着台上花旦咿咿呀呀地唱着《牡丹亭》,久违金陵的汤和长子汤麟随意地说道:
“你们听说过诸葛武侯和司马懿的故事吗?”
“在诸葛孔明第六次北伐时,他与司马懿在祁山之上展开了持久的对峙。”
“然而,因蜀军补给线过长,物资难以持久支撑,孔明无法与司马懿长久僵持。”
“于是,孔明想出了一个巧计,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一匹精致的蜀锦(那锦上绣着细腻的花纹,仿佛专为女子量身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