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黄老驴出诊

和协医院。

黄老驴被请进了一间特殊病房。

病房里面躺着三个人,两个年纪七十多岁的老头老太,还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同志。

三个人都面无血色地躺着,手臂上挂着水,身下则是垫着塑料薄膜,不断有污秽从三人的身下流出来。

哪怕有家属和看护不停地帮忙清理,这屋里仍然是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儿。

看到这情形,黄老驴忍不住皱起了眉。

来的路上,他已经听医院的领导讲述过病人的大致情况了。

这三人是从凌晨开始腹痛难忍,紧接着就腹泻不止,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情况,等送到医院后,没多久就陷入了休克状态。

但医院这边做了各种检查,把医院里面最先进的设备都用上了,也没能查出病人腹泻的原因。

临时用上了大剂量止泻药,结果仍然没能让病人腹泻的症状得到缓解。

“现在病人已经严重脱水,肠胃功能紊乱,再这么下去,不只是免疫力会下降,估计就连各个器官都会出问题。”

医院领导语气十分焦躁。

主要这三个病人身份都不普通,外联部副司长的父母和部队老首长的儿媳妇儿。

这要是治不好,外联部和部队齐齐来找医院麻烦,那他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黄老驴没吭声,而是直接进了屋,来到病床边就给这三人把脉。

好一番望闻问切后,就是黄老驴都沉默下来。

这脉搏和症状实在是太过奇怪。

哪怕是从业了大半辈子,自认为各种疑难杂症都有丰富经验的黄老驴,这会儿也有点卡壳了,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看了看病人的病例,忍不住问一旁的病人家属:

“俩都姓谢,这是一家子?”

林澜瑛点了点头,指着病床上的三人道:

“这是我公公婆婆,另外那个是我小姑子。”

是一家子啊,那有相同的症状就不奇怪了,他忙追问:

“是昨天吃晚饭,三个人一块儿吃了什么奇怪的东西吗?”

林澜瑛马上就摇了摇头:

“没有,我小姑子已经出嫁很多年了,昨晚上就我们一家五口吃饭,我小姑子并没有来我们家用餐。”

也就是说,这家人昨晚上吃的是一样的饭菜,但出事的只有谢家的这两个老人,其他人并没有任何异常。

而小姑子甚至根本没来用餐,却莫名其妙也跟两位老人一样出现了腹痛腹泻的症状。

不过林澜瑛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说道:

“但是昨晚上,我小姑子确实来了我家,她找我父亲有事,两人在书房待了一段时间,到差不多十点才走。”

黄老驴还想再细问,一旁医院领导就率先开口打断了他:

“您是不是怀疑病人误吃了什么有毒的食物,或者共同接触过什么有毒的物品?”

黄老驴点点头:“症状一致,说明病因肯定也相同。

“这种情况,要么就是细菌病毒感染,要么就是食物或者重金属中毒,再要么就是同位素损伤,总得对情况进行一下排除,才好确定下一步该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手段。”

领导赶紧解释道:

“已经给他们抽血化验过了,不是细菌病毒感染,也没有食物中毒和重金属超标,同位素就更不可能了,这两家均没有从事这一行的人,接触不到这类物质。”

那就奇了怪了。

黄老驴眉头皱得更紧了,迟疑了好一会儿后,他才对那位领导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病人的病因一时半会儿的我也看不出来,估计还得慢慢观察一段时间。

“眼下最重要的,是给病人尽快止泻。

“但连你们西医都没办法,中药的见效速度只会更慢。

“而且病人的肠胃目前正处于紊乱脆弱状态,用中药会对脏腑造成巨大刺激和损伤,哪怕药方对症,也未必是一个妥善的治疗办法。”

这话说得相当直白中肯,但不管是病人家属还是医院领导,都不满意他给出的这个诊断结果。

林澜瑛当即就急了,生气地质问医院领导:

“万副院长,之前可是您信誓旦旦,说找个厉害的中医大夫来诊治,还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能治得好!

“结果花这么长时间去请人,到头来人家就给出一句治不了!

“害得我家人的病情耽误了这么长时间,造成的后果你们谁来承担?!”

黄老驴望着情绪暴躁愤怒的林澜瑛:

“我可没说过治不了这话,只是有些治疗手段非常规,不符合医院的规定。”

一听这话,万立松一愣,马上就反应过来黄老驴这话是什么意思了。

现在各大医院都是西医大行其道,中医群体的处境非常不妙。

很多中医大拿不仅被排挤到了医学圈的边缘,甚至稍有不慎,还会被处理下放。

如今和协这边,就已经连一个医术高明的中医大夫都找不出来了。

不然也不会在遇到三个棘手的病人后,就心急火燎地跑到药铺那边去找黄老驴寻求支援。

所以也不怪黄老驴这般小心翼翼顾忌良多了。

不过,眼下这三位病人的病情十分严峻,再耽搁下去恐怕真要出大问题,到时候外联部和部队两座大山压过来,可不是和协这边能承受得起的。

所以万立松也顾不得那许多了,只能苦巴着脸央求黄老驴:

“老黄,你也别藏着掖着了,有什么办法你尽管使出来!

“只要能让这三个病人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甭管什么非常规手段都成,出了问题我这边担着!

“这回算是我欠你一个人情,行吗?”

黄老驴依然沉默着,目光落在那边怒意未消的病人家属身上,没着急开口答应。

因为祖上当过御医的缘故,所以黄家传下来十二字箴言:

行仁道,以药济,慎言行,善己身。

这条祖训,一直是黄老驴从医多年的行为准则。

也正是因为这条祖训,让他早在十多年前公私合营时,婉拒了大医院的再三聘请,而是乖乖蛰伏在乐和堂药铺,当了个不起眼的药房掌柜。

外头中医行业形势越严峻,他就越是谨小慎微,老老实实窝在药铺里夹着尾巴做人,尽量减少外出看诊的次数。

同时非必要不使用中医尤其是针灸手段,努力做个不惹人注意的小透明,非必要不多管闲事,免得让人抓住把柄。

这回肯来和协帮忙,也是因为他跟万立松算是故交,早些年曾一起共事过。

加上这人亲自上门来求请,黄老驴实在架不住这人的厚脸皮缠磨,这才勉强松口,同意来医院看看情况。

不过,即便万立松如今的态度诚恳,看上去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黄老驴也不敢放松警惕。

万一等他这边治好了人,医院方面转头就翻脸,或者病人家属反咬他一口呢?

那他可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