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告诉周言,自己的家没了,亲人也在地震中离世,可他还想为大家做点什么。周言劝他去休息,老大爷却执意不肯,说:“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使唤,能帮一点是一点。”
看着老大爷忙碌的身影,周言心中满是感动,知道,正是这些普通人的坚强与互助,让灾区充满了希望。
又一天,周言和同事们为受灾群众分发救灾物资。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排在队伍中,孩子饿得哇哇大哭。
周言见状,赶忙从自己携带的物资里拿出一些食物,递给这位妈妈。妈妈接过食物,感激得热泪盈眶,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你们这些好心人啊!”周言微笑着说:“别客气,先给孩子吃点东西。?咸e鱼1看*)?书{?? }?已{发1_]布}最*新2章=?节.′=”
在忙碌的救灾日子里,临时安置点突然遭遇了余震。大地开始剧烈摇晃,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周言迅速反应过来,大声呼喊:“大家别慌,往空旷的地方跑!”一边指挥着群众疏散,一边留意着周围的情况。
这时,看到不远处有个孩子吓得呆立在原地,眼看旁边的简易棚就要倒塌。周言毫不犹豫地冲过去,一把抱起孩子,朝着安全地带跑去。
就在他们刚刚离开的瞬间,简易棚轰然倒塌。孩子的母亲看到这一幕,哭着跑过来,紧紧抱住孩子,然后又抱住周言,泣不成声地说:“恩人呐,要不是你,我的孩子就没了,谢谢你,谢谢你……”周言安慰道:“没事就好,大家都要平平安安的。-$=微@§趣?小¢{ˉ说?¨网}¨, (已~发|¥?布|/最1=\新&章2=$节?”
余震过后,安置点的秩序陷入混乱,一些物资也在慌乱中被损坏或丢失。周言深知稳定人心和保障物资供应的重要性,立刻召集同事们和几位比较冷静的群众代表,一起商量对策。
周言说:“咱们不能乱,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团结。大家一起把物资清点一下,看看还缺什么,我们想办法再协调。”
在众人的努力下,物资很快清点完毕。周言发现食物和饮用水相对充足,但药品短缺,尤其是外伤处理和消炎的药物。
而此时,通往外界的道路因为余震出现了一些塌方,运输暂时受阻。周言思索片刻后,决定组织一支小分队,徒步前往附近相对受灾较轻的城镇去寻找药品。
周言亲自带领小分队出发,一路上道路崎岖,到处都是塌方和滚落的石块。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到达了那座城镇,幸运的是,这里的医院虽然也受到了地震影响,但还有一些储备药品。
周言向医院说明来意后,医院的工作人员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慷慨地支援了一批急需的药品。
当周言带着药品回到安置点时,人们欢呼起来。看着大家信任和感激的目光,心中满是欣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周言继续和同事们一起,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教他们如何搭建更稳固的临时住所,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生产自救活动,让安置点逐渐恢复了生机。
在唐山救灾的日子里,条件艰苦得超乎想象。周言和同事们住在简易的帐篷里,狭小的空间,四处透风,每到夜晚,寒意就顺着缝隙钻进来,让人难以入眠。
由于水源紧张,洗澡成为了一种奢望。大家身上都散发着汗味,但没有人抱怨。饮食更是简单,常常是馒头就着咸菜,偶尔能喝上一口热汤,就算是难得的改善。
周言一心扑在救灾工作上,丝毫不在意这些艰苦条件。她每天天不亮就起身,穿梭在废墟与安置点之间,组织救援、安抚群众、分配物资,一刻都不停歇。同事们看着周言日益憔悴的面容,心中既敬佩又心疼。
一天傍晚,忙碌了一整天的周言终于回到帐篷,还没来得及坐下,就差点因为体力不支而摔倒。同事小李眼疾手快,赶紧扶住她,焦急地说:“周副厂长,您可不能再这么拼命了。您身体本来就不好,这样下去怎么受得了啊!”
其他同事也纷纷围过来劝道:“是啊,周姐,您休息休息吧,我们多干点,您就别累坏了身子。”
周言微微喘着气,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我没事,大家都一样辛苦。唐山的乡亲们还等着我们呢,我怎么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