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224损失惨重

曹昂与曹操整顿好北方军务,恢复元气后,便将目光投向了战略要地——荆襄。此地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实乃兵家必争之地。

曹昂主动请缨:“父亲,荆襄之地至关重要,儿愿率精锐之师先行,为大军开路。”曹操抚须而笑:“昂儿有此壮志,为父甚慰。然荆襄局势复杂,孙刘联军定不会轻易相让,你需谨慎行事。”

曹昂领命,带着苏瑶、曹休等将领及五千虎豹骑奔赴荆襄。行至新野,却遭遇刘备军层层阻拦。刘备派关羽、张飞轮番出战,曹军虽勇,却也一时难以突破防线。

一日,曹昂正在营帐中与诸将商议破敌之策,苏瑶匆匆赶来:“曹公子,我夜观天象,发现这几日荆襄地区将有大雾弥漫。且我暗中探得,刘备军营中粮草辎重堆积之地防守空虚,或许可借此机会,奇袭其粮草大营。”

曹昂眼睛一亮:“苏瑶姑娘此计甚妙!大雾可掩我军行踪,粮草乃军之命脉,若能烧毁其粮草,刘备军必不战自乱。”当下,曹昂便挑选了三百精锐死士,趁着夜色与大雾,悄悄摸向刘备军粮草大营。

当他们接近大营时,却突然被一阵锣鼓声惊动。原来,诸葛亮早有防备,故意设下此局,欲引曹昂上钩。只见四周伏兵四起,火把通明,关羽、张飞手持兵刃,如猛虎下山般冲了过来。

曹昂心中暗叫不好,但面上却毫无惧色,他高呼:“兄弟们,今日便是我等建功立业之时,随我杀出重围!”说罢,他挥舞长剑,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苏瑶也施展法术,在曹昂身边形成一层护盾,同时召唤出风刃,向敌军席卷而去。

然而,敌军人数众多,曹昂等人渐渐陷入困境。就在此时,曹休带领着一队骑兵从后方杀到。原来,曹昂早有后手,让曹休在外围接应。曹休的骑兵如同一把利刃,瞬间撕开了敌军的防线。

“大哥,我来助你!”曹休大喊一声,冲到曹昂身边。兄弟二人并肩作战,剑影闪烁,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地。苏瑶加大法术威力,狂风呼啸,吹得敌军睁不开眼。

经过一番激烈战斗,曹昂等人终于突出重围。但粮草大营未能烧毁,还折损了不少将士,曹昂心中满是懊恼:“此次是我大意了,中了诸葛亮的奸计。”

苏瑶安慰道:“曹公子莫要自责,诸葛亮智谋超群,此次失利也在情理之中。不过,我观其营寨布局,发现其后方有一处小道,或许可从此处绕到其后方,再寻破敌之机。”

曹昂重燃斗志:“好!就依姑娘所言。”于是,曹昂率领军队绕到刘备军后方,发现此处防守果然薄弱。他当机立断,下令强攻。刘备军后方顿时大乱,曹昂趁机与正面部队前后夹击,终于打破了新野防线,向襄阳进发。

襄阳城,刘表旧部文武百官正为是否归降曹军争论不休。以蒯越、蔡瑁为首的降曹派认为曹操势力庞大,归降可保荆襄百姓平安;而以伊籍、向朗为首的主战派则坚决反对,欲与刘备联合,共同抵抗曹军。

曹昂率军兵临城下,并未急于攻城,而是派人送信入城,约城中主事之人出城一叙。蒯越、蔡瑁等降曹派欣然应允,而伊籍、向朗等主战派虽心中不满,却也无奈。

双方在城外一处空旷之地摆开阵势。曹昂一马当先,英姿飒爽。蒯越上前拱手道:“曹公子,如今曹操丞相势力如日中天,荆襄之地若归降,必能得到丞相庇佑,百姓也可免遭战火涂炭。”

曹昂还未开口,伊籍便怒目而视:“蒯异度,你身为荆襄士族,竟如此轻易便要归降曹贼,置荆襄百姓于不顾!曹贼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若荆襄归降,必为其所吞并!”

曹昂面色平静,朗声道:“伊先生此言差矣。我父曹操一心只为匡扶汉室,扫除奸佞。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百姓苦不堪言。若荆襄归降,我父定会以仁德治之,让百姓安居乐业。”

向朗冷笑一声:“曹公子口说无凭,曹操昔日屠城之事,天下皆知,又如何让人相信他会以仁德治荆襄?”

曹昂正色道:“昔日之事,乃因战事胶着,为震慑敌军,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局势不同,我父深知百姓疾苦,早已痛改前非。我曹昂在此立誓,若荆襄归降,我定保百姓平安,若有违背,天诛地灭!”

双方争论不休,气氛愈发紧张。就在此时,苏瑶突然开口:“诸位,如今孙刘联军对荆襄也是虎视眈眈。若荆襄不归降曹军,而是与刘备联合,待曹军退去,刘备又会如何对待荆襄?刘备以仁义自居,可他若得了荆襄,又怎会轻易放手?届时,荆襄必将陷入内乱,百姓依旧不得安宁。”

众人听了苏瑶的话,皆陷入沉思。蒯越趁机道:“苏姑娘所言极是,曹公子父子乃当世英雄,归降曹军,实乃明智之举。”

伊籍、向朗等人虽心中仍有不甘,但见大势已去,也只得无奈叹息。最终,襄阳城开城归降。曹昂入城后,秋毫无犯,开仓放粮,赈济百姓,荆襄百姓对曹军的态度也逐渐转变。

拿下襄阳后,曹昂将目光投向了江夏。江夏乃东吴水军重镇,若能攻克江夏,便可切断东吴与荆襄的水上联系,为日后征讨东吴奠定基础。

曹昂率水军抵达江夏,却遭遇了东吴水军的顽强抵抗。东吴水军在周瑜的调教下,训练有素,战船如飞,箭雨如蝗。曹军水军初战不利,损失惨重。

曹昂站在船头,看着江面上东吴水军的战船往来穿梭,心中忧虑:“东吴水军如此强大,我军若不改变战术,恐难取胜。”

苏瑶望着江面,若有所思:“曹公子,我曾听闻东吴水军善用火攻,但火攻需借助风势。这几日江面风力微弱,若我们能制造出强大的风力,或许可反用火攻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