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高薪诱惑

第五十三章 高薪诱惑

舒静娴附和,干脆带队拿螺丝刀扛扳手,搞起大修理。

全员加班到凌晨,才把机器设备调试到合格状态。

舒静娴坐在地上,随手捞起一瓶水,一口气喝干。

“真累,但幸好搞定了,不然用户那边得闹。”

傅衍礼擦着额头汗,声音沙哑,“尼总是硬撑,也不知道自己也会倒下。”

她翻了个白眼,没再抬杠,起身收拾一堆工具。

外面夜雾弥漫,空气潮湿,路边树影重重。

他们一起走到大厅,快速签完出入记录,准备回宿舍洗个热澡。

刚踏入宿舍楼,就见保洁阿姨迎过来,神色紧张,“你们楼道是不是有人在翻东西,刚才我听到哐当响。”

两人心跳一顿,立即跟着保洁走去看情况。

宿舍五层的公共休息室门被撬,桌上纸张扔满地,还有几个文件袋散落。

舒静娴一眼认出,那是自己白天放在这的备用文档,里面记载研发细节和人事安排。

她脸色骤变,一把拾起地上那些文件,发现有几页不见了。

傅衍礼咬着牙看周围,“有监控吗?”

保洁阿姨指了指门口的摄像头,“好像坏了,早就不亮。”

他心里发堵,暗骂自己疏忽,居然让核心资料差点被偷。

拥挤的走廊里,脚步声此起彼伏,打扰了不少楼层住户。

有人凑过来看,见到满地纸张,也是一阵惊呼。

舒静娴现场翻找,看有几份重要的人事名单果然不见。

那些名单里,写着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优先序列,若落到对方手里,后果难料。

她极度恼火,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当场将余下文件收好,决定明早立刻更换储存方式。

回到房间时,她整个人累到快断电,却还是忍不住琢磨对方动机。

找现有人事名单,明显是冲着挖人才或者搞分化。

项目成果才刚进入关键阶段,若对方能先一步收买几位关键工程师,那研究所就要乱。

她越想越烦,索性给几名核心骨干发消息,叫他们明天必须来开紧急会议。

做完这些才强迫自己躺下,合上眼假装能睡着。

翌日清晨,闹钟还没响,她就被短信吵醒,内容来自某工程师。

对方说已经收到一封钟某集团的邀请信,开出天价年薪,让他离开这边去任职。

舒静娴看完差点气笑,活生生被人上门挖墙脚,还敢玩得这么明显。

她马上回复一句,“千万别答应,对方没安好心。”

那工程师回了个ok表情,表示自己会坚守。

接下来半小时,又有两位研发骨干也收到了类似邀约,花式轰炸般让人防不胜防。

经理们炸窝了,纷纷打电话问她是不是遭遇恶意打压,是不是要掀桌。

她安抚一阵,让大家保持冷静,相信自己明天定有法子处理。

她内心其实没底,但又不能示弱,干脆先把人稳住再说。

“就算天价挖人,未必能真正带走咱们的技术。”

上午九点半,她召集所有中层主管,开了场简短碰头会。

把昨晚文件遗失和人才挖角的事摆到台面,警示大家务必绷紧弦。

有人焦虑不安,怕研究所被资本大鳄吞并,前途难测。

也有人摩拳擦掌,觉得必须奋起反抗,把自家技术护好。

傅衍礼立在会议桌另一端,皱着眉跟众人分析各种风险,劝大家别被对方画饼所骗。

这时财务主管站起,扯了扯领带,“还有个坏消息,咱们资金周转并不宽裕。”

众人面面相觑,一下子气氛紧绷。

要是那家公司搞市场打压,研究所的压力会骤增。

舒静娴却不想屈服,她抿了抿唇,拍板道,“那就尽快找新的投资方,我不信没人看中我们的成果。”

有人担心外面风声不好,结果谈判处处受限。

她擂响桌面,“光是那台手术辅助设备,就已经够轰动了,一定能吸引投资。”

傅衍礼点头,“对,尼们别怕,我这边也会联系以前认识的几家基金。”

散会后,各主管各忙各的,开始全力稳住团队。

走出会议室时,傅衍礼拍了拍她肩,“我有个想法,或许能救当前局面。”

她眼睛闪过疑问,“你打算搞什么?”

他扭头,“咱们做一场公开展示,让行业专家亲眼见证设备实力,顺便把现场签约都搞定。”

她觉得这是个猛招,但很耗费精力,还得承担舆论风险。

不过此刻也没别的好办法,她只好点头,“行,你负责技术,我拉专家资源。”

晚上,她连轴转联系各路关系,从院士到学术圈子,全都发了邀请函。

有些人爽快答应,有些则以各种理由推脱,毕竟这领域竞争激烈,很多人不想沾麻烦。

她一夜都没合眼,等到第二天清晨收到十来份正面回复,心里才略略踏实。

“只要能先搞个小规模演示,也许就能打开局面。”

她自我鼓劲,走到茶水间猛灌几口咖啡。

后勤这边也动了起来,开始预订场地和搭建设备,计划一个星期后举办发布会议。

一旦发布成功,有了资本关注,资金能到位,研究所就能挺过这关。

可是对手也不可能闲着,肯定会派人来捣乱,或者提前放黑料。

想到这里,她吩咐安保组升级门禁,再也不能让陌生人随意出入。

傅衍礼忙得脚不沾地,安排团队做设备测试,每天都要跑好几个实验舱。

两天后,研究院物流部门突然爆出意外,说有一批关键配件运到半路就被退回,原因不明。

物流公司声明对方签收地址和付款信息不对,担心纠纷就原车折返。

结果一来一回耽误时间,导致装配线那头进度被迫延后。

有人怀疑是对手假冒研究所名义下单,然后中途搞破坏。

这手段虽简单,却把生产环节拖得一团糟,让研究团队又要多跑几趟程序。

消息一传开,内部人心再次不稳,有些人埋怨管理混乱。

舒静娴听后发火,拍着桌子,“谁敢动我们配件,我就让他死得难看。”

说这话时她面无笑容,却让周围人感觉寒意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