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君. 作品

第一百六十八章 卿言伐袁,甚合我意

......

“子柔提及传言之事,定然也是在我为思谋解决之法。′j_c·w~x.c,.!c+o-m.”

刘表说着,一脸温和谓蒯良曰:

“子柔所言,表如何不知?近日里亦为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卿既出言,不知何以教我?”

蒯良长袖轻甩,侃侃而谈。

“此事易也,既然天子诏命,奉诏讨贼可也!”

闻听此言,场中一人,当即嗤笑一声,缓步出列。

此人正是刘表外甥,与蔡瑁一起掌管水军的张允。

“蒯主薄一张三寸舌说的轻巧,倒叫你不用上那战场。

奉诏讨贼?这诏书中要我们讨的可不是山贼草寇,更不是黄巾水匪。

而是就在边上,坐镇江东,虎踞淮南的汉大将军袁术袁公路!”

张允语罢,眸光扫视群臣。

“诸位!主公!

袁公路之名别告诉允你们没听过!

刘繇,前者扬州刺史,与我主同为汉室宗亲,其讨伐袁公路,于是兵败被俘,扬州尽失。.e-z~晓\说+旺* ?追*蕞·欣_蟑*結·

也就是这位袁大将军,看在他汉室宗亲的份上没有杀他,将送往洛阳,不想另有一番际遇,才有了今朝洛阳朝廷的刘太傅。

刘备,今豫州牧,亦是大汉宗亲,天子尊称一声皇叔,仁德之名,享誉天下。

其同样奉诏讨贼,结果连战连败,损兵失地,豫州大好形势毁于一旦,而今龟缩沛国,依吕布以自保。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而今两位大汉宗亲,位高权重,掌一州之地,麾下兵精粮足。

皆因讨伐这位大将军,以致兵败困窘,坐失基业。

怎么?两位大汉宗亲的前车之鉴在前,难道还要我主去趟这覆辙?

蒯子柔,以你之才,莫说你看不穿这所谓的接连天子诏,不过是那国贼曹操,裹挟天子所发!

他身为大汉丞相,自己尚且不敌袁术,畏怯不战,反倒要我主来冲锋陷阵,为他折损袁术实力。+零?点~看′书? ,哽*歆_蕞¨筷+

此等诏书居心叵测,如若再言奉诏,必是存心不良,心向曹营!”

张允这番话说完,全场鸦雀无声!

蔡瑁、张允,一人为刘表之大舅,一人为刘表之外甥,有他二人在此发言,主公刘表立场不言自明。

不想打!

事实上也没人想打!

任谁听闻自家邻居袁术,前些天对另一位邻居刘繇入室抢劫,不仅把邻居刘繇揍了一顿,还抢走了他全部的地盘。

不久前又把另一位邻居刘备揍了,抢了刘备大半地盘,人刘备到现在还鼻青脸肿的,全靠街头打架一霸的吕布面子才保下来。

甚至听说连代表官方的曹老板派来问罪执法的条子,邻居袁术也来一个揍一个,揍得官方现在都不敢派人来了。

就自家隔壁住了这么一位绝世凶人,杀人魔王,搁谁谁不怕呀?

荆州这些人,生怕某邻居哪天看自己不顺眼,就来揍他们了,怕都来不及,谁还想主动招惹他呀?

面对此情此景,亦明主公心意的蒯良一声长叹。

“主公啊!袁公路之心,早已传遍江淮两岸,路人皆知。

您贵为大汉宗亲,与他早晚一战,又岂是拖延就能避免?

今不联合曹操、刘备,以图自保,难道要效先秦之旧事,坐视秦灭五国,才想到要反抗吗?

况且天子连发诏书,纵使你我皆知是曹操手笔,然主公不尊诏令若成事实,天下人心又会怎么想?”

见兄长苦口婆心,言辞恳切之下,主公面上虽有意动犹豫之色,却始终难下决断。

情知自家主公心思保守,怕是难凭口舌就能短时间令他下定决心,同袁术一争高下。

蒯越心底暗自叹了口气,挺身上前,代兄长退而求其次,谏言曰:

“若主公实在不愿奉诏,今可假意以尊诏令,实则出工不出力。

曹操与朝廷所要的,不过是要我等出兵,迫使袁术自豫州撤兵,以得喘息之机。

若仅仅为了这一战略目的,主公也不必真与袁术主力交战。

可命大将文聘发兵五万,出江夏以攻庐江。

庐江者,连接江东与淮南之重郡也!

一旦此地遭大军压境,袁术必倾主力回援,待他回援之机,便是我军回撤固守之时。

届时他见我军倾重兵防守边境,又是早有准备,据城而守,强攻不过徒损士卒,是以必不来攻。

如此既尊奉了天子诏令,出兵讨逆,又实现了战略目标,给予刘备、曹操喘息之机,不使我等将来孤立无援。

往后若袁术来攻,主公也可向他们求援,使袁术腹背受敌,则荆州可保无虞。”

刘表闻听此计,原本犹豫的脸上眼神一亮!

似这般保存实力,出工

不出力,只需发兵五万出去同袁术的留守之军交战,攻城威慑一番的围魏救赵之计,甚合他心意。

刘表当即拍案而起!

“袁公路之心,路人皆知,其所以不称帝者,唯虑袁绍、曹操、刘备、吕布与表耳!

使数雄皆灭,表亦独木难支,卿言伐袁,甚合我意。”

遂急命文聘、黄祖、蔡瑁、张允诸将整军五万,剑指庐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