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如段煨等地方势力,响应朝廷号召,及时拨乱反正下,讨伐李、郭已成大势所趋。¢删\芭-看-书\王^ .勉.废′阅?黩^
曹操携汉相之名,执天子剑以讨不臣,这段时日以来,大小战争数十起,可算攻破长安。
大体上剿灭了本就于天子东归洛阳事件中,历经消耗折损,势力大不如前的李、郭余孽,安稳了大汉东西两都。
接下来至于按部就班,一步步收服东都洛阳与西都长安周边腹心之地,恢复民生,重振汉室。
以关中三辅之地,洛阳京畿之地为腹心,携天子号令诸侯,发政令行之四海。
他年少时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的理想,三兴大汉的大业,仿佛就在眼前。
不过,对于如今高居汉相,执掌朝纲的曹操来说,一个曹侯,真的还够吗?
......
也就在曹操收复长安,志得意满,凯旋回朝,这段时间以来被荀彧强行压下的噩耗便接踵而至。
“什么?纪灵一招败吕布,天下无双,实至名归?”
曹操眼神怪怪的打量荀彧,语气颇为古怪。
“文若戏言否?”
荀彧:“......”
主公您先别不信,这已经是我挑出来,觉得您最容易接受的消息了。,e¢z.暁?税-惘? *耕+歆′嶵^全¨
“绝非戏言,吕布只出手一招,便被纪灵伤了一手,此众人亲眼所见。
就连关羽关云长都为之叹曰:纪灵暗器运用之法,以致出神入化之境,令人防不胜防。
纪灵此人于暗器之道,恐怕真有独到之处,明公切不可小觑之。”
“哦~?竟连云长都如此称之?”
听见连关羽都这般推崇纪灵的暗器,曹操也不由深信几分。
实则对关羽来说,如果纪灵的暗器不厉害,那自己三合败给他,传出去成什么了?
正好这次吕布一时不察也吃了亏,正好把吕布一起脱下水来给自己证明?
事实证明,不是他关羽弱,而是纪灵的暗器出神入化,令人防不胜防,这不,吕布也中招了。
......
这边曹操对关羽的评语深信不疑,谓荀彧曰:
“文若放心,这纪灵厉害,我已深知,下次战场碰见,定教众将小心他的暗器。”
见曹操接受了这第一件事,荀彧这才欲言又止般叹了口气,继续为他娓娓道来。
“孙轻所部十余万黑山贼不听号令,入梁国后四散劫掠,为袁军分而歼之,逐个击破。
一日夜血战,伤亡惨重,孙轻率溃军万余,逃回蒙县。.第*一,看.书\惘^ !蕪,错-内~容~”
曹操不由色变,咬牙切齿。
“黑山贼寇,果真乌合之众,孙轻,无谋之辈,坏我大事?
十万人啊!
便是十万头猪一拥而上,也能撞得袁术头破血流!
他...竖子!鼠辈!误我大事,不相与谋!”
然而没等他气完,荀彧又道。
“匈奴左贤王浑突邪,率五千匈奴铁骑背水列阵,被袁术第一义子孙策,率骑兵击破,尽剿其首,于睢水河畔筑京观。
术曰:大汉内政,异族不得干涉,涉足汉地者,死!”
啊???
背水列阵?
曹操真要骂人了!
浑突邪你是人?带着骑兵背水列阵,是怕自己死的不够快吗?你到底怎么当上的左贤王,你懂兵法吗?
好好好,匈奴人不看大汉兵书的是吧?那没事了!
“一帮子蛮夷,简直愚不可及!
等等,第一义子孙策?”
曹操气恼间闻言也为之一愣,袁术义子孙策自己又不是不知道,为何前面还要加个【第一】二字,文若此话可是隐含深意?
对此,荀彧并未解释,只是回以一个无奈而又耐人寻味的眼神,其意:大抵主公你继续听下去,就明白了。
“光禄勋徐晃,率四千步卒,轻敌冒进,正面相逢刚自匈奴左贤王处得胜而归的袁军骑兵,为其携大胜之势所破,徐晃仅以身免。”
“什么?这怎么可能!徐公明大将之才?在朝中于天子身侧对付我时,常如利剑在鞘,寒光隐而不发。
以他的能为,怎也会兵败至此?”
然而荀彧话语幽幽,一句句直戳曹操腹心。
“术于寿春立黄金台,穷极天下骄奢淫逸以养之,置千金于台上,买天下能者来降。
毛玠被俘降袁,已入黄金台,现被袁术奉为上宾。”
“这不可能!毛玠与我推心置腹,更早早便向我谏言,奉天子以令不臣诸事!
而今天子在手,号令诸侯之时,以他之耿耿忠心,也会投降乎?”
“事已至此,毛玠是否真心归降已不重要,重要者乃是此事流传天下后的人心思变。
依彧观看之,袁术背后之谋主,极擅操弄人心,裹挟大势,此等计策不似我那好友郭嘉手笔。
文若斗胆,延请郭嘉之事,望明公慎思之,不可置一时之气,而与贤才失之交臂。”
见荀彧又一次提起此事,曹操也不由为之尴尬。
自己已经让荀攸想办法除掉郭嘉的事,当然不好意思就这么给荀彧明说,应该说哪怕所有人都知道,也得一块瞒着荀彧一人。
此刻,听荀彧如此谏言,他也只得敷衍颔首,“文若之意,我已明白,此事...容我再考虑考虑......”
二人说话间,便听侍从来报!
“幽州急报!程昱军师有急信送至。”
闻听程昱来信,此必然涉及公孙瓒与袁绍的北方战事,曹操、荀彧都不敢小觑。
荀彧赶忙将信件拆开之后递予曹操观瞧,曹操接过才看了几眼,已是怒从心头起!
“公孙伯珪,好胆!操以前但是错看你了,未曾想你还是这样一号人物。”
他说着直接将信纸丢给荀彧,“文若好好看看吧!你那位好友自己都承认了,他就是袁术背后谋主,如此你还要为他说话?”
荀彧接过信帛一瞧,观程昱描述有关郭嘉为公孙瓒所擒,其后两方争执,各执一词之事。
如何还能推算不出,曹公故意坑害要杀郭嘉之事,不过此间种种,曹操此刻已无意隐藏。
盖因郭嘉自己都承认他是袁术谋主了,既然早已为敌,各为其主,曹操除之,有何不可?
顺便还能借此试探荀彧的态度,看其究竟是否还同自己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