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君. 作品

第七十四章 元让叛变?这不可能!

......

场中二人一个贰臣贼子,一个卖主小人吵的不可开交,袁术也生怕他们再吵下去,一个不巧察觉不对,赶忙命人先将他们分别带了下去,再行处置。首发免费看书搜:一起看文学

直至此时,他才有功夫看向自家那个不省心的便宜儿子。

此刻的袁耀早在先前袁术一见面没等说话呢,就指着自家老师是曹营细作给吓得慌了神。

满心从了爹爹那不能明言的心意,劝进称帝以讨欢心,顺带混个太子当的他。

眼下恍如一盆冷水浇下,通体冰凉,低垂着脑袋焉不拉几瑟缩在好朋友陆逊身后,根本不敢抬头。

在场之中,满座群臣,包括眼巴巴跑来的袁家人,哪个又还敢多言称帝之事?

方才的局势已经再明显不过,主公慧眼如炬,那个刘晔刘子扬分明就是曹营细作!

这时候还跟着鼓吹称帝,真不怕被缓称帝派系将他们划归到曹营细作同谋之列,直言图谋不轨,欲害袁公乎?

全场为之一寂,在寿春酝酿多时,好容易大势将成的称帝派,反而因为这次意外拉了个曹营细作打头,不仅没能成事,反而嚣张气焰被打压到了谷底,至少短时间内没人再敢提称帝之事。

......

当下见袁术眸光落在袁耀身上,而袁耀羞愧之下根本不敢抬头,其他人可以沉默,唯独被袁耀挡在身前的陆逊,不得不站了出来。

“老师,袁耀公子也是一时受刘晔蒙骗,曹贼狡诈,他毕竟年幼......”

然而袁术对此不以为然,反而眼眸微眯,轻笑间微微颔首。

“耀儿此番做的不错。”

袁耀:“???”

“爹爹,我...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

没等他解释,袁术不耐得抬手制止,拿起刘晔先前进献的三封奏书,笑语里意味深长。

“淮南刘子扬是曹营细作不假,可寿春刘晔是我袁氏忠良,百姓、学子、世家,悉亲眼所见,人所共知,其仗义死节,慷慨壮烈,岂能有假?

耀儿感其忠义,拜其为老师,这很好,往后当日日进学,与你老师多加亲近,勿负我望。”

对于袁术来说,管你是不是曹营来的细作,上了贼船你还想跑?

一个太子太傅把你焊死在袁营,派人天天盯着你,你又如何走脱?

就连夏侯惇都有派上用场的时候,何况你刘子扬那么大一个谋主呢?

至于说袁耀会不会被刘晔教坏?这不是还有他那小伙伴陆伯言看着呢嘛。

......

见爹爹好像真的没有因此发怒,袁耀赶忙维诺称是。

“爹爹放心,耀儿一定跟着老师认真进学。”

袁术微微颔首,方又看着群臣之中深深低着头,假装不被看见的一人。

“蒋子翼!”

“主...主公?”

“我观夏侯元让与刘子扬之间似有误会嫌隙,你与元让同出曹营,私交甚厚,便去劝劝吧。”

蒋干算听明白了,这哪里是要自己去消弭误会的?分明是去加深误会。

所幸他的舌辩之才名传江左,要是说服刘子扬,那是在为难他。

可只是糊弄夏侯惇,倒也并非难事,赶忙答应下来。

“主公放心!干,定不负主公所托。”

一场恍如闹剧般的称帝风波,还未开始,便已在袁营之中风平浪静,消弭于无形。

无有后顾之忧,袁术依旧每日整军对着许县穷追猛打。

由于此时的许县之中,来了荀攸的两万援军,算上原先士卒,总计两万五千有余,兵力不再紧缺。

而袁军则因分兵三万于纪灵,是以只剩不足七万人,若再像先前那般分批轮次攻城彻夜不息。

曹军也可以轮次而守,不再像阳翟城时能借此扩大优势,是以袁术也就改换了攻城策略,让绝大多数士卒都在晚上安心休憩。

但他却不打算让戏志才也好好是睡觉,由是则每到夜里,每隔一段时间便让小部分士卒鼓噪出攻城动静,弄得声势浩大。

待曹军整备来守,又不真个来攻,可若曹军放心警惕,只以为是佯攻,他又真个派兵来打。

如此虚虚实实,变幻莫测之间,曹营之中又有哪个能安心睡觉呢?每逢袁军鼓噪攻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之下,也是不得不从床上爬起,全力守城。

然而大多数时候又都只是佯攻,如此一次次将士卒唤醒,不让他们安生睡觉,精神憔悴的曹军又岂不对主帅怨声载道?

军中这种怨愤情绪很快就传到乐进耳中,他这些天也被折磨的不行,正想寻军师们商议对策,便听荀攸唤他过去。

乐进还倒是军师们也是要给他言说,应对袁营此番攻势之法呢。

不想才一进门,见到连病重在床的戏志才都已经起身,凝视一份奏报脸色凝重,久久无言。

荀攸眼神复杂的望着他,那声音里带着一抹迄今为止都不敢置信的诧异。

“夏侯元让叛变了。”

乐进为之大惊失色。

“什么!这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