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扬且看,此人是谁?”
来人身长八尺,虎体熊腰,虽左目已瞎,但右目圆睁、精光四射,直面袁术凛然不惧,仿若凶神。首发免费看书搜:86看书
惊见此人,只让刘晔惊骇欲绝!
如此英武相貌,他又怎能不识?
不是夏侯元让,又是何人?
可是这...怎么可能?
”刘子扬,你可还要对质吗?”
对质?
刘晔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百转千回,思绪纷乱如麻,竟怔在原地,讷讷无言。
夏侯惇都站这了,还要对质什么呢?
自己与曹营书信往来极为机密,除了曹操心腹几人,更无有他人知道,袁公路又岂能平白无故一眼看破?
而恰恰夏侯惇就是这么一位曹操心腹。
刘晔只觉天旋地转,难以置信。
他听说夏侯惇在上次阳翟大战时失陷于袁营生死不知,可他怎么也想不到!
曹公最亲密的手足兄弟,从小一块玩到大,自起兵时追随至今,始终不离不弃的夏侯惇,居然叛变投袁,还将曹营机密泄露。
如果连夏侯惇都能叛变的话,曹营之中还有谁不会叛变?
倘使有了夏侯惇泄露的情报,袁术对曹营诸事了如指掌,又还有什么阴谋诡计能骗得了他呢?
就如自己此行,千翻筹谋,百种算计,结果只一见面,就被袁术道破细作身份,这还如何作为?
......
”袁公唤某家何事?”
夏侯惇不解此间意思,冷声发问。
他倒并非惧死贪生,一来此前袁营之中对他看护严密,不让他寻死。
二来初时那股冲动劲过去,袁术这里对他也颇为恩遇。
不说好酒好肉,至少没短缺了他,如此对待他一个俘虏,也算仁至义尽,夏侯惇倒也感怀他的恩义。
反正袁术既没折辱他,也没逼他投降,更没让他泄露机密,做出有害曹营的事,单纯在这里混吃混喝,夏侯惇也就不急着寻死了。
此时得蒙袁术召见,他虽不解其意,可也随时准备着。
倘使袁公要让他做出有害曹营之事,他夏侯元让绝不贪生畏死!
......
面对夏侯惇的询问,袁术轻笑间手指一人。
“他便是淮南刘子扬,元让可还有印象?
现如今寿春尽知,他是我袁氏忠良,更收了我嫡长子为学生,是以袁家特地送他来此,为我献破曹之策。
因我不信他之策论,对他怀有疑心,他方才言说要找人当堂对质,我遂唤了元让你来......”
夏侯惇闻言怎不惊骇欲绝!
刘子扬竟叛变投袁?
他同曹操亲近,亦是知晓刘晔曾与曹营书信联络,以说刘勋投曹之事。
可他怎么也想不到,两人见面竟是在这袁营之中。
也是,如今袁术势大,连自己都被俘虏,主公岌岌可危,谁又不想着另谋出路呢?
可刘子扬之才,连主公与戏志才都对其称赞有加,若果真为袁公路献破曹之策,主公岂不危矣?
抱歉了,袁公!
虽然您对我恩遇有加,但我为吾主谋事,今又岂能坐视?
这一刻,死气沉沉的夏侯惇好像再度活了过来,混吃等死的他似乎发现了一条曲线救国,身在袁营也能为主公效力的方式。
不等袁术说完,他便抢先开口。
“袁公绝不能轻信他的计策!”
夏侯惇独眼微眯,盯着刘晔这个“叛徒”目光灼灼,恨意深藏。
好贼子,安敢卖主求荣?
收袁术嫡子为学生,只怕袁家早已为你安排好了光明前途、荣华富贵。
那便让我夏侯元让替主公亲手毁了你这份前途富贵,好让你们这些卖主小人,以儆效尤!
他当然也不会只信袁术一面之词,可如今刘晔就在身侧,他这个当事人都对袁术所言之事并未反驳,如此哪还能有假?
而刘晔呢?他当然无法反驳,夏侯惇都已经把他的底细泄露了,还来这里当堂对质,他还能反驳什么呢?
关键袁术所言的这一句句一件件也都是实情,是寿春人尽皆知,在场所有人都亲眼看到的事情,他又有什么反驳的余地呢?
于是乎,只见夏侯惇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其怒视刘晔,一脸忠义之色。
“此反复小人,元让请杀之!
刘子扬者,刘勋麾下沟通曹营之人,常为吾主谋事,今来献策,必然有假,其必心思险恶,欲害袁公!
袁公切莫相信此人策论,当慎思之,其虽才华高绝,但若不为所用,反以为害,留之何异?
不若当场杀之,以儆效尤,方展袁公威权于天下!”
言辞间杀意凌冽,夏侯惇心中发狠,岂能
让你为袁术所用?
贰臣贼子,我夏侯元让今日誓为吾主除贼!
......
夏侯惇此言一出,刘晔心中哪还存侥幸之心,不由怒斥出声。
“背主小人,安敢如此害我?”
“叛臣贼子,你也配提此话!”
夏侯惇心中冷笑,自忖他为了主公大业,是以屈身事贼,有如卧薪尝胆一般,岂能跟你个贰臣贼子相提并论?
“卖主求荣!今为你这小人所害,晔无话可说。”
刘晔只道他为主公大业深入敌营,你个卖主小人,也配说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