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颜部落首领向来使拱手道:“烦请贵使回转,告与辽侯,容我等思量一番。”
辽东卫部将道:“只予汝等一晚时。若明晨未见答复,我家侯爷即刻发兵!”
辽东卫部将离去后,朵颜部落众勇士顿时哄闹起来,皆向首领叫嚷道:“首领,惧他何来?不过区区五千骑兵,能把我等如何?”
朵颜部落首领猛然大吼一声:“都给我静下来!”
待众人稍歇,乃徐徐而言:“这辽侯绝非易与之辈。昔日其横扫辽东,未几,又将辽东西州经营得固若金汤,民心尽附。
且治下百姓生计,较往昔改善何止数十倍。
由此可见,其于治下百姓,宽厚有加;然对敌方,素无怜悯,手段狠辣非常。”
朵颜卫首领继而道:“料想汝等亦有去过辽东西州者,彼处情形若何,无需赘言。若我朵颜卫归附辽侯,届时部落众人亦可享那般安稳富足之生活,强似如今这般朝不保夕。”
朵颜部落众勇士闻此,面上皆流露出对辽东西州生活之向往。然其等向来无拘无束,恐为辽侯严规所束,于自由与安稳之间,一时犹豫不决。
朵颜部落首领见状,朗声道:“吾知汝等所忧何事,然此忧实乃多余。今辽侯数年来虽着力于民生发展,然辽东军未曾有丝毫懈怠,战力较前更强,士卒益发精锐。
我部落儿郎皆为勇士,若能投身辽东军,焉能不愈发神勇?彼时随辽侯开疆拓土,建立功业,方不负此生!”
朵颜部落众勇士闻罢,蓦拍脑门,恍然惊道:“噫!怎的忘却此节?我等即便归附辽侯,亦未必便为寻常百姓,可投身辽东军,随辽侯西处征伐,建不世之功,岂不妙哉?哈哈哈!”
是夜,朵颜部落首领聚一众长老,就此事宜行表决之法,末了众人皆同意归附辽侯。次日清晨,朵颜部落首领仅携两名护卫,亲至常孤雏军营之前。
军营之前,数十负责巡逻之辽东卫士卒,皆身披重甲、手执利刃,双目炯炯有神,其眼神凌厉,望之令人胆寒。
此等辽东卫视彼等之眼神,不类视物为人,仿若视之为立功受勋之凭藉。
朵颜卫部落首领不禁咽了咽口水,向那巡逻的辽东卫说道:“吾乃朵颜部落之首领,特来求见辽侯,劳烦通传一声。”
辽东卫卒令朵颜部落首领原地稍候,旋即遣一同伴入内通传。未几,那辽东卫卒折返,向朵颜部落首领道:“侯爷令吾引汝前去相见。”
朵颜部落首领与两名护卫,赶忙跟在辽东卫卒身后。一路行来,首领心跳如鼓。
待入得常孤雏营帐,但见常孤雏大马金刀坐于帐中,一股强大威慑之感扑面而来。
虽常孤雏年岁尚轻,然周身气场仿若地狱修罗,首叫人不自觉寒毛倒竖。
朵颜部落首领身子禁不住微微哆嗦,赶忙对着常孤雏躬身行礼,颤声道:“吾乃朵颜部落首领,见过辽侯。”
常孤雏轻轻“嗯”了一声,旋即问道:“汝等可己决断?究竟是归顺,还是不归顺?”
朵颜部落首领言语几近结巴,嗫嚅道:“我……我等愿……愿意归顺辽……辽侯。”
常孤雏令朵颜部落首领抬头,旋即道:“好,既如此,本侯交予你朵颜部落一桩差事。”
朵颜部落首领赶忙应道:“还请辽侯示下,朵颜部落赴汤蹈火,绝无二话。”
常孤雏命人给朵颜部落首领赐座,而后道:“若有北方诸部南下,尔等朵颜部落便负责处置,将其击退。倘若抵挡不住,可向辽东军求援。但本侯望尔等能担此任,此便权作投名状。若能成功抵挡,本侯自不会薄待。”
朵颜部落首领禀道:“侯爷,能否将部落中老弱妇孺送往西州之地?我等甘愿于前线为侯爷抛头颅、洒热血。”
常孤雏对朵颜部落首领这般识趣之举,甚为满意。
此乃以老幼作首道投名状,既使常孤雏信其诚,又令其于前阵作战无后顾之忧,实显其聪慧。
常孤雏终允之。
常孤雏遂将朵颜部落领地设为朵颜卫,且言日后会从朵颜部落择合格者补入辽东军。朵颜部落首领喜不自胜,复拜谢常孤雏。
及天明,朵颜部落首领率部落全体老幼至常孤雏军营前。
常孤雏命辽东卫将士取酒肉,款待朵颜部落之老幼,令其饱食。
旋即,常孤雏亲率辽东卫,护送此等老幼归盖州。
时下辽东,土地颇丰。
常孤雏遂为朵颜部落众人批予田地,许其垦荒。
种地所需粮种,皆由官府无偿供给,且将众人录于户籍,使之正式为辽东百姓。
其建家资费,亦由官府出并代建。首年,官府予彼等足量粮食,以保基本生计。
此诸事,令朵颜部落众人皆觉难以置信。较之元朝,众人皆感如今这辽侯,怕非世间罕有之大善人,首如上天降下之神明。
辽东百姓于朵颜部落众人,并无歧视、排挤之意。经常孤雏累日宣导、教化,辽东百姓包容心甚强,且民风虽悍,然质朴纯真犹存。
但使朵颜部落之
人守规矩,辽东百姓平素里颇加照拂。
诸多百姓于农闲之际,向彼等传授耕种之法,间或邀其至家中作客。
朵颜部落众人受此礼遇,深感荣幸,归属感亦大增。
当胡惟庸等闻知北元撺掇辽东北方诸多部落,组联军南下侵辽东,心下稍喜。
未几,又闻长孤雏不费一兵一卒,便纳朵颜部落,且使朵颜部落在老温江附近设首道防线,以挡部落联军。
朱元璋闻知长孤雏迫朵颜卫归附,且以之充先锋抵御诸部落联军之举,不禁开怀大笑,向诸臣道:“汝等且看,此即咱之辽侯!不战而屈人之兵,威德布于北疆。”
未几,李善长奏于朱元璋:“陛下,中书省自胡惟庸去后,诸事效率大减。胡惟庸虽有过,然陛下己加责罚。经此惩戒,料其必能改过,尽心为陛下效命,恳请陛下允其回中书省。”
朱元璋向李善长道:“李相,汝之能不亚胡惟庸。怎地?中书省离了胡惟庸,便运转不得?”
李善长躬身奏道:“陛下,臣己年迈。虽一心欲为陛下分忧,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然人皆有衰老之时,胡惟庸正值壮年,理当予其施展抱负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