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出事了

朱元璋端坐龙椅,静静聆听二人争辩。

待杨宪言毕,微微颔首,看向胡惟庸开口道:“杨宪所言,深合朕意。

辽东粮商售卖平价粮食,惠及百姓,此乃善举。地方乱象,实因部分士绅豪族与官员贪腐勾结,非辽侯之过。

胡惟庸,你身为右丞,不思如何整肃吏治,却在此无端弹劾,该当自省。”

胡惟庸闻得朱元璋此言,心中一凛,冷汗瞬间沁出额头。

忙伏地叩首,诚惶诚恐道:“陛下明鉴,臣一时糊涂,未能洞察其中实情,妄加弹劾,实乃罪该万死。臣己知错,恳请陛下恕罪。”

下朝之后,胡惟庸面色阴沉如墨,怒气冲冲地回到府邸。

一进家门,便将手中笏板狠狠掷于地上,随后顺手抓起桌上的茶具,猛地摔向墙壁。

“哗啦”一声,茶具瞬间西分五裂,碎片散落一地。

他犹不解气,又一脚踢翻了一旁的椅子,口中怒骂道:“杨宪匹夫,竟敢坏我好事!还有陛下,竟偏袒于他……”

紧接着,他又冲向书架,将上面的书卷一股脑儿地扫落,书本纸张纷飞,一片狼藉。

屋内侍从皆惊恐万分,远远躲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触怒。

胡惟庸一阵宣泄过后,渐渐冷静下来,眸中闪过一丝阴鸷。

稍作思忖,便唤来心腹,低声吩咐道:“速遣得力之人,前往扬州,务必仔细搜罗杨宪当年任知府期间的把柄,不论大小,事无巨细,有一丝线索都不可放过,快去!”

心腹领命,不敢耽搁,匆匆安排人手奔赴扬州。

李善长寻至刘伯温处,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神情,阴阳怪气道:“伯温啊,你瞧瞧那杨宪,今日朝堂之上,可真是出尽了风头。为那辽侯据理力争,言辞凿凿,仿佛天下之事他皆洞若观火,倒叫人刮目相看呐。”

刘伯温抬眸,轻笑一声道:“李公,杨宪所言,不过是据事而论罢了。

倒是胡右丞,此次贸然弹劾辽侯,却未虑及其中利害,行事似欠思量。

朝堂之上,本应一心为公,可有些人呐,总想着借题发挥,谋取私利,这又怎能服众?

想必李公也深有感触吧。”

说罢,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善长一眼。

李善长闻得刘伯温此言,脸色瞬间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愠怒。

他冷哼一声,道:“刘基,你这话倒是有意思,莫不是在含沙射影?哼,各人心中有本账,无需你在此多言。”

刘伯温见状,知话不投机,也无意再作纠缠,淡然拱手道:“李公既如此想,那便作罢,刘某告辞。”

言罢,转身离去。

李善长望着刘伯温远去的背影,心中愤懑难平,拂袖而去,二人此次会面,终以不欢而散告终。

未几,有消息传入宫中。

原来,有些地方之都指挥使,竟贪图士绅豪族所予之厚利,罔顾百姓生计,悍然出兵镇压。

那百姓本因士绅豪族与官员之恶行积怨己久,如今竟遭官军弹压,一时之间,哀声载道。

此等暴行,终是传入朱元璋耳中,令其龙颜震怒。

朱元璋即刻传常遇春入宫。

常遇春入殿便见朱元璋面色阴沉,端坐在龙椅之上。

朱元璋见他来到,沉声道:“遇春,如今有些地方之都指挥使,收士绅豪族好处,竟出兵镇压百姓,实乃胆大妄为。

咱命你为钦差,即刻前往各地彻查此事,不得有丝毫懈怠,务必将实情查明,还百姓一个公道。”

常遇春拱手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说罢,便领命而出,着手准备奔赴各地展开调查。

胡惟庸闻知朱元璋钦点常遇春为钦差,赴各地彻查此事,心中陡然一沉,隐隐泛起不安。

那些都指挥使收受当地士绅豪族贿赂之事,他本就心中有数,且平日里还多番替他们遮掩。

可如今,朱元璋竟知晓了此事,这令他大为震惊。

毕竟,相关折子他皆未呈递御前,究竟是何处走漏了风声?

一时间,胡惟庸忧心如焚,坐立难安。

胡惟庸强压下心中慌乱,急忙招来亲信幕僚商议对策。

他紧皱眉头,道:“常遇春此去,必然对那些都指挥使穷追猛查,一旦他们供出我曾替其遮掩,那可就大祸临头。你们速速想个法子,如何应对?”

幕僚们面面相觑,片刻后,一位幕僚拱手道:“右丞,当务之急,是赶紧通知那些都指挥使,让他们咬紧牙关,切莫供出丞相。

可许以重金厚利,让他们死扛到底。

再者,可派人暗中搅乱调查,混淆视听,令常遇春难以查明真相。”

胡惟庸沉吟片刻,点头道:“此计可行。

你们即刻派人,星夜兼程通知各地都指挥使,务必让他们明白此事利害。

另外,挑选得力之人,暗中跟踪常遇春,见机行事,搅乱他的调查。

切不可露出马脚,否则,我们都将万劫不复。” 幕僚们领命,各自着手安排。

胡惟庸心中仍七上八下,不知此番能否逃过一劫。

胡惟庸虽己安排人手去应对常遇春的调查,心中却仍觉忐忑,思忖再三,终觉此举尚欠周全。

当下,他提笔修书一封给雁门的陆仲亨。

信中言:“仲亨公鉴,如今朝中局势风云变幻,常遇春奉圣命为钦差,往各地查访诸事。

其中涉及都指挥使与士绅纠葛,此乃牵一发而动全身之事。

恐波及甚广,累及你我。

公于雁门,手握重权,还望早作绸缪,以防不测。

若局势生变,当随机应变,万勿掉以轻心。惟庸敬上。”

写罢,胡惟庸仔细将信装入信封,用火漆封好,唤来心腹家丁,严令道:“你务必快马加鞭,将此信亲手交予陆仲亨大人,不得有误。

此事干系重大,若有闪失,拿你是问!”

家丁领命,怀揣书信,飞身上马,扬尘而去。

陆仲亨收到胡惟庸书信,展开一读,顿时面色如土,心中暗忖:“这可如何是好!”

他长于征战沙场,应对这等权谋纷争之事,实非其所长。

此刻,只觉一个头两个大,在营帐中来回踱步,苦思冥想,却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个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