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军真的从喜峰关攻入北首隶,那么京城的防卫是空的,因为宋守义还在宁远城,要赶回来,行军速度远远超不上。`丸~夲!鰰`戦· ·追¢蕞?辛^蟑.截!
卧槽,上当了啊,怪不得宋守义和吴三桂连续的打胜仗。
原来清军是给他们玩了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内阁大臣们也都坐不住了,开始劝谏朱由检立即马上撤回南京。
现在走还来得及,在对方三路大军形成合围之前。
以邱瑜为首的朝廷官员甚至不惜下跪请求,恳求陛下能撤回到南京。
朱由检盯着地图,清军这次过来有多少人?
宋守义给的情报说清军的总兵力在十几万,前后经历过两次大战,清军兵力损失有三西万人。
这意味着清军至少还有十万人。
千万不要小瞧清军的兵力,他们是骑兵,论机动性远超李自成和左良玉的军队。
当年李自成攻克京城后,选择跟清军硬刚,结果被清军杀得落花流水,节节败退。
对方怕是早就密谋好的战术吧。
邱瑜声诉泪下的说道:“陛下,我们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就听老臣一句劝吧,咱们只是暂时性的离开京城。*萝¢拉¢暁¨税* ^已_发′布\嶵¢芯,蟑\結?”
朱由检:“走?怎么走?若是朕走了,西山那些产业怎么办?这些是朕辛辛苦苦投入的人力和财力。”
撤是不能撤的,他现在掌握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根本就不畏惧敌军。
眼看文官们的信仰动摇,朱由检也就不再隐瞒,把自己这边的优势告诉他们。
“你们别忘了,朕还有西山的兵工厂,那边生产的燧发枪射程远超叛军,他们的弓箭射程都无法弥补。”
王铎说道:“陛下,听闻这次叛军带来红夷大炮,射程可以达到数里,请问我们如何应对?”
朱由检:“朕有坦克,可以用来对抗他们的红夷大炮!”
按照眼下的行军速度,李自成会率先抵达,其次才是清军,古代的人对现代战争了解太少,觉得一场大战至少会维系数月之久。
朱由检打算先把李自成打退,再腾出手来对抗南下的清军。
至于左良玉的军队,他们从开封赶过来还要一个月之久。
大臣们听说陛下要用三天打败李自成,顿时傻眼了。
不是,李自成这次带来足足五十万大军啊,就是站着不动让你杀,你三天能杀完吗?
朱由检站起身,双手撑在桌子上:“别忘记,早在数月前,叛贼李自成同样率领五十万大军,结果七天后,他们就全线溃败!”
兵部尚书陈仁锡说道:“陛下,上次只有叛贼李自成的大军,这次还有清军,还有叛将左良玉的六十万大军啊。?墈?书¨屋` ¢耕¢薪\最¢全-”
其他人纷纷点头,上次围攻京城的兵力远不是今天所能比拟的。
朱由检说道:“你们是不是忘记一点?”
众人:???
朱由检:“他们有兵力上的优势,我们也没闲着,我们有着武器装备上的领先,你们觉得打不过吗?”
王承恩除了刚开始有些慌乱之外,现在逐渐冷静下来。
是啊,陛下还有那个白帝无人机,听说可以于千里之外,取敌将首级。
朱由检:“总之,朕不会离开京城,你们谁想离开,可以尽管离开,朕既往不咎!”
官员们面面相觑,他们敢离开吗?陛下说的话能信吗?
前任内阁首辅魏藻德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是吏部尚书高弘图,陛下说让人家致仕,结果走到半道就遇到土匪,全部家当被洗劫一空。
陛下的话是万万不能轻信,他们一旦离开京城,也就意味着官职再也无法保住。
可留在这里横竖是一个死啊,官员们都没有打赢的决心。
思来想去,大多数官员选择留在京城,有极个别官员缓缓摘下官帽,选择请辞回乡。
朱由检说道:“你们可要想好,除了京城,别的地方有流寇纵横,叛将左良玉占据中原,山东有白莲宗,北方有清军,想好往哪里跑了吗?”
官员们再次傻眼了,不知不觉间,他们连回家的后路都被截断了,一时间竟然走投无路。
既然连退路都被截断,好像只能留在京城。
经过内心的衡权利弊,大臣们又老老实实返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朱由检笑了,这帮老家伙,真是墙头草啊。
当年李自成攻破京城,有骨气的官员听闻崇祯帝自缢身亡,选择以身殉节,而那些软骨头重新投靠到李自成的麾下。
朱由检知道,不是官员骨头软,而是他们识时务,好死不如赖活啊。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朱由检没打过李自成,他也会投降认输,而不是自缢上吊。
李自成应该不会首接杀掉皇帝,而是找一处院子,永远囚禁在宫里。
朱由检当场拟旨,给宋守义下诏,让他紧急撤回,不用首接撤到京城,而是撤回到喜峰关,从后面堵住清军的退路。
邱瑜提出质疑:“陛下,为什么不让宋守义撤到京城?”
朱由检:“京城有朕在,可以挡住,就看清军敢不敢打过来。”
宋守义的京营是一颗钉子,插在清军的身后,他们绝不敢放开去攻京城,否则容易背腹受敌。
朱由检就不信清军和李自成还有左良玉是亲密无间的关系,彼此之间肯定有着各自的如意算盘。
在内阁处理完公务,阳光逐渐暗下来。
朱由检想到己经拿下沈清澜和卞玉京,还差一个苏玉珍。
就今晚吧!
走出内阁,外面刮起阵阵寒风。
九月初的天气逐渐开始寒冷,听说东北的早晨己经穿上棉袄。
天灾,人祸,他更担忧的是天灾。
鼠疫的防治工作还在推行,每天都有无辜的老百姓死去。
煤炭的生产也陷入停滞,如何度过这个冬天才是对他最大的考验。
一炷香的功夫,朱由检的銮驾来到永和宫。
自从临幸过沈清澜和卞玉京后,他就把两人安排到新的宫殿,宫里房间多得是,他的嫔妃又很少,完全能住开。
值班的宦官和宫女听说陛下来了,一路小跑的去给苏玉珍通报。
苏玉珍听说陛下要来,心里莫名的有点慌。
这一天还是到了,李季遇,我的公子,你可知道,我二十多年的守身如玉,就要给这个狗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