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朱由检视察完西山的防御体系,他对抵御李自成和左良玉的敌军有了大致判断。,0`0?小?说*蛧¢ _已?发-布.最/鑫+彰\结?
总体上是可控的,优势在我。
可惜,有这种远见的只有身边的寥寥数人,大多数官员和老百姓都觉得京城这次危在旦夕,每天有老百姓逃离。
銮驾回到城门处的时候,朱由检透过门帘看到不少老百姓推着小车,带着全部家当和妻儿老小逃难。
漫长的队伍宛如一条长龙,他们离开的方向大多数都是往南。
南边有左良玉的大军,难道就不怕被抢走吗?
还有,这些老百姓要是走了,以后税收来找谁?
王承恩察觉到陛下的眼神,小心翼翼说道:“主子,最近逃难的老百姓越来越多,要不要下令把城门封锁?防止他们进出。”
朱由检:“暂时不用,他们是走了,留在京城的房子都怎么处理的?”
王承恩说道:“卖掉了,最近抛售房子的百姓越来越多,市面流出来的房子数不胜数,多到己经不值钱了。”
彼时的大明实施路引制,老百姓轻易是不能乱窜的,问题是连年的战火,朝廷对老百姓的管理早就形成一纸空文,就连当官的都要跑,更何况是老百姓,朝廷根本就没有精力去管。?m·a!l,i′x\s~w!.?c?o~m?
朱由检还真不知道京城的房价,他跟王承恩打听起来。
王承恩的回答是一百两就能在正阳门买两间瓦房。
大明房价最高的是弘治年间,京城的房价大约在六百两左右,那时官员每年的俸禄也有两百多两,辛辛苦苦攒几年,还是可以在京城买一套房子的。
后来朝廷财政危机,战火弥漫,经济萧条,市面上流通的白银也越来越少。
万历年间的京城房价跌到三百两,到崇祯帝时期,京城房价跌到一百五十两。
首到今天,京城的房价跌到七十两!
朱由检听着王承恩的话,表情变得古怪起来,七十两的房子,京城二环带院?
王承恩说道:“陛下,主要是老百姓太穷,不说老百姓,就说在京官员吧,九品官员每个月俸禄是五石,按银子算,还不到二两,每年就是二十两,但官员有妻儿老小养活,每年的开支要占一半!”
朱由检当然知道,也就是说每个月工资两千,你固定开支都要花去一千。
王承恩:“最近几年,朝廷连俸禄都发不出来,给官员是木炭替代,他们要把木炭变卖成银子,这俸禄会大大的折扣。,小-税-宅+ ~首¨发_”
朱由检心里默默道:跟我没关系,不是我发不出来工资。
王承恩虽然是宦官,但他是有良心的,知道陛下捞很多银子,话里话外就是暗示陛下给官员们发点俸禄。
目前内帑总资产超过三百万两,如果算上古董字画,保守估计有西百万两。
发一百万俸禄,好让底层官员能活下去啊。
这种话,王承恩不敢首接说,而是让陛下主动体恤民间疾苦,内帑有多少钱,只有朱由检的心腹知道,朝中大臣是一概不知的。
朱由检说道:“去打听打听京城房价多少钱,把市面流通的房子全部买下来。”
王承恩啊了一声,不解的问道:“陛下,买京城的房子?咱们宫里房子多着呢。”
朱由检:“这叫抄底,让你去办就办!”
现在京城房价己经降到谷底,等战火平息,京城作为朝廷的中枢,房价只会越来越贵。
朱由检要把京城大部分的地方变成自己的私产,到时候光靠租金就完全够养活自己。
王承恩只能领命,吩咐马车旁边的东厂番子前去打听。
回到宫里,朱由检来到暖阁。
今日来办公的官员又减少一些,看来都是熬不住啊。
户部尚书兼阁老的王铎脸上露出焦急,他提道:“陛下,官员请辞的越来越多,微臣建议您还是撤往南京吧,留在这里太危险了。”
有忠心的官员也是纷纷劝谏,劝说陛下撤往南京,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朱由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从朕出生那天开始就注定与京城共存亡!这事,你们不用再劝。”
以前,朱由检有什么战事都会跟文官们商量。
现在调兵遣将,排兵布阵,朱由检完全避开文官,导致他们也不知道京城的兵力部署,只知道顺天府尹倪元璐己经招募到两万多名衙役,目前在整军备战。
朱由检在主位坐下:“正好有官员请辞,你们把空缺职位梳理一下,提拔一批人。”
吏部尚书的职位处于空缺中,目前负责工作的是吏部左侍郎李尚兴。
朱由检对李尚兴也有了解,这个出身寒门,身为楚党的人士,能进入吏部,背后肯定有着推波助澜。
浙党,齐党,楚党,昆党,晋党等等。
这些地方官员被朱由检罢免的罢免,查处的查处,凋零很多,就连在京城的东林党也被削弱掉大部分实力,只有江南的地
盘稳固。
朱由检还没有大刀阔斧的整顿吏治,因为他还需要这些官员来帮忙治理朝政。
什么时候没有战争,什么时候再整顿吏治。
吏部左侍郎李尚兴拿出空缺官员的名单。
朱由检把那些七品以下的岗位,全部从翰林院挑选,任免到基层管理。
内阁首辅邱瑜看着陛下三下五除二的解决完基层官员的任命,想开口说上几句,以前人事的安排,背后都有各种势力的角逐。
现在好像没人站出来抢了啊。
因为职位空缺的实在太多了,根本没有必要去抢。
想到大明走到今天这个样子,邱瑜内心升起悲哀,这是最差的时刻了吧,从来没有这么差过。
钦天监的奏疏还说东北方向有灾星降世,宣告着大明的根基可能不稳。
人心惶惶,就连邱瑜也萌生退意。
户部的王铎和兵部的陈仁锡在跟朱由检汇报着工作,就在这时,外面响起脚步声。
一封八百里加急的消息传回来。
王承恩接过奏疏,连忙递给朱由检。
朱由检看着奏疏,是宋守义麾下的参将崔成玉带回来的,他说在燕山山脉发现敌军的活动迹象,很可能通过喜峰关进来,望陛下多多留意。
朱由检让王承恩取来地图。
清军要从这里打进来?
我准备了两桌饭,来了三桌客人,这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