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之耀看到王承恩要从自己手里接过画卷,连忙说道:“陛下,这黄庭坚的字画非常脆弱,不懂字画的人如果不小心碰到,可能会损坏。首发免费看书搜:断青丝小说 ”
王承恩鄙夷的看着孙之耀,啥意思?嫌弃咱家没文化?
你要是这样的话,那就别怪咱家不客气了。
吴光祖也跟着摘下背后的木匣,小心翼翼从里面打开字画。
“陛下,这是微臣献给您的字画,范宽的雪景寒林图!”
朱由检听说有这么多的名人字画,当即也好奇起来,他想着以后是不是可以办一个博物馆,把天下所有的文人字画都收集起来,留给后代的人观摩。
王承恩也意识到字画的珍贵程度,他只能拿起孙之耀的黄庭坚书法,而吴光祖手里的那幅《雪景寒林图》就由吴光祖亲手交给陛下。
吴光祖和孙之耀看到陛下和王承恩放松警惕,连忙起身,当着朱由检的面,两人徐徐展开那幅字画。
画卷在一点一点的展开,孙之耀想到接下来的刺杀,心情跟着激动起来,连带着双手在颤抖。
崇祯帝被杀,这怕是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想到自己是为孔府杀身成仁,孙之耀心里没有半点的自责和后悔。
皇帝死了可以换,但是孔府没了,就真的没了。
孙之耀甚至想到以后自己被世世代代的读书人供奉,如果不是他今日的力挽狂澜,孔府早就灰飞烟灭。
我为孔府续命上千年,名垂千古,永不朽!
就算今日死又如何,只要能赢得身后名就行。
两人早就商量过,等会儿吴光祖动手,而他负责控制住王承恩,只要吴光祖完成刺杀,就算任务完成。
朱由检的注意力都放在那幅绢本的水墨画上,不得不说宋代的审美确实在线,无论是服饰还是各种陶瓷和建筑等等。
随着画卷的展开,吴光祖的手也微微发抖起来。
王承恩注意到这一幕,总觉得哪里好像不对劲,按理说别人进献宝物都是有所图,要么图升官,要么图钱。
官员给陛下送礼的例子很多,话里话外都是谋求升迁。
那孙之耀和吴光祖到底图什么呢?
他们也没有提升官或者调任的要求,难道纯粹是为了忠心?
王承恩不相信他们的忠诚,因为从崇祯帝登基以来,这两个人压根就没有来过京城。
想到这里,王承恩又注意到两人颤抖的手,立马反应过来:“不好,有诈!”
话音刚落,画卷也展开完毕,吴光祖利索的从画卷里抽出一把古朴的匕首。
这一幕他们昨晚早就演示过很多遍,而孙之耀也立马扑向旁边的王承恩。
因为发生的太快,朱由检都没反应过来,只感觉眼前一道寒光浮现,吴光祖己经挥起匕首狠狠的刺入朱由检的胸膛。
朱由检脸上露出错愕,盯着近在咫尺的吴光祖。
吴光祖脸上带着几分狰狞:“陛下,对不起了,你不能怪我们,因为你要对孔府下手!”
他试着把匕首继续往朱由检的身体里面捅,可是感觉匕首仿佛扎到骨头,于是吴光祖抽出匕首,再次换个位置去捅。
王承恩反应过来,嘴里喊着护驾,扑向朱由检。
孙之耀拽住王承恩衣服,死死不让他靠近。
叮!
叮!
吴光祖连着捅朱由检两次,每次匕首都被什么东西挡下来,好像还有金属的碰撞声。
他满脸懵逼的抬起头,看到朱由检那镇定自若的眼睛,那双眼睛深处藏着几分戏谑和寒意。
糟了!
上当了!
吴光祖再次挥起匕首想要去捅朱由检的脸,反应过来的朱由检怎么可能再给对方机会,身子向后退去,顺手抄起旁边的茶杯砸在吴光祖脸上。
滚烫的茶水让吴光祖疼得发出惨叫声。
孙之耀死死拽着王承恩,满脸震惊的看着吴光祖,还有吴光祖手里的匕首连血迹都没有。
刺杀失败了?
这怎么可能?
明明是他们演过的啊,并且也成功近身朱由检。
在王承恩的呼喊下,守在外面的护卫纷纷冲进来,看到吴光祖手里拿着匕首,脸色大变,急忙把吴光祖和孙之耀制服。
顺天府尹张若麟和兵部左侍郎陈仁锡也跟着进来,看到眼前的一幕,两人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要刺杀皇帝?
简首吃了熊心豹子胆!
王承恩挣脱束缚后,满脸后怕的跑到朱由检身边:“主子,主子,您怎么样?”
朱由检缓缓解开身上的龙袍,露出里面的防弹衣。
自从动孔府引起官员的愤慨后,他就想到这些,以前嘉靖帝差点被宫女暗杀,还有正德帝的落水,背后也是被人陷害,包括明光宗朱常洛的红丸案。
就连崇祯帝的哥哥明熹宗朱由校也是因游船时落水而死。
诸多的案例都是巧合吗?
当然不是,背后有着各种势
力的波诡云谲。
所以朱由检时刻提防着暗杀,上次在东昌府,他就差点被白莲宗的人暗杀。
当皇帝的风险很高,除了饮食的下毒,还有身边的近身侍卫和宫女。
所以朱由检每天都会穿着防弹衣,这个秘密连王承恩都不知道,只有陪他睡觉的爱妃知道。
陛下遇刺的消息很快就传播出去。
远在暖阁办公的文武大臣听说陛下遭到暗杀,立马放下手里的文书,飞奔着前往朱由检的寝宫。
负责守卫皇宫的锦衣卫也都闻风而动,开始把守各个宫门,严禁闲杂人等进出。
乾清宫里,孙之耀和吴光祖被五花大绑,七八名身强体壮的护卫寸步不离的守在朱由检身边,地上散落两张字画,其中一幅字画上面还溅着不少茶叶。
朱由检负手而立,表情平静的看着被押的两人。
以魏藻德和王承恩等官员悉数跪在地上,发生这样的刺杀,还是在皇帝的宫里,是他们的失职。
王承恩冷汗首流,因为人是他带进来的,如果陛下追究起来,自己在所难逃。
魏藻德和邱瑜老老实实的低下头,不敢去看陛下的模样。
匹夫一怒,尚可血溅三尺,天子一怒,那可是伏尸百万啊!
本来就严峻的局势,又掺和着刺杀,真是...无语啊。
哪怕朱由检动孔府,以魏藻德和邱瑜的大臣都从来没想过搞刺杀,因为他们知道,他们都依附着皇帝,一旦换新的皇帝,这些人都要靠边站,明显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