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 作品

第87章 天香豆蔻

待禁卫们离去后,赵封才转身面向众人。

章邯率先上前道贺:“恭喜将军再升一阶。”

“贺喜赵将军。”陈涛、赵佗等几位将领也相继前来道贺。

“不必客气。”

“此番功劳实属侥幸。”赵封微笑回应。

对此,众将心中感慨万千。

巡查渭水期间竟能救下太后。

这般奇事实在匪夷所思!

“诸位想必已听清王使所言。”

“年后新兵将入伍。”

“五位将军务必做好准备迎接新兵并妥善安排整编。”赵封对五位将领说道。

“赵将军。”

“目前渭城已有六万大军,若再增兵,岂非近尸体万人规模?”赵佗疑惑地问道。

“既然大王有旨,自有大王深意,身为臣子,只需遵命行事便是。”赵封语气平稳地说道。

对于赵封而言,手下的士卒越多越好,这样他自己从部曲中能获取的属性值也会越高。

“末将明白了。”赵佗不再多问。

“好了。”

“各位将军各自去安排事务吧,若有紧急之事,直接到军议殿来找我。”赵封说完便径直走向军议殿。

张明带领着百名亲卫随后跟随,在军议殿周围守卫起来。

进入殿内后。

赵封照例坐在主位上,一边翻开军报,一边心中下令:“领取奖励。”

“宿主升任右庶长,奖励一阶宝箱一个。”系统提示音响起。

“打开宝箱。”赵封立刻说道。

尽管只有一个宝箱,但他依然满怀期待。

“打开一阶宝箱,获得【天香豆蔻】一颗。”系统提示道。

“三颗天香豆蔻了,这算凑齐了吗?”

“能让人起死回生的灵药啊。”嘴上这样说,但赵封内心却感到一丝失落。

这天香豆蔻对他来说毫无用处!

“难道是要用来救秦始皇?”

这时,赵封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可怕念头。

历史上。

秦始皇病逝于沙丘,除了年迈,最主要的原因是误食过量丹药,导致重金属中毒而亡。

到了那时,如果赵封给他服用天香豆蔻,是可以挽救其性命的,甚至可能改变整个天下的命运。

历史的变迁与否,仿佛已掌控在他手中。

就在这个念头浮现的瞬间,赵封立刻摇头:“罢了,归根结底,我现在与秦王不过是一种君臣关系,我以生命搏取功绩才换来职位和爵位提升,这一切都是我用命换来的。

一旦皇帝旨意下达,这些转眼间就会被剥夺。”

“而且秦王的继承人实在不堪,我不想为他们拼命。”

“无论是扶苏还是胡亥,我都看不上。”

“我还是遵循历史,等待秦末的到来吧。”

“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有吗?”

……

赵国,邯郸!

“大王。”

“臣活着回来了,见到了您。”

龙台宫内。

郭开跪在地上,哭得涕泗横流。

此刻的他衣衫褴褛,宛如乞丐。

赵偃看着活着归来的郭开,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丞相,您是如何从秦国生还的?”赵偃低沉地问。

赵国虽情报不如秦国,但渭水伏击、五百王卫全军覆没之事却很清楚。

秦国并未明言此事由何国所为,只说是贼寇所害。

“大王。”

“微臣是从秦国逃脱的。”郭开痛哭流涕地说。

“你怎么逃回来的?五百王卫都死在秦军手里,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怎能活下来?”赵偃皱眉质疑。

虽然赵偃无能,但基本判断力还是有的。

此刻他对郭开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大王。”

“微臣当时并不与王卫同行,而是暗中策划。

与王卫失去联络后,便易容改装,一路行乞回到了赵国。”郭开连忙辩解。

听完这番话,赵偃点点头。

这确实符合郭开的性格,擅长保命,而且秦国也没说抓到过郭开。

再者,以赵偃对嬴政的了解,如果郭开真的被嬴政捉住,嬴政绝不会放过他。

赵偃深知嬴政对他们父子的仇恨。

想起这些,赵偃对郭开的怀疑渐渐消散。

但他仍谨慎试探道:“丞相赴秦之后,秦国派使者来我国议和,你说寡人该不该答应?”

听闻此言,郭开脸上顿时浮现愤怒与怨恨:“大王,切莫答应!秦国狡猾,主动议和必定别有用心。”

看着郭开的表现,赵偃心中的疑虑完全消除。

随即起身走到郭开面前,温和地将他扶起。

“丞相劳苦功高,为了寡人甘冒风险,有你这样的忠臣,是寡人的福气啊。”赵偃笑着说道。

“只是臣未能完成使命,还折损了五百王卫。”郭开满脸愧疚。

“丞相的谋划,寡人已有所闻。”

“若非渭水那场意外,丞相或许已大功告成,这不怪丞相。”赵偃笑着安慰。

“多谢大王宽恕之恩。”郭开连忙拜谢,内心也松了一口气。

“然而秦国所提盟约并无诡计。”

“寡人已应允秦使,择日前往咸阳与嬴政签约。”赵偃笑着说道。

“大王。”

“秦国此举定有隐情,恳请大王慎重考虑,嬴政绝不会平白无故与大王结盟。”郭开面容骤变,严肃开口。

“无妨。”

“寡人早已查实,秦国占领的韩国土地上出现诸多乱局,粮仓遭焚毁,营地被攻破,如今嬴政焦头烂额,为稳定局势,不惜耗费大量国力。”赵偃冷笑一声,颇为自得地说,“若寡人再添一把火,他至少两三年内都无法脱身。”

郭开闻言未再多言。

他记得嬴政的话,在未接到他的旨意前,他仍是郭开,不得与秦国有任何接触。

既然他已重获信任,便只需少言少行,避免过多暴露。

郭开深知自身性命重要,不会如此莽撞。

沙村!

一支由数百郡兵护送的队伍正往赵封家的方向行进。

“赵府的。”

“严郡守驾到!”

吴里正站在赵封家院门前高声呼喊。

时至今日。

在少府调派工匠的精心修缮下,赵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栋栋房屋整齐排列,院墙也建了起来,成为沙村里规模最大的宅邸。

这是当今大王恩赐修建的府邸,规格自然与副将相当,所用材料皆为上品,甚至地面都铺了青石砖。

这也体现了权力的象征。

然而,按照赵家要求,原本他们一家三口居住的小木屋并未拆除,而是保留在新宅邸之内。

当然。

随着府邸的落成,这个仅有数百人口的小村庄里,村民们的心理各不相同。

有人羡慕,有人暗地里咒骂,但多数村民依然质朴。

赵封因受封千亩田地,不少家庭人口众多、田地不足的问题得以解决,同时同村的佃租较外村便宜得多,这让村民们心生感激。

不过。

那些咒骂的人认为赵封如今富贵了,赵家理应直接给予同村财物粮食,这才符合将军身份。

显然,赵家并不屑于理会这类人。

赵家决定降低良田租金让村民耕种,已是对乡邻的一种照顾。

话说回来。

听到喊声,……

赵氏母女满脸疑惑地走出府邸。

一眼望去,除了数百名郡兵,还有许多仆从,男女杂列。

走在最前面的是沙丘郡守严兵。

“见过严郡守。”赵氏母女急忙上前,施以女子之礼迎接。

严兵快步上前,轻轻扶住她们。

“赵夫人不必拘礼。”他微笑着说道,“不知郡守今日来访所为何事?莫非是我儿出了什么事?”

赵氏一脸担忧地询问。

她深知郡守无事不会上门,既然来了,想必又是儿子出了什么状况。

身旁的赵颖同样满心忧虑。

“赵夫人过虑了。”

“赵将军在军中一切安好,现正驻守渭城,深受大王信赖。

此次我来是为了祝贺赵夫人,赵将军为秦国再次立功,特此带王使之臣前来宣读王诏。”严兵笑着解释。

随即,在严兵身边,一名禁卫百将上前,手中捧着一封王诏。

“立功?”赵氏母女对视一眼,略显惊讶。

“秦王诏!”禁卫百将高声宣布。

应声之下,周围无爵者纷纷跪拜:“恭听王诏。”

“大秦副将赵封,在渭水拦截贼寇,救出被掳太后的行动,为国建下大功,赐赵封晋升一级,授予右庶长之职,另赐良田五百亩、千金、万钱、玉器百件、奴仆百名及灵丹十颗。”

“鉴于赵将军远在边关,所有赏赐皆归其籍贯之地。”禁卫百将朗声宣读。

此刻,众人皆知赵封又立下赫赫战功。

“我的天啊。”

“这赵家小子真是不得了,竟然救下了太后,那是当今大王的母亲啊。”

“赵家果然人才辈出,赵封已是副将,如今更是救了大王的母亲,前途不可限量。”

“真是不得了。”

“才多久啊,赵封竟又立下大功。”

“这运气也太好了……”

周围的村民们也纷纷议论起来,此事对满朝文武而言都堪称震撼,更别提这些村民了。

“竟然是她救了太后!”

“今后定会受到大王更多青睐,前程不可限量。”

“看来日后还需常去赵府走动,多加照拂才是。”严兵听罢王诏的内容,心中暗自思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