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郭开心中一阵欢喜,荣华富贵正是他所渴望的,只要能得到这些,其他的一切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
“臣愿以死效忠。”郭开激动地跪拜道。
“尉缭。”
“设法把郭卿送回赵国,不过他在回去时必须低调行事,表现得狼狈些。”
“郭卿,你记住了。”
“这一路上跟随你的人都已丧命,只有你能侥幸逃生。”
“回到赵国后,切莫提及孤的任何好处,更不能偏向秦国,反而要表现出对孤和秦国的极大敌意,你可明白?”嬴政沉声说道。
“臣明白了。”郭开连连点头。
等到尉缭带着郭开离开后。
“大王。”
“这次捉拿郭开真是收获颇丰。”
“有了他,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赵国的情况,而且,根据他的供述。”
“赵王并不喜欢廉颇,也不欣赏李牧,尤其是对廉颇非常不满。”
“或许我们可以利用郭开来逼迫廉颇离开赵国的权力中心,让赵国失去这位重要的将领。”
“一旦郭开在赵国朝廷站稳脚跟,我们就着手对付廉颇吧。”
“这个老将确实棘手。”嬴政点了点头。
“眼下最紧迫的任务,还是先与赵国结成联盟,让赵国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对付燕国。”
“这件事,还需要仔细筹划。”李斯接着说道。
……
时光飞逝!
渭城!
虽然只是一个靠近边界的小镇,但由于依傍渭水而建,在渭水旁边设有专门的商船码头,邻近的渭城也因此变得繁华起来,人口达到了十几万,其中有不少都是商人。
城内。
一家名为“酒仙楼”的酒馆已经开业整整十天。
从最初的冷冷清清,到现在门庭若市,仅仅用了十天的时间。
“各位客官,实在是抱歉了。”
“酒楼的三楼已经客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腾出空位。”
“当然,如果只是想买酒带回家喝的话,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酒楼的掌柜弯着腰,满脸堆笑地大声说道。
“唉,真没想到,今天又是空手而归。
掌柜的,贵酒楼就不能扩大规模吗?就这么两层楼,能容纳几个人啊?”
“对啊,赶紧扩建吧。
贵酒楼的美酒远近闻名,下酒菜也很不错。”
“就算不扩建,能不能多备些酒呢?我已经连着好几天来买了,每次都是白跑一趟。”
“多酿点酒吧,贵酒楼的酒香醇又浓烈,确实是难得的好酒。”
“嘿,你们有所不知,我们喝的那种酒要三百钱一壶,叫‘二锅头’,但还有更好的,叫‘酒醉’,卖一千钱一壶,只是太贵了,我买不起。”
“你那只是千钱的酒,听说还有更贵的,五千钱一壶的,最顶级的是‘酒仙’,是酒仙楼的镇店珍品,百金一壶,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排队等候的众人纷纷向掌柜发牢骚。
不过在抱怨中,也能感受到他们对酒仙楼美酒的痴迷。
十天之间,酒仙楼的美酒已俘获整个渭城爱酒者的心,同时,渭水这条繁忙的商运河让酒仙楼的名声愈发响亮。
“各位客官的意见我都记下了,酒坊会增加产量。”
“请客官们有序排队,目前酒水供应充足,都能买到。”掌柜乐呵呵地说。
看着如此兴隆的生意,他也十分欢喜。
而在酒仙楼二楼最深处。
“主上。”
“酒仙楼的生意好得惊人,短短十天,单这一家酒楼便收入几何,恐怕主上也难以想象。”韩喜兴奋地望着赵封。
“说说看。”赵封微微一笑。
“十天内,这家酒楼赚了七百金。”
“或者换个说法,如今入冬,烈酒需求旺盛,销路极佳。”韩喜激动地补充道。
听到这话,赵封嘴角扬起一抹笑意:“这世上爱酒之人真不少,现在只是一个酒楼,等酒仙楼遍布天下,每日获利千金绝非难事。”
“恭喜主上。”
“从此不必再为阎庭的资金操心。”韩喜立即道贺。
“从现在起,加快阎庭的招人步伐。”
“要求十一岁以下,性别不限。”
“另选几处隐秘的训练场所,至于最终人数,三年内培养出四千名精锐暗卫。”
赵封随即对韩喜下达指令:
"阎庭暗士之外,酿酒师、铁匠、铸剑师等各类人才,只要具备能力,皆需秘密招揽,具体人数自行斟酌。
"
韩喜立即回应:
"遵命。
"
赵封继续说道:
"其余酒楼的扩展亦可加速进行,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且酒坊产量充足,便可不断增设分店。
"
然而,赵封又提醒道:
"随着酒仙楼声誉渐隆,必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配方安全问题,可能会遭遇觊觎甚至盗窃,此事需格外谨慎处理。
"
韩喜承诺:
"主上尽可安心。
"
韩喜进一步保证:
"此配方唯我独知,即便酿酒师也无法掌握完整信息。
况且,每次送酒皆为稀释版本,即便发生意外泄露,也无法获取原方。
"
赵封最后叮嘱:
"无论何时,务必保持警惕。
"
他补充说:
"今后酒坊区域,让韩双安排暗线驻守,若有擅入者,格杀勿论。
"
目前看来,随着酒仙楼愈发兴盛,觊觎之人定不在少数。
这可是赵封的重要财源,绝不能让人染指。
"明白了。
"韩喜再次点头。
这时,张明敲门而入,毕恭毕敬地报告:
"主上,军中传来消息,咸阳王使者已到。
"
赵封转身嘱咐韩喜:
"关于酒仙楼的具体事务,现交由你全权负责。
"说完便离开。
军营之中,一名身披特殊铠甲的禁卫军士兵正站在议事大厅外等候。
此刻,赵封手下的诸将均已到场。
"末将未能及时迎接王使,还请见谅。
"赵封快步上前抱拳致歉。
见到赵封到来,传诏的禁卫军百将笑着说道:
"赵将军日理万机,谈不上失礼。
"
"奉王旨意前来赐封赵将军。
"
听到这话,赵封心中暗忖:
"看来是救太后之事得到了嘉奖,虽然未必能升官,但爵位应该会有所提升。
"
想起自己这次偶然立功,赵封心里已有几分预感。
要知道,从副将直接升为主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救下了太后,现今并无空缺职位,赵封也无处可去,所以预计只是爵位上的变化罢了。
与此同时,众人屏息静气地等待着接下来的消息。
赵佗、陈涛等四位将领皆满腹疑惑,互相对望。
“这是要给赵将军嘉奖?”
“难道他又立了什么功劳吗?”
“自调防驻守渭城,一直无战事,不过是安抚叛民、备些过冬木材罢了。”
“不清楚。”
“待会儿听王诏便知。”
四人虽彼此对视,却人人眉间布满疑云。
唯独章邯含笑而立,但在目光触及赵封时,却又满是敬重。
“谁能料到主上赴渭水一趟,竟还顺手救了太后。”章邯心中暗忖。
不过他并未隐瞒,见四人一脸迷惑,嘴角微扬:“诸位将军,赵将军在渭水做了大事,这才有了此番恩赏。”
“大事?”众人更觉茫然。
此时。
咸阳来的使者高举诏书,朗声宣布:“秦王诏!”
这三个字出口,四周之人纷纷跪地俯首,赵封自然也不例外。
“臣等恭聆王诏。”
齐声说道。
“王诏!”
“日前,贼寇侵袭我大秦雍城,勾结内奸,于王宫劫持太后,禁卫追击半月未果。
渭水之上,贼人几乎逃脱,多亏赵封爱卿率亲卫拦截,救回太后,为国建功,阻止贼人诡计得逞。”
“故,特赐赵封升爵一级,封为右庶长,享有岁俸,并赏赐良田五百亩、千金、万钱、玉器百件、奴仆百名,以及灵丹十粒。”禁卫统领高声宣读。
众人听罢,除当日知情者外,其余尽皆惊愕。
尤其是赵佗、陈涛等人。
“赵将军何时赴渭水了?怎会救下太后?”
“某日他似领亲卫巡检渭水,莫非正是那天?”
“巡检渭水,竟然意外救了太后?”
“这也太巧了吧?”
几位将领面面相觑,震惊不已,显然从未料到赵封能有如此大功。
“臣赵封叩谢大王厚恩。”赵封随即大声回应。
这一爵位提升,他自是坦然受之。
接着。
那名禁卫统领把王诏亲手递给了赵封,毕恭毕敬地说道:“赵将军,除了灵丹一瓶之外,其余之物大王已嘱咐少府送至将军故乡。”
“多谢。”赵封颔首致意。
“这是大王所赐的灵丹。”
紧接着,禁卫统领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双手捧给赵封。
赵封瞄了一眼,同样严肃地接过。
然而内心却暗自腹诽。
“唉。”
“这个时代的人把灵丹看得比什么都重,殊不知它不过尸体而已。”
“真不知道秦王是不是还保持服丹的习惯,若是服用,恐怕早已毒发身亡。”
禁卫统领接着说:“除此之外,大王还令赵将军筹备年后的新兵招募及编组事务,盼将军再为大秦建功。”
赵封正色答道:“烦请代我向大王禀报,臣定当竭尽所能效忠大秦。”
“王诏已传,属下告退。”
禁卫统领拱手作别。
“恭送使者。”赵封亦抱拳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