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
院外传来一阵阵脚步声。
只见上百名郡兵整齐排列在院外,每人都手执兵器,但身上未披铠甲。
铠甲,只有秦军锐士才配备。
普通的郡兵是不会有这种装备的。
“赵家的。”
“郡守大人到。”
吴里正快步赶来,拉开院门喊道。
赵氏母女这才缓缓走出。
入目。
一名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缓步走近,看到赵氏与赵颖后,立刻露出和蔼的笑容:“想必这位就是赵将军的母亲吧。”
“我是沙丘郡的郡守,特来巡查。”
赵氏缓缓前行,盈盈一拜:“郡守大人驾临,实为折福。”
看着赵氏这般从容镇定,毫无惧意。
严兵心中一惊:“看来赵封之母非同小可,先前只知她是一介农妇,但这份沉稳绝非寻常村妇所能拥有,难怪能教出大秦最年轻的将军。”
稍作停顿后。
严兵拱手笑道:“赵夫人过誉了,谈不上屈尊,此处本就是赵将军府邸所在,能前来拜访,是我莫大的荣幸。”
“赵将军立下赫赫战功,擒获敌酋,我早已闻之,且深受大王器重,令全军传颂其名,日后定会更加辉煌。”
话语间。
身为沙丘郡守的严兵尽显谦逊。
作为一名地方官员,严兵自然明白副将只是赵封事业的开端,而非终点。
自从大王下旨宣扬赵封战功以来,这不仅是皇恩浩荡,更表明了大王有意栽培赵封成为未来大秦的重要将领。
或许将来,赵封有机会晋升至大秦上将军。
这等殊荣,只有昔日的武安君白起才享有。
最终。
他成了秦尸体队的最高统帅。
“郡守太过夸奖了。”
“小儿若能为国效力,那是他的光荣。”赵氏含笑答道。
“赵夫人果然胸怀大义。”
“罢了,不多言了。”
“来人。”
“把赵将军的年俸抬上来。”
严兵向身后士兵吩咐道。
“诺。”
应命而行。
几名郡兵搬来了三个木箱,置于院中。
“赵夫人。”
“这是赵将军一年的俸禄,包含爵位和官职的收入,共计八百石。”严兵指向这些箱子说道。
“多谢郡守大人亲自送来。”赵氏连忙致谢。
属于她儿子的东西,她自然不会推辞,这是她在战场拼死换来的。
“另外。”
“还有赵将军的千亩良田。”
“将赵将军分到的田契拿来。”严兵随即命令道。
又有几名郡兵上前。
抬来了更多装满物品的箱子。
严兵打开一只木箱,里头尽是竹简。
“赵夫人。”
“千亩沃土,每一块都有田契可查。”
“这千亩良田遍布沙村外未赏赐的土地,合计三百多亩。
此外,与沙村相邻的四个村子共有七百亩良田,这些土地都归入了赵将军名下。
田契一份由赵将军持有,另一份存于郡守府,还有一份记录在都城。”
“有了这些田契,在秦律下,谁也无法侵占赵将军的良田,不过这些田地不可出售,只能出租。”严兵语气严肃地说。
秦国对土地管理极为严谨,严兵此举也是出于好意。
“妾身明白了。”赵氏微微点头。
“除了赵将军的年俸和良田之外。”
“此次前来,特奉王命宣读诏书!”
“除了赵将军的年俸和良田之外。”
“此次前来,特奉王命宣读诏书!”
严兵从怀中取出从咸阳传来的诏书。
随后,
展开诏书。
“民女恭聆王诏。”
听到王诏二字,赵氏眼中闪过一丝波动,但很快恢复平静,立即跪下行礼。
身边的赵颖也随之跪下。
周围的村民,
无爵者皆跪倒。
所有士兵亦然。
王诏降临,犹如亲见君王。
违抗王诏便是逆王。
“秦王诏。”
“副将赵因功受封,因其母乡居孤苦,特赐工匠修筑宅邸一所,赐奴仆五十名,赐百金,赐万钱,赐五十年参一支。”
“另外。”
“赵封将军的千亩良田免两年赋税。”
严兵高声朗读道。
这诏书内容虽短,却彰显出秦王对赵封的厚待。
“民女代子领诏。”
赵氏立刻回应。
严兵上前扶起赵氏,并将诏书交给她。
“将大王的赏赐抬上来。”严兵回头吩咐身后之人。
回应声响起。
只见一群郡兵随后而至。
送来的五十名家仆,或许是因为顾及到赵封家中只有母亲和妹妹,所以这些家仆皆为女子,并无男子身影。
观察这些家仆的状态,个个都经过严格训练,带有奴籍身份,绝不敢违背主人的指令。
除却这些家仆外,郡兵们还抬来了许多箱子。
百金、万钱,
还有一株生长五十年的人参。
“赵夫人。”
“大王赏赐的家仆与金银都在这里了,这些家仆的奴籍也全部收在这箱子里,如同田契一般,奴籍契约已转至沙丘郡,若是这些家仆胆敢逃脱,违背您的命令,可随时处决。”严兵语气森然,显然是在警告这些家仆。
这也是一种震慑,断绝他们逃跑的念头。
“多谢郡守大人提醒。”赵氏连忙致谢。
之后,
赵氏自然邀请严兵及其随行官员入内小坐,对方也礼貌地寒暄起来,但心中各有盘算。
许久之后,
严兵带着属下离开。
“娘,我真是佩服。”
“你居然能跟郡守聊这么久,我站在旁边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赵颖仰慕地看着母亲。
“不过是一些客套话罢了,这郡守不过是看中你哥年轻有潜力,所以来拉拢关系。”
“要是你哥没有立下大功,也没有潜力,别说郡守了,就算是县令也不会来。”
“假如有一天你哥真的失势了,这些所谓的荣耀也不过是个笑话。”赵氏语气平静地说。
听完这话,
赵颖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望向庭院里不敢妄动的几十名家仆:“娘,这些人怎么安排?”
看着眼前的家仆,赵氏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
“这么多人,确实不好处理啊。”赵氏叹息道。
这时,
一位年长的工匠缓缓走近,恭敬地对赵氏说道:“夫人,我们是从郡城来的工匠,受郡守之命,前来为夫人修建府邸。”
赵氏看了看那些家仆,又转向工匠问道:“不知要多久才能完工?”
“请夫人放心。”
“一个月之内,府邸必定建成。”工匠立刻回答。
“那就拜托了。”赵氏随即感谢一声。
众多侍女之中,这小小的院落即便再挤也容得下,只能期待日后建起新宅后再做打算。
“吴伯父。”
“不知能否劳烦您一事?”
赵氏又将目光转向了吴里正。
“但说无妨。”吴里正立刻回应。
“这般人数,这般口粮,烦请您派人去县城购置日常所需之物。”
“还有关于爵位与田产,还请吴伯父费心安排。
这些田地,我们一家实在难以耕种,留十亩自耕即可,其余的还望伯父帮忙出租,至于租金,本村人若承租则减免一半,外村人则按市价收取。”赵氏对吴里正说道。
“赵家娘子,您确定要给同村减半租金?这数目可不小呢。”吴里正惊讶地问道。
若是几亩地,这数字或许不显眼,但在沙村有数百亩之多,加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也是我们一家对乡亲们多年关照的一点心意。”赵氏笑着答道。
“赵家娘子尽管放心。”
“这些事交给我去办,我定给您办得妥妥当当。”吴里正立刻应下,随后转身离开了院子。
此时,
一名稍显年长的侍女朝赵氏母女跪下:“参见夫人。”
五十名侍女齐齐跪拜,极为恭敬。
接下来。
自然是要安置这些侍女,只是如今府邸尚未开工,还需时日才能妥善安排。
不过看院中,赵封的俸禄,以及来自咸阳的赏赐,养活这些侍女是绰绰有余。
“未曾想到,此生还能再见王诏出自您的手笔。”
赵氏握着手中王诏,展开一看,那些熟悉的字迹让她感慨万千。
渭城!
军营校场!
点将台上。
赵封身披副将战甲,腰悬龙泉剑,身形挺拔,获得属性后,如今他的身高已有一米八,这并非他的极限,待完全成熟后,还能更高。
年轻英俊的容貌,战场上淬炼出的杀伐之气,再加上副将的战甲,使他更显威严。
而在点将台下。
六万大军整齐列阵。
一眼望去。
层次分明。
五个万将率领各自部属完成整编,每个万将营都扩充至超出一万之数,实际兵力达到一万三千。
其余冗员多为收编的降卒。
随意环顾一圈,便可察觉降卒与锐士间的差异。
降卒身无铠甲。
这便是他们与精锐部队之间的区别。
欲披甲上阵,须先脱离奴籍,立功受爵,方能获得赐甲。
“渭城驻防将士何在?”
赵封环视一周后,厉声问道。
“风——风——风——”
校场四周,全体将士齐声回应。
然而,这整齐划一的呼号中掺杂着三万韩地降卒的声音,虚弱无力,士气尽失。
混迹其中,使得这支昔日劲旅也深受影响。
这一情形令几位向来反对接纳降卒的万将更加不满。
但站在点将台上的赵封对此毫不在意。
对当前这些整编的降卒而言,不过是活生生的行尸走肉罢了。
尸体无处可逃,即便编入军队,依旧沦为奴隶。
对他们来说,未来已断,又怎会有战斗力与斗志。
“够了!”
赵封扬手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