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 作品

第66章 飞黄腾达

从陈奋的表情里,赵颖察觉到了深深的震撼。

难道她兄长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

“你兄长今年几岁?”陈奋努力压制住内心的疑惑,再次问道。

“我兄长今年十六岁。”赵颖如实说道。

“稍等一下。”

陈奋立刻转身,从身后的士兵手中取来一本尸体的竹简记录册。

在这本册子上,

只记载了一个人的名字。

陈奋翻开一看,

“赵封,年十六,出身沙丘郡沙村,封爵左庶长第十级,授职大秦副将,每年领取五百石俸禄,每月额外二十五石,共计八百石。”

看到这里,陈奋彻底震惊了。

这本尸体的竹简是由上级特别嘱咐,等沙丘郡所有将士的俸禄发放完毕后,再由更高层级的官员亲自发放给这位将军。

而且,执行这项任务的人并不是陈奋,而是更加高层的官员。

这本册子,每一位负责发放的主官都有副本,毕竟在沙丘郡里,名为沙村的地方并不少见。

不料,正是陈奋遇上了。

赵封,秦朝副将,地位与郡守相当。

即便算不上封疆大吏,也绝对是手握重权的显赫人物。

“我现在明白了郡守特意叮嘱的原因,一定要对这份册录上的此人格外重视。”

“年仅十六的副将,这可是我大秦唯一的存在啊!”

“原来这位传闻中的传奇人物竟然就在沙丘郡。”

“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官拜副将,爵位连升十级。”

“击败韩军上将军,攻陷韩都,俘虏韩王,建立无数功勋。”

“受大王诏令,全军皆知其威名。”

陈奋看着手中的竹简,内心不禁激动不已,甚至有些颤抖。

他万万没想到,这位传说中的英雄居然来自眼前的这个小村庄,更没想到还能见到他的妹妹。

要知道。

韩国尸体后归属颍川郡已近两个月,这段时间里,在王命之下,赵封的英勇事迹被广泛宣扬,激励着全军将士。

虽然民间并未流传赵封的名字,但在各处军营中,无论是锐士、郡兵还是后勤军,消息早已传开。

对于整个秦军来说,听到赵封创造的战绩时,第一反应往往是难以置信。

毕竟一个入伍不到一年的人竟然能有这样的成就?

而且他才十六岁。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据说他是在后勤军中立下了这些功劳。

然而,第二反应则是,当今大王亲自下诏昭告全军,谁敢怀疑?

第三个反应,则是军中上下心思复杂。

赵封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众多将士的积极性。

一个新兵,不到一年便成为副将,统领五万大军,这样的权力和荣耀,谁能不钦佩,谁能不艳羡?

有人以他为目标,也有人对他心生妒忌。

毕竟军中不少人认为赵封的成功纯粹靠运气。

秦国各类兵种总计百万,人心参差不齐。

即使赵封知道这些闲言碎语,也懒得理会。

陈奋回过神来。

将竹简合上,转身面向赵颖,目光中充满了敬畏。

情绪的变化显而易见。

赵颖是大秦最年轻的副将之妹。

自古以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赵颖的身份绝非普通村民,她是堂堂副将,未来的主将、上将军的胞妹,身份早已不同往日。

“大人。”

“我兄长到底如何了?”

看着面前表情怪异却沉默不语的陈奋,赵颖再次追问。

此刻她虽已哭泣,但仍满怀担忧,同时怀着一丝侥幸与期望,希望兄长或许真的还活着。

“姑娘……不。”

“请不要称呼我为大人。”

听到赵颖的称谓,陈奋连连摇头,甚至态度恭敬至极。

他对赵颖的称呼也从“姑娘”改成了“尸体”。

显然,这种态度带有下属对上级的尊敬。

听闻此言。

赵颖一脸惊异。

周围的村民亦是如此。

“这是何意?”

“为何这位大人对赵家女儿这般恭敬?”

“莫非赵家还有什么隐情?”

“不知。”

“看这大人的模样,像是看了某件文书后便改变了态度。”

“莫非赵家的小子有何奇遇,做了大官?”

“这不太可能吧,赵家小子入伍不过一年,即便再厉害,最多也就做个什长,而眼前这位大人可是五百主,手下有五位百将呢。”

“正是如此。”

“五百主,那是相当大的官职。”

“但他为何要对赵家女儿如此恭敬呢?”

看着陈奋的态度,周围的村民不由自主地低声讨论起来,满是疑惑。

对他们来说,除了惊讶,更多的是好奇。

“难道真是赵家小子做出了什么大事?”

看着陈奋的表现,吴里正也不禁感到诧异。

毕竟陈奋这副恭敬的模样,实在令人难以不想起某些事情。

“大人。”

“我哥哥到底如何了?”

“请告诉我。”

“他还活着吗?”赵颖依旧焦急地询问。

她现在只关心兄长的生死。

“尸体。”

“你的兄长状况很好,更是在秦国建下了无比显赫的功劳。”陈奋带着深深的敬意说。

赵颖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嘴角浮现出安心的笑意:“活着就行,我哥活着就好,太好了。”

至于陈奋之后所说的话,赵颖仿佛没听见一样。

对她而言,只要哥哥平安无事便是最大的幸福,其他的一切荣耀与地位对她来说都是云烟。

“大人。”

“为什么赵家小子的名字不在名单上?而且他的年俸怎么也没发下来?”吴里正走近几步,疑惑地问。

此时,数百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陈奋。

“并非不发,而是我没有资格给赵将军发放年俸。”陈奋恭敬地说。

这神情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按照大秦的军制:

禁卫军居首,职责是护卫尸体。

锐士次之,负责为国家开拓疆土,而禁卫军是从锐士中挑选出来的,最精锐的才有资格守护尸体,保护王城。

再往下是郡兵,负责守卫秦国边境。

最后则是后勤军,主要任务是清理战场、掩埋尸体等。

一位后勤军的将领在职位等级上不及郡兵的都尉,而郡兵的都尉又不如真正的锐士军侯。

这便是权力的层级差异。

至于他陈奋这样一个小小的五百主就更不用提了,大秦副将统领五万大军,才是真正的将军。

“赵将军?”

吴里正惊讶得声音都变了。

周围的村民也都难以掩饰心中的震撼,目光直直地投向陈奋。

“赵家小子当上将军了?”

“不可能吧?”

“赵家小子从军才不到一年,就算是王公贵族想升将军都很难,他怎么能办到的?”

“将军,那可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官。”

“对呀。”

“赵家小子成了将军?这怎么可能?”

所有村民都一脸震惊地看着陈奋,又望向赵颖,都觉得难以置信。

赵封在沙村住了十五年,村民们当然都认识赵家兄妹,毕竟赵家兄妹以孝闻名,人人羡慕他们家庭和睦,母亲慈爱,儿女孝顺。

而现在,

赵家小子似乎要飞黄腾达了。

“我哥当上将军了?”

“这怎么可能呢?”

赵颖听到陈奋的话,连她自己都不敢置信。

她虽是妹妹,却也知道哥哥平日只是有些小聪明,身体也不强壮,在战场上成为将军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的名声,整个军队无人不知。”

“虽然我无法亲自替赵将军发放俸禄,但郡守特意嘱咐过,若是遇到赵将军的家人,必须立刻宣布将军的官职、俸禄以及为国家立下的赫赫战功!”

陈奋语气庄重,严肃地说道。

接着,

他神情更加凝重,双手托起那份特别的竹简记录,面向全体村民,高声念诵:“赵封,年十六,原籍沙丘郡沙村。”

“入伍以来,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被分配至后勤部队。”

“大王下令,我秦国出兵攻打韩国,赵封所在的后勤部队前往韩境战场清理障碍,清理过程中,韩军上将军暴鸢的儿子暴丘装死偷袭,导致我军多名将士伤亡,为了救战友,赵封挺身而出,亲手斩杀了暴丘,立下首功。”

“我们攻陷阳城之际,正当主力部队追击败军之时,韩军上将军暴鸢在阳城设伏,趁着夜色突袭我军,危机时刻,赵封带领后勤军奋力抵抗,保住了我军粮道安全。”

“随后与主力部队会合,赵封最终成功击杀韩军上将军暴鸢,再建奇功。”

“此战之后,王翦将军将其调入主战营,继续为国效力。”

“我军在韩境持续推进,包围了韩都新郑,一万精锐强攻城门未果,关键时刻,赵封受命出击,终于攻破城门,取得攻克韩都的大功。”

“破城之后,杀敌众多,斩杀韩新上将军和韩相。”

“进入韩王宫后,韩王已经逃走,赵封机敏过人,发现了隐藏的密道,并循着密道找到了韩王的藏身之处,生擒韩王,再次立功。”

“赵封所建立的功勋,大王十分满意。”

“尸体尸体行赏。”

“赵封,被授予十级左庶长爵位,享受五百石岁俸,官拜大秦副将,月薪二十五石,年俸三百石,总计八百石俸禄。”

“封地的具体分配由郡守负责。”

陈奋带着无比敬仰的表情,大声宣读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