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 作品

第63章 副将官印

然而将军……”

“从前军中从未如此整合投降的士兵,即便过去有过整编,也仅是把投降者单独组建成一支军队,并未与我军精锐混合。”

“投降者的意志本就懒散,这对我们军队的战斗力有害无益。”赵佗说道。

“若凡事都不变通,又如何能把投降者转化为我大秦的战斗力量?”赵封瞥了他一眼,沉声说道。

“这件事,照我说的去做。”

“从明天起,将投降者编入军队。”赵封的声音不容置疑。

对此,

即便赵佗心中有异议,也只能点头应允:“遵命。”

官职高一级就能压制得人服帖。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赵封现在受命镇守渭城,是渭城军营里无可争议的最高指挥官。

而且整编投降者的命令已获李腾的认可,赵封也立下了军令状,万一出问题,一切后果由他承担。

他们这些下属怎么敢违背?

“还有一件事。”

“这是让投降者完全成为战斗力的关键。”

“发布我的命令。”

“投降者编入军队后,日后战场上每杀敌一人,可免除奴隶身份,再杀一人,则正式成为我大秦军人,享受军功制度。

杀敌五人,晋升一级爵位,之后按照精锐士兵的待遇对待他们。”赵封看着诸将再次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

此言一出,

面前的五名将领再次震惊。

“对投降者以精锐士兵的待遇相待?还按军功制度提拔?”

“将军,此举太过冒险了。”

“这件事必须慎重考虑,至少要得到大王的批准才能实施啊。”陈涛这时也开口了。

“末将赞同。”

“还得等待朝廷的旨意,不然这与我大秦军制不符。”赵佗立刻附和。

而听到这可能违反军制,章邯也担忧地看着赵封。

“这件事。”

“我已经派人上报给李腾将军了,相信李将军应该已经派人前往咸阳了。”

“不过既然你们这么担心,那我们就等朝廷的诏书下来再说吧。”赵封平静地说。

对于这个提议,

赵封非常有信心,秦王肯定会同意的。

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他是秦始皇,是个胸怀大略的君主,自然能看清使用投降者对我大秦的利弊,似乎真的没有明显的弊端,只是需要耗费些钱粮,多养些军队罢了。

“遵命。”

听赵封这么讲,诸位将领皆颔首同意。

“散了吧。”

“各位将军回营休憩,明日整顿军队。”

赵封对众人说道,“有事随时来报。”

“遵命。”

“末将告退。”

五位将领行礼后,各自离去。

等他们走远,赵封心中默念:“气运官印。”

面前的官印泛起微弱光芒。

“掌控五万兵力,获王朝副将气运加持,是否升级官印?”

系统提示浮现。

“升级。”

赵封毫不犹豫。

随着光芒流转,原本刻有【都尉】二字的印信焕然一新,成了【副将】。

官印也化作猛虎形状。

“佩戴。”

升级完成后,赵封立刻戴上官印。

随之显现的是它的特性:

【副将官印】:统率五万将士,领头冲锋能激发下属士气翻倍,提升战力亦加倍,若亲自带领安葬阵亡士卒,可汲取三成拾取属性。

看到这些说明,赵封虽满意但仍有遗憾。

“士气和战力增幅确实惊人。”

“可是为何非得亲自搬运尸体才能得到拾取属性?能不能改为按杀敌数量分配呢?”

他心中满是惆怅。

若是能根据麾下战士的战绩来决定奖励,那就更好了。

“希望能将来晋升为主将时调整这个设定。”赵封默默想着。

处理完事务后,

赵封并未虚度光阴。

返回驻地,开始了每日例行的修行。

如今身为二级势力首领,他的进步更迅速了。

从此往后,

每晚的修行成果愈加显著,只是随着自身力量的增长,以往夜练可得四十点属性,如今已难达到这般数目。

不过,真气的积累却相当可观。

赵都,邯郸。

龙台宫中,赵偃怒不可遏,咆哮连连。

“嬴政,该死的嬴政!”

“他居然真的把韩国灭掉了。”

“他竟有胆子这么做。”

“为何是他?”

赵偃暴跳如雷。

“大王请息怒。”赵相郭开连忙谄媚地奉承道,“那嬴政不过是个靠运气爬上来的人罢了,远远不及大王您的英明神武。”

赵偃冷笑:“若我不曾征战四方,岂非也是废物一个?”

郭开赶忙上前跪拜:“大王言重了,臣绝无此意。”

“嬴政,当年他还是我脚下蝼蚁时便如此,如今长大成人,依旧逃不过我的手掌心。”

“区区庸才,有何资格称王?”

“终有一日,我会踏平秦国,统一天下,唯我独尊!”赵偃满心自负地说着,仿佛从没把嬴政放在眼里。

昔日嬴政在赵国为人质时,正是赵偃和郭开对他百般羞辱。

“大王所言甚是,唯有大王才能实现天下统一。”郭开连忙拍马。

“郭开。”

“你大概也听到朝野对寡人的非议了吧?”赵偃冷冷盯着他。

“臣……臣不敢妄言。”郭开变了脸色。

赵偃冷哼:“说我篡位夺权,夺了赵佾的王位,说我无德无能,不配为王。”

“赵佾。”

“这招玩得不错。”

“这些话都是他挑拨离间所致。”

“赵佾比嬴政更可恶。”

“不对,嬴政才是罪魁祸首。

若不是他把赵佾放回赵国,我怎会有今日之烦忧。”

郭开急忙道:“大王只需下旨,臣愿立即除掉赵佾,让赵国民众皆知真正之王是谁。”

“杀赵佾?”

“一旦动手,宗室必生怨恨,民心也会动摇。”

“若是易事,我早下手了。”

“可恨啊!”

赵偃愤恨不已,却也无奈。

“只要大王能为赵国开疆拓土,那些闲言碎语自然会消散。”

“届时,所有人都会称赞大王为明主。”

郭开目光微转,随即开口说道。

此语刚出。

赵偃顿时神情振奋。

开疆拓土之主,这该是多么荣耀的称号?

若他也能灭掉一国,那么声名岂不是要远超嬴政?

“你说得没错。”

“倘若我能为大赵开拓疆域,那我便是大赵的明君,所有人都会真心归顺于我,不会再有人敢非议。”

“赵佾那时不过是我脚下的蝼蚁罢了。”

“至于嬴政,他能灭韩,难道我就不及他?”赵偃冷哼一声,满是自负。

“大王所言甚是。”

“嬴政整个人加起来都不如大王一根小拇指重要。”郭开连忙奉承道。

他之所以能坐上丞相之位,全因自幼追随赵偃,靠谄媚钻营才得以居此高位。

当然啦。

还有当年赵偃的一个承诺,答应除去毛遂,不让赵佾回国,赵偃便许诺郭开丞相之位。

赵国的舆论没有错。

赵偃的王位确实来路不明。

“燕国,与我国世代积怨。”

“若我发兵攻打燕国,定能理直气壮地说服群臣。”赵偃沉声说道。

“大王。”

“可以出兵,但需防备秦国。”

“一旦我们出兵,秦国若来犯我大赵,那就麻烦了。”

“要是能让秦国与我大赵订立互不侵犯条约,使秦国不敢侵犯我大赵,我们就有充足时间去灭燕。”郭开建议道。

听闻此言。

赵偃脸色凝重起来,确实,这是个值得忧虑的问题。

“嬴政恨我入骨,他怎会与我结盟?”赵偃冷笑一声,根本不相信嬴政会与他订约。

“大王可以派人去调查一下,看看有什么东西能威胁嬴政,迫使他不得不订约?”郭开试探性地说道。

赵偃点点头,沉吟片刻。

片刻之间。

赵偃心中已有计较。

“嬴政的母亲赵姬,你听说过吧?”赵偃冷笑一声,仿佛想到什么阴损的主意。

“自然知道。”

“只是嬴政的母亲是个尸体,还给嬴政生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实在令人耻笑,而且当初还背叛了嬴政,帮那个野男人。”

天下之大,也只有这样才行。

郭开带着几分讥讽笑意说道。

“若真能将赵姬带回赵国,那嬴政岂非任由我掌控?”赵偃冷笑一声。

听到赵偃这番话,即便是郭开这样头脑简单的人,也不禁一愣。

“大王,”郭开开口道,“即便嬴政对其母有所怨恨,但她终究是他亲生母亲,也是秦国名义上的太后啊。”

“要想从秦国抢走赵姬,这怎么可能呢?更何况雍城可是秦国极为重要的城池!”郭开说道。

赵偃转过头,神情严肃地盯着郭开,“丞相,你可愿为寡人付出一切?”

在这锐利的目光注视下,郭开内心忐忑不安。

毕竟自己的丞相职位全靠赵偃恩赐,若是答得不好,赵偃随时能将他罢免。

要知道朝堂之中,廉颇、李牧甚至赵佾都恨不得置他于死地。

“臣的一切皆源于大王,臣愿意为大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郭开立刻跪下表忠心。

听闻此言,赵偃激动地站起身,走到郭开身旁,大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大笑,“好!好!郭开,你果然是寡人的知己,比起廉颇和李牧,你强太多了。”

“多谢大王赞赏。”郭开连忙谦卑回应。

“与秦议和其实并不困难,难的是即便议和成功,仍需防备嬴政是否诚心。

若日后我军攻打燕国时,他突然反悔,发兵攻打我国,那便糟糕了。”

“因此必须先将赵姬控制住,只要赵姬在我手中,嬴政就绝不敢轻举妄动。”

“要是嬴政胆敢毁约,寡人便杀了他的母亲。”赵偃冷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