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 作品

第14章 千年血参

在他看来,赵封的价值远不止于做一个军医,而是应该成为蓝田主营的一名悍将。

王翦瞥了他一眼,微笑道:“你以为我不明事理吗?像这样的勇士,若是让他去当军医,恐怕连蒙武他们都会笑话我。”

“那父亲。”

“赵封如果调到主营,我希望他能在我的主营任职。”王贲笑着说道。

此话出口后。

王翦嘴角浮现一丝笑意:“你倒是打得好主意,不过现在你的主营只是辅助,并非主攻,即便要将赵封编入主营,也得把他放到李腾的手下。”

“灭韩之后又如何?”王贲仍不甘心。

王翦目光微凝,初次见到这般骁勇的士卒,心中早已有了招揽之意。

“容后再议。”

他唇角轻扬,笑意淡然,然而随即神情转为凝重:“阳城暗藏近万韩军,若非后勤将士拼死阻击,我军补给线必遭切断,后果难以预料。”

“此局本可规避,李腾求胜心切,失于谨慎,理应受罚。”

“传我将令,痛斥李腾,暂记其过。”

“待平定韩国后,若无其他疏漏,此罪可免;若有遗漏,则一并严惩。”

闻此言,王贲拱手应诺:“末将遵命!”

“退下吧。”

“另,速将此处情形奏报咸阳,使大王知悉战况!”王翦颔首补充。

两日之后!

阳城!伤兵营。

赵封身着甲胄,与蓝田大营首席军医陈夫子并立,只见陈夫子正以针线细致地缝合一名重伤士卒的创口。

缝合完毕,赵封即刻取药为伤员敷治,并缠好绷带。

“救治一名伤兵,获得功德1点。”系统提示响起。

“陈老哥,缝合之术你已掌握纯熟,接下来就靠你将技艺传承下去,如此我大秦伤兵便能存活更多。”赵封笑着对陈夫子说道。

“哈哈。”

“这都多亏你教导有方。”

“你的悟性极高,救治手法愈发精妙。”陈夫子笑答。

学会缝合法后,陈夫子满心欢喜。

“对了,陈老哥,关于调我入军医营之事进展如何?”

此时!赵封笑问。

击杀暴鸢以及众多韩军之后,赵封实力大增。

战后回顾,赵封深知自己已然进入高层视野。

仅凭歼敌数量便足以震撼人心,更别提还斩杀了一位上将军,这样的功绩堪称卓著。

赵封料想,以自身实力绝不会继续留在后勤部队,得知陈夫子欲将自己安排至伤兵营时,他顿感振奋。

伤兵营既能积攒功德,又远离战火,实乃难得的好差事。

这两天,赵封并未留在原地为伤兵调养身体,而是随同陈夫子的军医营前往阳城,持续救治伤员。

赵封的功德值现已达到115点,比起获取属性,救治伤员所带来的功德更为珍贵。

“尚未收到回音。”

“不过胜券在握。”

“我从未向王翦求助过,料想他不会驳回我的请求。”陈夫子自信一笑。

就在此时!

军医营入口处。

王嫣缓步而入。

“看,看来是消息来了。”

陈夫子看到王嫣到来,脸上立刻浮现出笑容。

“希望她能留在军医营。”赵封心中默默期盼着。

王嫣缓缓走近。

“陈军医,这是上将军大营送来的书信。”王嫣双手呈上竹简递给陈夫子。

“多谢。”陈夫子致谢后立刻接过查看。

然而,当他看到竹简的内容时,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

“怎么了?”

察觉到他的表情变化,赵封觉得事情有些异样。

“王翦拒绝让你加入我的军医营,还说你有更重要的任务,他已经向大王进言,要把你调入主战营。”陈夫子脸色难看地说道。

赵封却显得十分冷静,他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

王翦竟然还向秦王提议将自己调往主战营?

进入了秦始皇的视线?

如果秦王正式下旨,自己恐怕无法脱身了。

“这王翦。”

“当初是他恳求我去蓝田主持军医营,现在好不容易开口求他一件事,他竟然不答应。”

“不行。”

“我必须亲自去找他。”陈夫子一脸不满。

“陈军医。”

“你可能还不清楚赵封的真实价值吧?”

旁边,王嫣开口了,语气带着几分笑意。

“他在后勤部任职,除了医术之外,难道还有什么特别之处?”陈夫子眉头微皱。

他只专注于医术和救治。

并不知晓赵封在此次战役中立下的功绩。

“若非赵封英勇无畏,率领后勤部队反击,我军定会遭受重大损失,粮道也会被敌军破坏,而且暴鸢也是死在他的手里。”

“像这样勇猛的将领,上将军会让他留在军医营吗?”王嫣笑着说道。

听完这番话。

陈夫子扭过头,目光怪异地落在赵封身上:“当真假伪?”

“千真万确。”赵封点头答道,紧接着又认真地说,“但我实在舍不得离开军医营啊。”

“滚蛋吧你。”

“早知你这般勇猛,我也不敢贸然开口。”

“你可知大王对这样的猛将有多看重?”

“若大王得知你如此英勇却被王翦派往军医营,定会责怪王翦。”陈夫子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要是调去主营,我还赶得上年满退伍呢。”赵封有些不甘心地问。

“一般士兵服役五年,至少能得一级爵位。”

“若有伤残可退伍,在家乡还能安排事务。”

“至于军侯以上的将领,年老时可离休,并在朝廷安排职位。”王嫣缓缓说道。

赵封听罢,脸上浮现出一丝失落。

“赵兄弟。”

“我不太明白一件事。”

“对后勤兵来说,调入主营可是莫大的荣耀,还能涨薪。”

“况且你已立下这般功劳,按大秦军功制,官职能升几级,爵位也会大幅提升。

即便是在后勤军中升职,与主营相比,官职虽同,身份却低得多,而你进入主营后晋升则是实实在在的进步。”

“我娘生我和妹妹时身子受损,身体一直不好,我想早点回家侍奉她。”赵封叹了口气,坦诚回答。

“好小子,果然重情重义。”陈夫子听罢,脸上显出几分钦佩。

“不过。”

“你想孝顺母亲,”

“难道连侍女都不如吗?”陈夫子笑着反问。

“陈兄这话怎讲?”赵封一脸困惑。

“你是真不懂还是装傻?”

“只要握有权势,还怕没人服侍你母亲?”

“你此次功劳不小,大王定有厚赏。”

“不仅是杀敌建功,我还将你贡献缝合术和医术的功劳一并上报了。”

“单凭此物,不仅能使你在仕途上步步高升,获取对应的封邑,而且大王向来宽厚仁慈,对建功立业者定会厚待,侍从便是明证,若能得到赐予的侍从,这般多人照料令堂,你还有什么好忧虑的?”陈夫子含笑说道。

听到这话。

赵封眉间略显惊讶。

“赵贤弟。”

“今日老夫教你一理。”

“人生在世,理应追求功名利禄。”

“非仅为己,更为亲人,更为了后世子孙。”

“一旦权势在握,世间万物皆可得之。”

“而你,恰好具备这样的根基。”陈夫子徐徐言道。

片刻之后。

“也许陈兄所言有理。”

“但我仍愿早日归家尽孝,儿孙服侍怎能胜过亲子陪伴。”

“于令堂而言,我在军中她提心吊胆;于我自身,亦常惦念着母亲。”赵封缓缓道出心声。

赵封之所以未全心投入官场晋升,还是因为他始终挂念着归乡之事,这也正是他主管后勤军务的缘由。

陈夫子无奈地望了他一眼,不知该如何劝解。

自古以来。

孝道在华夏代代相传,即便现在处于战国时代,还未迎来真正统一的秦朝。

“你与令妹可是孪生?”陈夫子询问道。

“确是。”赵封点头答道,“正因如此,我与妹妹出生时令堂险些丧命。”

“产育耗损元气,难以复原,彻底治愈更是不易,但我知晓一味灵药能根除病症,且可延寿。”陈夫子突然说道。

一听此言。

赵封顿时来了兴致。

赵封重生于这个世界已有十五载,十岁那年恢复前世记忆,故而对现世的母亲视作至亲。

幼时见她病弱模样,寒冬时节备受折磨,这些情景每每让赵封心疼不已。

母亲本是习医之人,深知自身状况无法痊愈,但赵封内心深处却怀揣着一个愿望——治好母亲。

“何等灵药?又藏于何处?”赵封急忙追问。

“千年血参。”

“可曾听闻?”陈夫子笑意盈盈。

“未曾耳闻。”赵封摇头答道。

王嫣在一旁悄然打量着陈夫子,目光中透着几分奇异。

然而她瞬间收起思绪,并未多言。

“千年血参仅此一株,藏于大秦国库。”陈夫子立即开口。

赵封听到这话,侧目扫了陈夫子一眼,语气带了几分不满:“陈兄,你这话等于白说啊。

既然在国库里,莫非你要我去偷?”

赵封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隐隐有了这个念头。

“王宫守卫森严,但若我实力提升至两千万,这王宫对我而言不过是虚设。

取一株血参岂不容易?”赵封心中暗自盘算,“除了背尸之外,杀敌同样是一种强大的手段。”

他相信,随着自身实力的增长,终有一天能得到这千年血参。

陈夫子微笑道:“去国库偷血参?这话你也说得出口?王宫戒备何其严密,数万禁卫军守护,别说一个人,就算是大军攻打也难以突破。

更何况国库乃铜墙铁壁,没有钥匙靠人力根本无法打开。”

“不过,你确实有机会得到这血参。”

赵封疑惑地看向陈夫子:“陈兄,此话怎讲?”

“很简单。”

“如今你为大秦立下大功,杀敌无数,斩杀暴鸢更是切断了敌军粮道,这些都会让大王对你印象深刻。

若你再建新功,斩杀几位将领,这价值连城的血参未必不能赐予你。”

赵封听懂了其中的意思。

“所以你是想让我安心听从调遣?”赵封露出一丝笑意。

“你顾虑太多,在战场上容易出问题。

稍有疏忽便可能丧命。

虽然我们相识不久,但我愿意认你这个小兄弟。”

“此外,血参虽是大秦重宝,但当今大王贤明英武,若得知你母亲需此物治病,定会答应。”陈夫子笑道。

“秦王确实是一位贤明英武的君主。”赵封点头表示赞同。

在这个时代,秦王的贤明只有他的臣子清楚。

然而在后世,秦始皇的威名将流传千古。

谁能说他是昏庸之君?

“这血参也是给你母亲尽孝的一个希望。”

“我的重点在于这一点。”

“倘若大王真降旨让你前往主战营,无论秦人谁都不能违抗,违抗王命便是谋反,祸及满门。”